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山区教师流失的对策研究

2019-09-10 07:22任芬刘晓娟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国家政策心理状态对策研究

任芬 刘晓娟

摘要:本文在研究关于国家及陕西省解决山区教师流失问题的相关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对山区教师生活状况及心理状态的调查研究,针对山区教师的诉求与政策的矛盾,提出了解决山区教师流失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山区教师;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国家政策;教师流失;对策研究

引言:

目前,山区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山区中小学教育水平偏低;教学设施不健全;教师学历较低,师资不足,教师不能安心扎根山区教学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山区教育的稳定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山区教师的流失,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山区教师工作生活状态调查

1.山区教师工作负担重

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为例,该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全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山区占土地总面积的16.1%,在行政区划分上,山区包括小金、穆寨、土桥三个乡。

在TQ中学里,2017年秋季学生入学人数为223人,教职工为33人,除去行政人员1人,工勤人员5人,教辅人员5人,站讲臺的专职老师有22人,师生比例为10.1%。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近年来,在国家的督导和新课改的要求下,山区各科任教教师人数基本可以保证,但是语数外三科教师任课量及班主任工作量较重。

以TQ中学为例,该校共有6个教学班,每个班每天八节课,两节晚自习(毕业班四节),一节早自习,一节晚读课,每天共计12节课。若按每周上5天课计算,语文外语科目,人均周代课量为12节课以上,任课教师在校时间10小时以上,在绩效考核时,语文教师需要带两个班的课程才勉强达到平均工作量。班主任除去本科目教学工作外,还要对寄宿学生的纪律、卫生、安全负责,耗时长、负担大、责任重,教师精力有限,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山区学校的管理体制比较落后,管理观念陈旧。为了应付检查,山区教师常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教案、业务笔记、各种学习心得等劳而无功的案头作业。这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使他们难以抽出时间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疏导,心理负荷与日俱增。在调查中发现,42.25%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非常大。

2.山区教师生活桎梏较大

从自身发展、孩子教育、配偶工作三个方面来分析临潼山区教师的生活状态。

①在教师配偶职业的调查中,有 20.42%的教师配偶是教师。

②在对待子女教育的问题上,52.11%的教师表示内心非常焦虑。这种焦虑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执教学校的地理位置影响了孩子教育上的选择。有80.28%的教师希望子女在城市学校就读;二、由于工作原因,31.69%的教师只能请长辈带孩子。山区教师如果选择城市入学,就会造成家庭责任的缺失;如果选择乡村入学,必然要忍受教育资源的不足。调查中发现,84.51%的山区教师一周回家一次,40.85%的教师月交通费在500-800元,30.28%的教师每月交通费高于800元,在经济上也是一种压力。

3.山区教师生活条件差

①城乡教师收入差距较大,山区教师补贴较低,教师满意度差。由于环境恶劣且薪酬低,山区学校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②山区教师无法享受国家住房改革优惠政策。山区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但他们又不像农民那样有权参加乡村宅基地分配,没有集资房可建,也没有福利房可分,而且山区学校地理位置偏僻,无商品房买卖,为满足生活需要,他们只能去市郊购买商品房。然而,西安市2018年推出的购置保障性住房及公共租赁住房优惠政策都未惠及临潼山区教师。此类住房处于西安城六区,距离甚远,难以解决山区教师家庭生活需求。在上述两难境况下,山区教师的处境令人担忧。

③山区教师业余生活单调甚至缺失。由于农村经济落后,交通、信息等公共基础设施不足,大部分住校教师同外界交流少,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贫乏单调,导致山区教师的思想观念、眼界跟不上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他们常常感觉到与社会脱节。

二、稳定山区教师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山区教师的关注,并出台了一些稳定山区教师的相关政策,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显改善山区教师待遇,使他们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国家依据学校距县城距离对乡村教师进行补贴,发放山区教师补贴及年终绩效奖励。2018年教师工资新政策出台,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国家另外给予补贴,其基本工资增涨了35%。

二、职称评定制度向山区教师大幅倾斜。山区教师在评定高级职称时,没有发表论文和英文及计算机过级等要求。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也向乡村学校倾斜。特别是有着20年教龄的乡村教师,实行特殊职称评审申报政策,原则上实行即评即定。

三、大力改善山区教学点基础设施条件,为山区教师“留下来”创造条件。近年来国家加大山区教学点建设投入,山区道路、教学设施、教师食宿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解决山区教师流失的对策

1.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建议将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落实新的教师工资套改标准:

①基本底薪:参照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来确定。

②按教龄加工资(含工龄):每年80元,随着教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不仅仅是对老教师的照顾,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教,这样更有利于山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

③授课时加工资:课时补贴要如实按照实际上课的取酬原则。鼓励教师多代课,特别是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多代课并且取得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上的安慰,也是对他们工作的鼓励及肯定。

④绩效奖工资:即学年和学期的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实行竞争,以每学期或学年为阶段来评比,不实行终身制。以此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优质优得,激励多代课,更激励上好课。使每位积极努力的教师都有机会获得。

⑤特优津贴:全体教师一致公认选出的优秀教师,没有名额限制,由县市级别以上部门通过考核认定,领取国务院或县/市政府津贴,不实行终身制。通过这一政策,使那些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研究成果和做出特殊贡献的教师取得应有的报酬,使那些对某所学校或者某个地区的教育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个人得到褒奖,使得津贴的考核和发放能够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教师公务员制度改革政策已经初步形成,重在落实政策并有效执行,杜绝政策躺在纸上,说在嘴上。

2.山区教师工资倾向改革:

①、优化山区教师工资结构。建议将70%的绩效工资与岗位工资合并,与职称脱钩,作为基础性工资;取消扣除30%的绩效工资的做法,在有条件的地方增加“山区教师绩效奖励金”预算,奖励那些奋战在山区一线讲坛上的教师,多劳者多得。

②、建议增加山区教师教龄补贴。切实落实“对在乡村学校那些长期从教的教师予以表彰”和“鼓励”这一政策。

3.对山区教师休假制度进行优先改革:

2018年11月以来河北、江西、重庆等地相继出台意见,明确提出鼓励2.5天休假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弹性作息制度,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然而,考虑到山区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繁重等实际情况,建议国家对山区教师执行更优的休假制度,实行3.0天施弹性作息制度,既可以让离家远的教师常回家看看,又能吸引更优秀的高学历年轻教师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

4.彻底解决山区教师长期两地分居等实际问题:

根据对山区教师生活状况的调研,大部分山区教师均在县城安家,因为工作原因他们常常不能照顾父母、教育子女,夫妻两地分居更是常事。为了解决山区教师的实际困难,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改变对山区教育的管理思路,从以下几点改革:

①学校管理方面:将教师与职工分开。教师负责学校教育工作,将食堂、宿舍、图书馆、化验室、门卫、后勤及学生在校的生活安全管理等工作交由学校聘用的职工负责。这样既能降低教育成本,又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教师负担,改变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者,也是学生保姆”的社会角色。

②改善山区教师的交通设施。参照大型企业的通勤车管理制度,对每个山区教育点增设教师通勤车,每天早上从县城发车到教育点,下午下班从教育点回到县城,实现山区教师工作在山区,生活在县城的良好状态。

③根据2019年1月25日四川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学校可以在周一至周五下午正常行课结束后至下午六点期间,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课后服务的思路。教育部门可以明确凡在县城学校学习的山区教师子女可以免费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后服务,以此解决山区教师因工作原因不能及时接送子女的后顾之忧。

5.山区教师退休制度上可参照特殊岗位退休制度执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从2011年起建立教师退出机制,陕西省也可参照建立以下教师退出机制:

①对于终生从事偏远山区教育的教师,根据法律规定,可参照“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执行。

②山区教师可以参照工龄退休制度,连续在山区从事教育工作满10年,可参公副科级公务员待遇退休,连续在山区从事教育工作满15年,可参公正科级公务员待遇退休,连续在山区从事教育工作满20年,可参公副处级公务员待遇退休。

6.加大高学历、特岗教师的引进投入,提高山区教师的师资水平,提高山区教学点的教学水平:

目前,山区严重存在着师资综合水平较差,学历偏低等实际问题,山区教育点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城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经常组织社会调研,加大对山区教育的投入,积极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到山区从事教学工作并使他们扎根山区,注意补充体育、音乐、美术、心理辅导等特岗教师配置及培养,从根本上改变山区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山区高学历人才引进上,建议从工资待遇、特岗补贴等生活待遇,公务员考试加分等方向发展,增加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入选比例等参政议政的政治待遇等诸多方面吸引高素质人才扎根山区教育,成就百年大计。

7.加强山区教学点党组织的建设,通过基层组织生活提高山区教师思想觉悟:

根据201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要求,党支部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更加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通过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先锋作用,吸收山区优秀教师入党,提高山区教师的思想觉悟,让他们担负起百年大计的社会使命,传道授业的崇高职责,建立正确的教师“三观”,将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社会的关心深入山区教师的内心,使他们更好地奉献于山区的教育事业。

四、解决山区教师流失的建议与思考:

1.关于山区教育发展的思考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二胎政策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在未来五至十年里,学龄儿童将会逐年增加,特别是农村及偏远山区学龄儿童会普遍增加,而农村及偏远山区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师资力量严重缺失,甚至部分偏远山区仍旧存在学龄儿童失学的现象,我国山区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山区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精准扶贫等农村政策的落地执行。中小学教育为国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强国强民的根基,作为基础教育落后的农村及山区教育,国家更应加倍重视,使其得到快速发展。

2.对于山区教育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山区教师流失对策的研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山区教育发展十年改革规划,逐步落实解决山区教师流失的对策,实现教师社会地位的大幅度提高,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稳定、引进、提高、精炼山区教师队伍,让教师深刻领会并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等崇高的社会使命。通过提高山区教师的师德、师风等思想觉悟,使其为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宝生.《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修订版,2018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

[4]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018

猜你喜欢
国家政策心理状态对策研究
浅论赣州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在与未来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实体书店的春天来了?
从A股市场暴跌谈国家政策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