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春期学生叛逆的教育及对策

2019-09-10 07:22杨翠萍朱胜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管教外界青少年

杨翠萍 朱胜

青春期的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心,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管或干涉,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形成叛逆心理。叛逆并非不正常,但它过于强烈时会成为一种反常心理。教师要正确理解和对待青春期学生叛逆,注意调整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渡过叛逆期。

一、青春期学生叛逆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青少年进入心理的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心,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加之学业、升学、人际关系等压力增大,或遭遇教师或家长不正确的管教和过多的限制,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管或干涉,自主探索外部世界,或希望得到身心方面的放松。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容易在认知、理解、运用等环节产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碍,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响下,往往会激发他们潜意识的反抗,刺激他们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形成叛逆心理。

二、青春期学生叛逆的特点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10~12岁就进入青春叛逆期,14岁左右是青春期学生叛逆的高峰年龄,16~20岁结束。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学困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反叛。他们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反对大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对任何事物往往倾向于批判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和家长、教师之间的激烈对抗。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它反应强烈时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三、青春期学生叛逆的应对对策

当学生叛逆时,教师要理解,注意调整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渡过叛逆期。

一是摒弃“居高临下”的姿态,多和学生谈心,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和学生谈心,可以先避开学习、纪律等话题,从学生的兴趣、特长、优点、家事等入手,将学生的情绪先稳定下来,等待学生没有过多的心理压力之后再谈正事,谈心要经常,真谈心、谈真心,和学生打成一片,取得学生的信任,鼓励学生说出真心话,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再慢慢引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面对学生令人不解的行为,教师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找出问题的症结,再对症下药。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是尊重学生,发扬民主,用新的办法、新的思路管理班级、管教学生,学会“偷懒”,凡是学生能做到的事情,能做的决定,教师不要替学生做主。青春期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喜欢被人“命令”。班级管理中,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学生,需要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还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不能由教师包办决定一切,学生只是服从。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权利。管教过细过严,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信任,甚至是对学生的不尊重。理解、尊重,还学生自主,能够有效减少学生的叛逆。另外,教师不宜随便用学生的缺点与别的学生的优点作比较,不宜以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去要求学生,不宜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学生,不宜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教育学生,不宜因担心学生犯错就过分约束学生。

三是认识到“优秀的学生多是表扬出来的”,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表扬是教育学生的法宝,能够带给学生无限的信心和动力,让学生不断前进。研究表明,经常受到表扬的学生成才率是很少受到表扬的学生的5倍。日常教学中,教师多用欣赏的目光注视学生,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善于发现 学生的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之处,善于发现学生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和进步,给学生正面的肯定,让学生在表扬声中增强自信心。当然,表扬也得有度,注意方法。要先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然后循序渐进,宜具体不宜笼统,要发自内心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要尽力给予帮助,让学生多一份自信、坚强和勇气。

四是走出“强硬管制”或“不闻不问”的误区。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叛逆言行,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学生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学生就有可能变坏。于是采取强硬的措施,甚至怒不可遏,传唤家长、变相体罚或责骂学生。学生与教师、家长进行交流的大门渐渐关闭。有的教师在几度管教而不见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甚至担心学生报复,进入“自我保护模式”,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渐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青春期学生叛逆大多是追求自己独立的人格,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在管教上要有张有弛、松紧有度,不可“强硬管制”,也不可“不闻不问”。

五是多和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给学生减负,科学管教。当今的社会,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学生在学校整天的训练还不够,放学回家或许还要进行他们并不愿意的培训辅导,学生回家不但没有得到放松,反而压力有所加大。学生负担过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的叛逆心理更加严重。基于这点,教师要和家长多沟通,指导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树立科学的“成才观”,让学生劳逸结合。只要教师和家长指导得法,学生的叛逆情绪会逐渐减弱或消失。

六是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正确的轨道。加强思想品德、生命安全、健康、心理、法制等课程教学,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锻炼、生活和娱乐的关系,学会劳逸结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科学规划人生未来。正视学生的错误,正视学生早恋、追星、高消费、上网成瘾等行为,创设条件和学生及家长共同探讨人生,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学生多阅读经典,多参加各类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远离精神垃圾,培养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将注意力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

(责编  唐琳娜)

猜你喜欢
管教外界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深山里的部落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正面管教在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体会
管教晚矣
WHERE ARE WE GOING, DAD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