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

2019-09-10 07:22李增录等
杂文月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官僚主义苏格拉底杂文

李增录等

品读“名家新作”

李增录

读《杂文月刊》,是我多年一以贯之的习惯,每月两期,期期必读,获益匪浅。我发现,今年7月份原创版新设了“名家新作”栏目,已先后刊发了齐世明、陈鲁民、沈栖三位名家的新作,每人三篇,都是短小精悍之文,读了很有启迪。

比如,9月份沈栖先生的三篇文章。其《努力做一个思想者》,全文仅七八百字,就道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思想理念:“杂文作家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应该是整天枯坐在书斋里的恂恂如也的学者,而应该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锋芒毕露的斗士。”诚哉斯言,一语中的。其《苏格拉底的“命题”》一文,以苏格拉底“各种学问,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史称“苏格拉底命题”)的名言,从做人立世、言行举止、正确对待人生不幸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归总到“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人是有意志的,有精神的。只要人的精神不倒,躯体上的痛苦、商场上的失败、仕途上的失意、亲人的生死离别都不能把人击倒”这一主题。其《名家出书不宜“档案原则”》的文章,揭露了某些出版商时下为名家(有的还是年富力强者)出全集的“浮躁”行为,令人耳目一新。

我以為,“名家新作”这个栏目设得好,特别适合读者的阅读口味。其一,在第一篇文章后边,都附有“作者简介”,使读者能够大概了解作者的简历、杂文创作和主要作品的情况。其二,作者的三篇文章一起发,可以使读者了解作者杂文的特色,“文如其人”嘛。其三,所发文章尽管都不长,顶多一页纸,却都是精品,读罢令人掩卷深思,回味无穷。正因为如此,我特别喜欢读“名家新作”栏目的文章,希望越办越好。

众说形式主义,茅塞顿开

苗志学(陕西佳县)

《杂文月刊》2019年9月原创版有多篇批评形式主义的文章,读后茅塞顿开。

什么是形式主义?曹仙源的文章《形式主义惊现隐形变异新动向》说,在热衷形式主义辈心目中,形式主义是一张可资遮羞掩丑的窗纸,时不时能借以闹出点动静,搞出些名堂。在老百姓看来,这玩意就是“虚”字挂帅,“假”字当头,“空”在其中(弄虚做假、沽名钓誉)之谓也。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是:吹吹打打造声势,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跑过场,红红火火忽悠人。一是暗访变明察。本该直接到村却先到了乡,本该直接到户却先到了办公室,本该直接查找问题的却变成了听取汇报,结果层层陪同,处处前呼后拥。二是干打雷不下雨。无可挑剔的态度,永无解决的问题。陈思炳的文章《藏功与炫功》说,打造“政绩工程”,建“白宫楼”、刷“遮羞墙”、涂“绿漆山”、栽“无根树”,欺骗领导,坑害群众。

形式主义的根基在哪儿?唐剑锋的文章《如果上级不官僚》指出,先有官僚主义,后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一场交易。官僚主义需要形式主义为其“长脸”,形式主义迎合官僚主义才会“得脸”。形式主义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原因就在官僚主义的认可、默许,得到某些官僚领导的袒护。

如何根治形式主义?唐剑锋的文章《如果上级不官僚》揭示,形式主义总是捡上级喜欢的端,挑上级爱吃的上。根治的办法是:经常深入一线,深人实际,走田间,到基层,而且要不走指定路线,不去有准备的地方。只有这样形式主义就不敢搞花里胡哨,就不敢在某一地方“下赌注”。管住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才会失去市场。郑殿兴的文章《“吹哨”:为啥这么有权威?》提出的办法是,把治理权下沉到基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群众有监督权、罢免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无处藏身。“成言辣语”让人清醒

郑来福(河南郑州)

我最喜欢读《杂文月刊》的“咸言辣语”栏目,因为所刊登的文章会让人清醒和理智。

就说新近一期2019年9月原创版,其中一篇是芳薇老师评论重庆忠县的一家医院,将所有新生儿病房全部以知名高校命名。这种迎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赢得起跑上的最新演绎方式,确实滑稽可笑。这期还有一篇是张铁刚老师评论山东五莲县杨守梅老师被处罚事件,我赞成老师有惩戒权。

我是一名从事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的特殊老师。我记得有一位失足青年这样说:“在家里父母对我娇生惯养,在学校老师没有严格要求我。如果他们用严厉的惩戒方法教育我,我也不至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是绝大多数失足青少年的心声。当学生有错时,老师要勇敢拿起惩戒权,惩戒他们的错误,让学生们懂得,自己犯了错误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猜你喜欢
官僚主义苏格拉底杂文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苏格拉底的信仰
画与理
苏格拉底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