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设置研究

2019-09-10 07:22于吉震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同学设计教育

摘要: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要生态引导,回归所处环境,关联课程体系,协调发展,不能走入指标比对而忽视地缘性的教学与商业发展。而相关实践教学课程则为同学理解和积累实际创业经验提供了安全体验。在老师和企业经验的帮助下,同学才能有实效性的捕捉和挖掘到合理的创业原点,最终,学校空间和融资、国家扶持政策等信息帮助下,同学的创业公司应该能克服艰难,扬帆起航。

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应采取生态引导为起点,通过区块链共赢思维在教育上的应用,即,各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必革命,不应把多年形成的教学经验和体系抛弃重来,而注入外链式教学思路,与周边商业事物相链接,象自行车链工作原理一样,车链自身连接稳定但不会有运动发生,只有向外链接能运动的物件(车轮),才能运动发展!因此,防止一刀切造成的多年教学经验的浪费,创新创业教育,应在原有教学体系上,将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外链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事物,协调共赢发展,就会形成基于自身教学体系的特色商业应用,从而产生各高校差异化的创新创业结果,百花齐放,最终有效实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战略方针。

一、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与周边商业环境协调发展,不搞指标比对。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全国开展势头很猛,投入很多,但应该注意不要跟风,比如,产品专业,上海、杭州由于周边配套工厂丰富和设计风气好,所以,做产品方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很有成效,但东北地区,周边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如果创新创业也全部进入产品设计,模具开发难度巨大,所以,可以考虑周边人们的需要,从泥塑、毛贴等方面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创业的开展就比较容易生长和有商业回报。

因此,创新创业与本地周边进行关联,契合原有的教学内容,是一种生态引导和发展,具体在艺术类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系建构和实践。

首先传播体验方面,比如平面类、数字类、广告类、艺术与科技类,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考虑与行业接轨进行相关实践,如饮食类店招文化,商场活动展示,公众号推文、品牌推广等市场需要大量的设计,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把作业与这些行业课题关联,完成项目的同时,让学生理解一个项目如何运行,如何交流,如何延展等。同时,发现和捕捉行业痛点和品牌理念提升可能,从而感染着同学,促进同学创业热情。

其次,美术学专业如雕塑、绘画、美术等,可以与城市公共艺术、城市亮化设计、乡村景观设计、美术班等进行实践教学,要向高端进行实践,如国美的王澍老师,他领同学在乡村做了很多低成本,但卓有成效的乡村艺术景观和设施,再如我们在杭州的一个同学前些年开画班,关注同学的情绪、关注其交通、画具等,并和周边联合,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快上市等,介入社会生活,但要高端发展是实践教学所应引导的。

最后,艺术理论专业的同学同样可以做很多实践,比如央美的同学,在研究进化时,从古代到如今,从生物到人,做了大量艺术研究和信息可视化,并推导一些详细的成果,可以延伸出很多应用可能。还有的学校,通过研究乞丐的乞讨时间、如何分配,如何分级等,进行相关理论总结,也是很好的实践教学内容,而后续结果,都可以延伸出公益事业或社会设计相关创业内容。

这样的关联性引导思路,结合同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方向,同时在实际生活进行体验,接触相关行业属性,对同学影响大,远比让同学要完成多少个创新指标和创业指标要更有实效性和可能性。因其核心是解决当地所体验到实际问题,而不是去解决创业指标问题。

二、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课程设置应循序渐进。

为发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应该循序渐进,一年级同学不能直接进入社会进行专业性实践,但可以考虑在假期下达详细的社会调研任务,如调研家谱、调研身边社会问题等,关键要控制好调研的相关性与深入,并做好可视化呈现。

当同学进入二、三年级时,就可以实施专业性实践课程,二年级同学可以考虑一些视觉基础性和造型基础性方面的实践内容,强调发生性,强调先验的触及,一方面是真实社会问题的提出,另一方面也是同学个性化和优势的捕捉,三年级同学则可以完全从商业价值方面进行实践课的设置,强调完成设计的整体性和应用性,并且设计费用进行分配试验,理解商业化所需要设计程度。

经过前期的实践体验,四年级开始就要进行商业设计管理方面的实践课程训练,比如,如何进行谈判,如何合理设计费用,如何完整完成设计需求,如何管理设计内容,如何形成安全保障等相关设计管理工作。这些需要老师带队进行,一方面因为老师有经验,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毕竟是教学内容,在进行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同学,提供一些解决和预防一些问题发生的方法。

整体围绕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评分体系要变化,要从原先的知识掌握评分体系转变成团队合作、克服压力、解决问题等实际设计应用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评判,引导同学从市场、耐力、为人、交流等方面进行体验和训练,进一步完成教学和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三、学校和国家政策相关支持信息的理解与传播

我们在后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过程,深刻地感受到空间和信息方面的困难,学校在这方面的支持非常重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空间,创业需要上网,需要一定制作和讨论空间,有电脑,有桌椅,会客商业谈判的空间可以共用等。同时,空间又需要一定的安全保障,卫生管理,用电花费等,而学校在这方面的优势较大,对创业同学帮助很有价值。

其次是辅导,共创空间,学校可以定期安排一些老师在这里值班,对同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辅导,同学还是年轻,没有经验,类似税金、保密协议、预付款等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帮扶,会非常有安全感,特别是一些刚退休的老师,经验丰富,又喜欢教育岗位的,可以返聘作类似工作,不是很累,又有成效,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国家在创新创业方面有很政策,特别是一些資金、税金方面的政策,在校的同学和刚毕业的同学很难知道,这需要学校部门,真正做好研究,时刻关注相关政策,不断分析总结,分享给同学,帮助和引导同学紧靠大方向,少走弯路,这样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等给创业同学创造力所能及的优越条件,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2]杨伟伟.“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华东理工大学,2017.5

[3]郝杰,吴爱华,侯永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7-12

基金项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教育工作分会2018年度课题项目号:QGJY2018032。

作者简介:于吉震(1970.04-),男,汉,辽宁大连,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同学设计教育
BUBA台灯设计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有种设计叫而专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