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实现初中物理教学高效化

2019-09-10 07:22董随心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直观性逻辑性导图

董随心

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在推动学生物理知识理解和逻辑素养提升上作用显著。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的特点,阐明了思维导图教学的意义,提出了思维导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对初中物理教学发展有所助益。

一、初中物理思维导图教学的特点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丰富多元,且具有一定难度,思维导图直观有趣而逻辑清晰,是辅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成长成才的关键性工具。因此,了解初中物理思维导图教学的特点必不可少。

(一)思维导图具有系统性

思维导图本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也比较丰富,故初中物理思维导图教学的首要特点是具有系统性。与平日里教师的灌输式教育不同,思维导图以文字、线条、箭头关联知识的形式,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手段,引导学生得到某种启发。其教学内容具有归纳性和概括性,且能清楚展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接收到体系的初中物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这比填鸭式复习或者大量做题更具效率。即便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思维导图的整体意义,但是可以凭借思维导图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发展性思维,最大限度调动期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正是因为思维导图具有系统性,初中物理教师应在教学前准备最简单、清晰的思维导图工具,进一步释放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

(二)印象深刻,直观性强

相对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其他形式,思维导图教学更加印象深刻,直观性强,抛却了刻板教条的讲解形式,在增加学生自主性学习空间的同时,也以其关联性强、发展性强给学生知识学习、概念记忆、逻辑思考形成指引。思维导图究其本质,是以文字、线条、箭头构成的图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表现力,物理知识的丰富性、关联性、结构性往往贯穿其中。因此思维导图教学往往寓教于乐,在浅白直接的导图中给学生以正确引导,这正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物理知识体系较为淡薄的初中生群体所需要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彰显其直观性价值,并保持足够的信心及耐心。

(三)脉络清晰,逻辑性强

思维导图教学并非单纯以图像展示启迪学生,也关乎物理素养的教育。如思维导图在归纳、概况、延伸各个知识点的同时,还包含对深入现象看本质、理论源于实践等物理思维的运用。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思维导图教学脉络清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绘制思维导图必须涉及分类、梳理、归纳、总结等方面,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整体物理素养的提升。

二、初中物理思维导图教学的意义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教学具有系统性、直观性、逻辑性的特点,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有何意义呢?在我看来,其意义主要有:

(一)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物理知识积累相对薄弱、从生活中感受到的物理经验也较为匮乏,亟需扩充知识面及拓宽视野。思维导图无论其丰富内涵、逻辑思维、物理思想,都是物理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丰富学生物理知识储备作用斐然。思维导图教学不仅仅只有思维导图,还能通过思维导图展现物理知识,总结物理实验,甚至延伸到某位物理学家的故事及重要贡献,有趣而富有吸引力,对于缺乏物理素养的初中生来说是最容易接受及领悟的知识瑰宝。不难想象,初中物理教师如果在思维导图教学中展开充分联想、启发学生思维,必然将极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教学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生的知识有限,视野也相对有限,对物理知识的分析判断往往存在不少漏洞,即便带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逻辑思考的出发点也不一定正确。思维导图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教学工具,其带来的海量知识和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是很多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其对思维的拓展能力很强,能够引导学生由浅至深、层层深入,辨别以往难以厘清的概念,理解以往不能理解的知识道理,挖掘知识背后的知识,从而获取比以往更加深刻的思考。

(三)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很多初中物理教学方式以背概念、做习题为主,缺乏对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调动,难以被学生接受。思維导图教学则从最基本、最简单的概念入手,让学生回归课本,获取真正的知识,摆脱大量做题、死记硬背的死读书模式,不断强化自身的分析研判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具有很多帮助。一张直观易懂的思维导图强化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思考能力,而这些能力与物理学习密不可分,学生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物理的学习中,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提升的双丰收。

三、初中物理思维导图教学的方法

(一)稳固学生的物理基础

思维导图浅显易懂、逻辑性好、直观性强,给学生启迪和物理教育的前提是,学生能够看懂思维导图,并受其影响,而学生理解、认知的关键在于思维导图是否基于课本,是否基于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初中物理思维导图教学教学,首先要对学生物理素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很多物理概念、物理思想相对复杂,多数情况下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体验。在绘制物理思维导图时应从简单概念入手,加入更多取材于实践、契合学生理解能力的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知与记忆,做好教学的铺垫。

(二)要与课本相结合

思维导图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弃之不顾,而应立足于教材内容本真开展教学。基于初中生的理解认知能力,选取脱离教材的教学内容,将复杂的逻辑性思维传递给学生,必然会带来教学的失败。必须以现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基础,以学生兴趣为抓手,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活泼性,这样才能激发其积极性与自主性,实现物理教学之本来目的。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拓展启发

初中生活泼好动,拥有旺盛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物理教师思维导图教学的优势,注重对学生的拓展教学。实际上,一张思维导图的背后,是教师经过长期思考的结晶,学生要充分理解,需要有坚固的知识体系和一定的发散性思维作为支撑,这也是一般学生所不具备的。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知识面为立足点,通过习题交流讨论、重画思维导图或思维导图补充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学习。

四、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思维导图教学具有系统性、直观性、逻辑性的特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应用初中物理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稳固学生的物理基础、与课本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进行拓展启发。

(责编  孟 飞)

猜你喜欢
直观性逻辑性导图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逻辑性
简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论文物照片档案的管理
巧用教材插图,打造高效课堂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