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一天,你在做什么

2019-09-10 07:22张雨生李歆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晚自习考场好友

张雨生 李歆

那是多么美好的往事。年少的时候,真是什么荒唐事都做得出来。当时觉得合理极了,多年以后回望才发现,那些都是只有那个年纪才会做的事。当时不做,以后就再也不会做了。

偶尔会有这样一种执念,比如穿某个颜色会带来好运气,出门靠左走会带来一天好心情,这个绿灯如果顺利通过一定会遇上绿波带……

其实胜算只有一半,但我们总是愿意相信生活中的小确幸,它让我们觉得,这一天和其他日子,有点不一样。

鼓励与祝福翻山越岭,复读生很幸福

讲述人:张雨生

那个日子特别好记, 2016年6月6日,是我参加复读、第二次高考的前一天。借着看考场的机会,我第一次从郊区的学校走进县城。

6月初的光景,小城格外炎热。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这片学校之外的天地。

我不敢错过窗外任何一处风景,同时又急切地想要到达目的地,看看考场的那一方课桌。在那张普普通通的桌子坐上两天之后,其结果就能决定我一年前的偏執是否有意义。

我家在农村,复读需要住校。一年里,我回家的时间不超过20天。学校是封闭式教学,跟外界联系不便,对于从前的朋友和同学来说,我如同消失了一般。

第二次填写高考报名表的时候,我想到了第一年高考的情形,那次,父亲在工地请了两天假,全心全意陪着我应考。

父亲可能是刚下工就赶了过来,一脸的疲倦,还拿着那个常用的破旧布包。我考了两天,他在男生寝室一张堆满衣物的床上睡了两夜。每一场考试结束,他都在人群中满怀期待地等着我。

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我成了班里唯一复读的人。

看完考场回来后,我们几个同学还是像往常一样上自习,这两天,手机不用上交给老师了。我打开社交空间——每次打开,都会收到从前班级同学给我的留言,饱含鼓励。今天依然有很多条。

我细细浏览了每一份期望,最新的留言说:“班长,明天就要高考了,带着全班的力量去冲吧!”

我登时热血升腾,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感动,每条留言都直接敲打在我的心上,我给那个未接来电最多的号码回了电话。

熟悉的声音,瞬间让我红了眼睛。

她曾在同学录上寄语我:要成为自己喜欢的人,要一直开心,万事顺意。

手机另一端的她正在大学就读,此刻在上着晚自习。她溜出来,跟我细数以前的岁月点滴,赞许我的勇气,说我今天肯定紧张,过了明后两天就好了。

“很多同学都在惦记你,都知道你马上要高考了。你现在的坚持是对的……”她给我讲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明白,她是为了让我的信心更加坚定。

回到了教室的座位,班主任在和大家聊天,开始讲每一个人在这一年的趣事,以及这一年的改变。他谈到我的时候,带着和悦的笑容:“你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学习努力,从来不会让我操心过多,只是成绩进步得慢一点……”

他望着我说:“也许月考没有展现你的努力成果,由衷希望,明后天的考试成绩是你最满意的一次。”他眼神坚定,同学们也都和他一样,投来鼓励的目光。

那天晚上,语数英政史地的各科老师一一走进教室,还是在谈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只不过这一次大家都很轻松,把之前的每一次错误、每一个遗憾都放进了笑声里。

最后,每位同学都在黑板上写下了对自己的总结和展望。我写的是:“时光谦和,一年里从未对我的理想挑三拣四,荆棘相伴,信念之种更加坚定。”

离开的时候,我们又齐声诵读了组建复读班立下的班训:“今日何为,明日何成。”

同学们的目光坚定,充满期许,和我收到的那些留言一样。

如今我坐在大学教室里,仿佛又看到了他们,看到去年今日的自己。

独一无二又明亮,我被男生当众表白

讲述人:李歆

时至今日,我偶尔还会想起,自己在兵荒马乱的高考前一天被一个男生当众表白,几乎惊动了整栋教学楼。每每和同学谈起这段经历,我都不禁感慨:“很特别的回忆,也算终身难忘了。”

那天本来和3年的每一天一样,似乎没什么差别。教室里的风扇呼啦呼啦地吹,却赶不走渗入空气里的炎热。大家紧着眉头,专注地盯着一沓又一沓的错题集,仿佛多看一道题,高考就能多得一分。

午休时,后排给我传来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我一脸狐疑地打开,上面潦草地写着:“陈默说,他喜欢你。”停顿了好几秒钟后,我暗暗戳了一下旁桌的好友,问道:“陈默是哪个?我忘记了。”在好友指点下,我才把人和名字对上号,不禁有点尴尬。

我所在的是理科班,45名同学,只有12名女生。升高三时,学校整体换班,使得我除了对座位周围的男生还算熟悉,后排的男生只能勉强记住名字。很多男生的名字,我临近毕业都没完全搞清楚。

高三注定不适合在学习之外的任何事上投入过多精力,“或许是玩真心话大冒险游戏受罚了吧。”我顾不上想太多,平复了一下被打乱的思路和情绪,把它当作玩笑抛到脑后。

但我还是低估了这个“玩笑”的后劲。高考前最后的一个晚自习,老师让大家出去休息,放松心情。不知何时,教室里已没剩下几个人。我正和好友聊着天,门口传来声音:“李歆,有人找。”我应声出门,看见班里的男生们都群聚在教室边上的大走廊里。那个叫陈默的男生被他们推了出来,一脸纠结,不停地挠着头,低头看了我几眼,想转身回去,却被男生再次推出来。忽然间,我脑子里有一根弦开始晃动,拼命地提醒我后面可能要发生什么。我有点慌了。

还没等我做出反应,陈默像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面对着我,闭着眼睛,大吼了一声:“李歆,我喜欢你!”说完转身就跑,留我一人目瞪口呆地站在走廊里。因为动静太大,隔壁几个班的同学都奔出教室,询问着发生了什么。

好友看见我的样子,拽着我想把这件事问清楚。陈默再一次被男生们推了出来,我忽然间怂了,拉拉好友:“算了,别问了,就当是玩笑话,不会有啥影响。”陈默听到后突然激动起来:“李歆,我再说一遍,我喜欢你。这是第三遍!我是认真的,没开玩笑。”

陈默的话让我当场愣住,内心五味杂陈:没开玩笑?我的天!都不认识怎么就喜欢了?明天就要上考场,为什么现在说!

正当我愣神的时候,楼梯口的男生大喊:“老师来了!”大家瞬间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教室。这场告白事件,伴随老师的到来,停在了告白未果阶段。

剩下的晚自习,我都心不在焉,甚至没在意老师说的注意事项和鼓励。晚自习下课后,陈默追上了还没缓过神的我,喘着气道歉:“对不起,李歆。今天不应该跟你说这些,要是影响到你考试,我罪过就大了。”见我不说话,他便解释,自己是因为真心话游戏被推出去表白,但害怕高考后见不到我,脑袋一热便说出了“喜欢”。

“但我说的话都是真的!不管你对我有什么样的看法,也不管你会不会给我一个答复,我都无所谓,我喜欢你就好了。总之,李歆,高考加油!你在我心中是最厉害、最好看的!”说完,他一溜烟跑了。

我突然有些释然,发现根本生气不起来,一种奇怪的情绪在心底蔓延开,冲淡了高考的紧张感。我那除了复习就是补课的中学生活,在临近结束时,因为他,突然增加了一笔意外却又绚烂的色彩。

最终我的高考还是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但并不是因为陈默,而是避免不了的紧张。陈默却和我截然相反,超常发挥,去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陈默只发给我屈指可数的几次节日和生日祝福,我俩心照不宣地没有更进一步,止于某种不尴尬的平淡,并在这种平淡中渐渐失去联络。

我从没有责怪过陈默当年的举动,年少冲动的荷尔蒙总是无法抑制。相反,我有点感谢那份无所畏惧脱口而出的“喜欢”,没有他的表白,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那个人,也不会知道自己被默默地喜欢。在高考的重重硝烟里,它成了独一无二的明亮记忆。

(摘自中国青年网)

(责编 刘国栋)

猜你喜欢
晚自习考场好友
脸上有光
我的心应该放在哪里
属羊
期末小考场
祸从口出
得病
雪花特快专递
心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