父母不只是你的“资源”

2019-09-10 07:22游宇明
杂文月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真香媳妇儿女

游宇明

杂志上登了两幅漫画,一幅在封面,一幅在正文。

封面的这幅叫《巧嘴媳妇勤快娘》,内容是:某位老太太正在厨房里满头大汗地炒菜,四个媳妇走进厨房,有鼓掌的,有竖起大拇指的,有说“妈做菜真香”“真香”的,就是没有一个人走上前去将老人替下来。

正文的那幅名为《母亲的无奈》,是附在一篇叫《父母这一刻,你一定不要缺席》的文章里,属于插图性质。画中一个老太太躺在病床上,女儿先表态:“儿子养!”老大的媳妇立即声明:“我穷啊!”老大接过话头:“老二养!”老二则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脸对着墙壁,毫不犹豫地回应:“老大养!”

这两幅漫画不是同一个作者创作的,我们却很可以将它们视作一个整体。

中国式父母的无私是全球闻名的,他们勤快、克己、对儿女的爱没有一点保留,许多时候还将这种爱辐射到了拟血缘的媳妇、女婿身上。就说《巧嘴媳妇勤快娘》中的老太太吧,儿媳这么多,难道就没有一个可以帮自己做事的吗?可她老人家宁可累着自己,也不愿意让媳妇们辛苦,这是一种怎样的善良啊!我敢肯定,漫画中这样的婆婆,在中国绝对是多数而非少数。她们明白一个道理:爱儿子,就要爱媳妇,否则,儿子会夹在父母与妻子中间不好做人。而父母之爱的显性表现之一是:让晚辈回家之后什么事也不操心,吃好喝好,临走还大包小包地提上些土特产。

儿女对父母的爱似乎没有那么对等。大多数儿女自然不会像《母亲的无奈》中的儿女、媳妇那样冷漠无情,但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忙着自己的事,很少陪伴父母;父母生活发生困难,未能做到第一时间送钱送物,似乎也不罕见。至于父母问我们一件事,回答时口气不好,父母生病,照顾时缺少耐心,就更多了。

上行亲情与下行亲情出现差异,当然有生理的因素。儿女是父精母血孕育而成,父母天然地将儿女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父母只是儿女的来处,儿女很难对父母作同样的推想。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的年轻人生存压力也比较大,工作是其衣食之源,他們必须努力;交际是其人脉的支撑,他们必须顾及:孩子是父母最后的“江山”,他们必须花精力。这个重要那个必要,留给父母的时间与精力也就非常有限。然而,有一点,我们也不可否定:相当数量的儿女、媳妇、女婿是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对待父母(公婆、岳父母)的。他们的小九九是:我已经可以独立生存了,我的孩子也已慢慢长大,老人对于我不再是“资源”,而成了“负担”,能少管就少管。

善待父母,是人之为人的底线。首先它有关孝道。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责任,“父母在,不远游”“子孝父心宽”等老话,都是这种观念的注脚。父母善待你,使你顺利地长大,读了书,有了在人生天空独自飞翔的能力,你心里装着一点父母,有好吃、好玩的想着他们,在其遇到难处时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帮,其实也是一种本分。

每个人都会做父母,我们对父母怎样,孩子以后就可能对你怎样。善待父母,实际上也等于在教育孩子,我老了你也得这样待我,让我活得有爱有尊严,它等于给未来的自己买一份亲情方面的保险。言传身教,身教永远第一。

上述漫画,是另类的亲情教科书。

童玲/图

猜你喜欢
真香媳妇儿女
天山儿女
你被“真香定律”过吗
江湖儿女
Slap Bash
娶个媳妇过大年
一直未变
蔬菜精灵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