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方法

2019-09-10 07:22李卉梓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互联网+

李卉梓

在学期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版块之一,家庭是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平等、合作、交流、促进的原则下,幼儿园要建立家园共育模式,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家园共育工作中,主要的模式为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隨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全面进入学校和家庭,其快捷、直观、开放、互动的优势,给幼儿园创新家园共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工作的重点与途径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于幼儿园而言,要突破思维定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强大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构建一种平等、包容、开放、共享的家园关系,建立家庭、幼儿园、幼儿、教师共同成长的家园共育新模式。在“互联网+”条件下,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面、高效的共育平台,进一步推进家园共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家园共育的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对于家庭来说,要主动参与多元化与开放化的家园共育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协调配合,促进与家庭之间的深入交流和有效互动,促进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更加规范、广泛和便捷,提高家园共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建立网络沟通平台,提升家园日常沟通效率

日常信息沟通交流是家园共育的最基本方式和内容。在互联网条件下,信息通道逐渐多元化和便捷化,为了能够与幼儿家长取得即时联系和沟通,许多幼儿园的班级都建立了家长QQ群、家长微信群,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平台,能够即时、快速传达和交流有关信息。例如可以利用微信群和QQ群,向家长发送幼儿在园一日学习、生活、活动情况的照片和视频,使每一名家长都能随时观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和各种表现,全面了解学前教育的特点。可以让幼儿家长在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中提出对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的意见建议,互相交流幼儿在园在家的学习、活动等表现。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沟通平台向幼儿家长推荐有关幼儿的教育常识,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问题和解惑释疑,取得家长对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的信任,使家长更加关注和支持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家长也要利用这些网络沟通平台,积极开展与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学习与沟通,从而为家园共育工作打下相互信任的基础。

二、建构线上数字平台,提高家园交流共育效率

幼儿园在家园共建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条件,构建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亲子微博、家长微信群等多样化的线上数字信息平台,为家园共育工作开辟便捷、多向的快速交流通道。在线上数字平台建构中,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站,立足于园本特点,富有校园个性特征的网站建设可以更好地为家长展示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起到窗口作用,能够为教师与家长架起一座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的信息沟通桥梁。幼儿园网站上要以家长空间、育儿知识、家长课堂、活动快递、风采展示等栏目为主,定期发布和更新相关内容,为幼儿家长传达和渗透工作信息和学前教育理念,以多角度、多方向、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幼儿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教育、成长和发展状况。例如,“活动快递”可以为幼儿家长传递幼儿园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活动开展情况,引导家长更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开展好各项教育活动。在“家长空间”中,可以定期链接和发布新颖的家庭教育理念、幼儿保健知识,幼儿营养知识、成功人士教育子女的典型案例等,引领家长积极转变幼儿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全面、广泛地共同做好对的规范教育。不具备建设自己网站的幼儿园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和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家长微信群等途径,及时发布专业的教育理论和知识,指导和影响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可以利用线上平台的有力支持,通过指导家长观看教育专家讲座、分享教育知识等线上沟通交流学习,结合线下开展父母教育讲座,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向家长灌输和渗透正确的教育知识,为幼儿家长提供丰富的学前教育资讯,取得幼儿园、教师和家庭之间的双向沟通互动,促进家长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三、建立班级论坛,发挥家长互动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从传统的面对面沟通交流拓展到了信息化平台层面,实现更加便捷、平等的交流。在信息技术平台支持下,这样的家园交流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家庭和幼儿园始终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没有身份、职业、地位的区别,大家都可以通过班级论坛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在交流中获得进步和成长。

例如,各班级教师可以从班级工作的安排和家长的交流需求出发,在幼儿园网站的班级主页中,建立一些“班级园地”“我的笑脸”“我的足迹”“作品天地”“亲子乐园”等版块栏目。“班级园地”栏目中,及时发布每周的教学活动安排、幼儿主题活动安排、班级通知等,让家长及时了解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我的足迹”栏目主要发布幼儿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生活、学习、成长的留影;“作品天地”栏目主要发布一些幼儿在课堂中、活动中自己独立完成的一些优秀作品,“我的笑脸”栏目主要发布每个孩子在参与活动、竞赛、实践活动、好人好事等活动中的精彩照片;“亲子乐园”栏目发布一些家长在幼儿园参与亲子教育活动的照片、家长在家庭中与幼儿共同读书、共同做游戏等照片,还可以发布一些亲子小制作方法、亲子游戏方法、推荐亲子阅读书目,推荐一些优秀家庭育儿心得体会文章。这些栏目中的资料或信息,能够促进家长更加关注、支持班级和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四、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的技术背景下,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家园共育方式,吸引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家园共育的精准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构建幼儿园‘互联网+’家园共育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S[2018]GHB1707)研究成果。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互联网+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梦中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温馨家园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