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啥自私冷漠

2019-09-10 07:22安扬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设身处地幽默感同理

安扬

如果孩子平时不懂为人处事、没有眼力见儿、随心所欲而不顾别人感受,不是没规矩、缺家教,而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

在动画电影《养家之人》中,帕瓦娜像父亲一样做起“文字代写,文字代读”的生意,她的第一位客人是管理市场的拉扎克。拉扎克给帕瓦娜一封信让她读,信中说他的妻子哈拉在看望妹妹的途中遇难了。这时,空气变得异常凝重。拉扎克抽泣了一声,两人陷入沉默,随后拉扎克起身走了,尽管帕瓦娜急需钱来养家,但她体会到拉扎克的悲伤,没有找他要钱。

随后,在与拉扎克的三次接触中,帕瓦娜都表现出同理心,也正是因为她的同理心,拉扎克幫忙救出了她的父亲,让他们父女团聚。可见,同理心能传达善意,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同理心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通俗地说,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感受、体谅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的能力。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孩子缺乏同理心有什么表现,又有什么害处呢?在这里我要告诉家长们的是,如果孩子平时不懂为人处事、没有眼力见儿、随心所欲而不顾别人感受,不是没规矩、缺家教,而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缺乏同理心看似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不加以纠正和教育,孩子就会变成“哪壶不开提哪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令人望而生厌的低情商之人。那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当孩子陷入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停地通过哭闹、喊叫,甚至砸东西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时,家长不应该纵容、妥协和忙于哄劝,而应该保持沉默,等孩子逐渐冷静下来后,教孩子放松心情的方法。等孩子的情绪彻底平复之后,再帮孩子分析其不顾一切发泄不满情绪的错误。当孩子表现出反省、愧疚、后悔的情绪后,家长即可耐心地帮孩子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和孩子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学会正确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被不良情绪所左右的时候,孩子就能理智地看待得失,并能充分体谅和宽容他人。

教育孩子善于倾听

倾听他人的看法和心声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倾听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了解他人、向他人学习的过程。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到一些知识。当孩子学会倾听的时候,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他人,也学会了理解和沟通,自然能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与别人融洽相处。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当孩子做出自私自利的行为时,家长不应该视而不见,而应该反问孩子:“如果别人跟你一样自私,只想自己得利,而不顾你的想法和感受,让你感到委屈,甚至屈辱。你会不会很难过、很伤心?你还愿不愿意跟这样的人做朋友?”

如果经过家长的教育,孩子还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家长不妨进行“角色扮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几次下来,孩子在做事之前自然会替别人考虑,不再以自我为中心。

以同理心待孩子

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带着同理心跟孩子平等地沟通、有效地交流,孩子自然会变得更有同理心。比如:孩子做错事,家长没有高高在上地评判、斥责孩子,而是关注孩子的感受与情绪,对孩子表示出理解和宽容,当家长放低姿态,把自己摆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去体会孩子的感觉,自然会更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懂得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与需求,家庭教育自然会事半功倍。

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待自己的同理心,自然会把同理心给予更多的人,这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家长言传身教的结果。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孩子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着旺盛的表达欲、表演欲。有时候孩子灵机一动的话和举动,会让人觉得憨态可掬。家长一定要善于捕捉这些瞬间,对孩子有意无意流露出的幽默感表示赞美,或者干脆和孩子一起会心一笑,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继续发挥幽默感。

当孩子有了幽默感,便能自然地化解生活中的尴尬和学习中的困难,变得从容自信、宽容大度,也就更能以轻松乐观的情绪去感染他人。

让孩子变得善解人意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善意,在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懂得宽解和抚慰他人,或者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默默的动作去支持他人。久而久之,孩子便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具有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善解人意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会孤单,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样的孩子才能懂得爱别人、爱世界,同时被别人所爱,这才是同理心的终极体现。

家长运用上述方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孩子与周围的人和环境才能融洽相处,身边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责编 刘国栋)

猜你喜欢
设身处地幽默感同理
幽默感拯救计划
幽默感在爱情中的重要性
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为什么幽默感很重要?
成语班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知人吟咏悟人生
品德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实践策略
滑落还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