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面与背面

2019-09-10 07:22王俊良
杂文月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刘鹗娄师德田忌

王俊良

《老残游记》一书,被鲁迅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刘鹗,向以为民请命形象示人。然而,《翁同龢日记》却有刘鹗贿赂官员跑项目记载:“刘鹗者,镇江同乡,屡次在督办处递说帖,携银五万,至京打点,营干办铁路。昨竞敢托入以字画数十件话余。记之以为邪蒿之据。”

刘鹗正面著文抨击官场腐败,背面用金钱开道寻租权力。看似矛盾的两面,实为一个人的正面与背面。看上去很是光鲜亮丽的一个人,何以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说人话,人后说鬼话?西哲有人“半是天使,半是魔鬼”之说,先贤存“性善”与“性恶”之论。人,会因时间、地点、现实环境的不同,挣扎在善与恶边缘,游走于天使与魔鬼之间。

比如,邹忌这个人。在《战国策》一书中,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亮相,便以阳光、正派和睿智的正面形象,定格在人們心中。可以说,凡上过中学的人,都因一篇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认识了那个善于通过类比,说明听取别人意见,对君主治国理政十分重要的智者。

关键是,邹忌现身说法,让齐王心悦诚服。邹忌说,妻子、小妾和客人,都说我比城北徐公还关,实际“吾妻之关我者,私我也;妾之关我者,畏我也;客之关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跟大王您的情况一样,“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然而,讲这一番大道理的邹忌,背面却是阴损、刻薄和毒辣小人!邹忌怕大将田忌威胁自己的相位,与属下公孙闭合谋,让田忌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败了,“战而不死,曲挠而诛”。结果,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与公孙闸,“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

邹忌这一面够狠毒、够阴损,令田忌背上叛国罪而亡命天涯!邹忌的做法,与大唐名相狄仁杰,有异曲同工之妙。《唐语林》载,狄仁杰由娄师德向武则天推荐,才当上宰相。但是,狄仁杰为相,却处处为难娄师德。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狄仁杰说,“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良久,武则天才说,“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武则天把底牌,亮给了狄仁杰!娄师德举荐狄仁杰,虽无“荐贤市恩”想法,亦不至下贱到,渴望别人以怨报德糟蹋自己。若非武则天实在看不惯,狄仁杰正面“铁腕宰相”,背面“脚下使绊子”的做法,恐怕还会在娄师德的生活中继续。

最能展示人的“正面”与“背面”的实例,莫过于北宋吕惠卿。正面,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中坚;背面,是捅王安石一刀的急先锋。究其原因,盖源于“地位与官职”也。《宋史》载,熙宁初,安石为政,惠卿方编校集贤书籍,王安石向神宗推荐吕惠卿,话说得很满,“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

王安石对吕惠卿,倚重到“及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以为检详文字,事无大小必谋之,凡所建请章奏皆其笔”。等于说,吕惠卿成了王安石改革的主力。然而,正是吕惠卿对王安石的深刻了解,在王安石罢相,吕惠卿的落井下石,才成为压倒王安石的最后一根稻草。

鄙视吕惠卿“正面”一套,“背面”一套的苏辙,说“安石于惠卿有卵翼之恩,父师之义。方其求进则胶固为一,及势力相轧,化为敌仇,发其私书,不遗余力”。若用制度制约替代道德约束,把邹忌、狄仁杰、吕惠卿的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如此,人的正面与背面,都只能服从制度一面。

陈明贵/图

猜你喜欢
刘鹗娄师德田忌
田忌赛马
小说家刘鹗也是慈善家
娄师德举荐狄仁杰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武则天妙解恩怨
田忌赛马
刘鹗和他的《铁云藏货》——《中华珍泉追踪录续篇》(十七)
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的故事show
田忌赛马(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