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时,彼一时

2019-09-10 07:22郑殿兴
杂文月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样儿国策普遍性

郑殿兴

“月饼节”(正名、大号中秋节也)过后,忽然又想起那个“送月饼”故事了:某女演员初出茅庐时,年年“月饼节”给师傅送月饼。师傅呢,心安理得竞成了习惯——年年不买月饼,年年等着她送。但这年,女演员或许忘了、或许有事儿、或许……反正她师傅在家等啊等啊,一直等到中秋节深夜,也没来。

唉,唉!这位师傅,忒不懂此一时彼一时之理儿,自寻烦恼、自找没趣儿,就怨不得别人了。

此一时,彼一时,源自《孟子》一书。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是:“表示时间不同,情况也有所不同。”但这个解释,显得简单了,须有点儿引申、延续之功:时间不同,情况有变了——处事待人的思维、思路、看法、举措……也该有所变化才好。否则,很可能会闹出笑话、难堪,有损、有害于自己……那个一直等徒弟送月饼的师傅,不就是个活例吗?

人世间,大事、小事,家事、国内事、国际事,全都有个此一时,彼一时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您就得随情况变化而有所变化,不然,被动、吃亏自找没趣的,只能是自己、自家……

前两年,京城对“开墙打洞、占道经营”的整治动了真格——这条街,住宅楼的经商招牌、门脸迅即被拆除,又迅即砌上砖、装上窗并在楼前空地种上花、草;那条巷,因“拆违令”的限期,“大甩卖”声不断;舆论亦紧相配合——《背街小巷与主要大街同步治理》《整治街巷人人有责》……的新闻、标语屡见不鲜。

有人不解:“干嘛呀这是?先前没人管呀……”

先前没人管,不很管,不等于永远没人管——此一时,彼一时嘛!

客观讲,先前的不管、不很管,有增加就业、繁荣经济深意在。事实上,也的确有过此功用。但以今日视角来观察,弊,大于利了——安全隐患、影响市容……与首善之区极不相称,能一直大撒巴掌吗?

事后再看看街巷容貌,漂亮多了,大變样儿了……您不能不由衷地嗯一声:好,动真格好!

“只生一个好”,是当年响当当的国策!那是面对随意生育带来的压力,国家不得不采取的举措。为此,有党员干部、教师……被处分直至被“双开”的,不是一两个啊!倘不如此,中国人口怕会突破20亿了。如今,情况变了,老龄化了,公交车上不难见到的是这样一景:满车的老头、老太太!所以,只能“放开二胎”施行新国策了。

从老国策到新国策,典型的此一时,彼一时啊。想当年,从自喜于“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到施行“一个好”,再到“放开二胎”——“之否定”过程完成了,不敢说此举恰到好处,却一定能说生育政策比较健全、完善了。

先前农村的“大包干”,好不好?太好了!!忒好了!!!但那是在彼一时,倘由此而不知变化、不再进取,对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没认识、没行动——温饱问题解决了,更上一层楼,就有点儿难了!小岗村彼一时的改革,先锋无疑!但其后——此一时的进取步伐、业绩,不也曾不如人意过嘛!

所以呢,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对待人,此一时,彼一时概念真就缺不得——注意因地、因时制宜……否则的话,固化一切甚至玩起了“刻舟求剑”,只能贻误工作、损害自己、闹出笑话儿。

到这儿,还须提醒一句:此一时,彼一时问题,虽很有些普遍性,但再具普遍性,也来不得随意。倘您依据的情况片面了、有误了,错谬了、反向了,可就成了问题、大问题了,如十几年前的那个“基本不成功医改”,就是典型的一例呀!

所以,否定这个“基本不成功医改”——“对‘医改’进行再医改”,便成了必要、必然。这,也是别样儿的此一时,彼一时吧!

童玲/图

猜你喜欢
样儿国策普遍性
一腔热情倾国策 砥砺奋进创事业
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春归
儿童习字应为国策
保护产权,政府部门先需打个“样儿”
狗样儿
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