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物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2019-09-10 07:22夏瑶瑶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课堂

夏瑶瑶

课堂教学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为了实现生物学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安排好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必须要具备知识性和能力性:知识性是要求学生要掌握生物学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能力性是体现在学生发展上的心理素养和学习素养。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观察和对生物体结构、特征的记忆能力;才能充分发展学生描述生物现象、准确阐述生物规律的思维分析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学生对生物试验的操作、设计、创造等基本能力。

同时,还要促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爱好,从而激发并形成学生的坚强意志以及探索未知的精神。为此,我结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生物课堂效率作如下几点思考:

一、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生物课堂要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让学生形成自已的生命观念,用理性思维去观察生物世界,能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现实中的生物问题,并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承担起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智能,开发学生的潜力,要逐步形成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创造性教学模式,让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相结合,让课堂充满科学性、艺术性。如教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我是这样引入课堂的:大家都看过外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知道鲁滨逊在荒岛求生的故事。如果有一天你也像鲁滨逊一样流落荒岛,你身边带了一些饮用水,一只老母鸡,还有15公斤的玉米。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先杀鸡吃,再煮玉米充饥;还有一种是煮玉米充饥,同时也用玉米喂鸡,还可以吃鸡下的蛋。你准备选择哪种方式,以便让你维持更久的生存呢?让学生思考、讨论、选择,教师不做任何对错评判,而是留下悬念:我们学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后,自然能见分晓。这样就让学生在迫切想揭开谜底的心态下展开探究性学习。

二、课堂教学中要准确把握重难点,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是追求成功。教师要精心备课,准确把握好重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难点突破,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在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收获成功,通过学生的获得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具体操作时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要帮助学生成功

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通过反复的成功,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学习习惯,从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生物技能。例如《生物进化论的由来》一节讲授中,对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及获得性遗传”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二者概念的区别,有些学生区分得不是很清楚,他们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这时,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用这两种学说分别解释长颈鹿脖子长得长的原因。通过具体的事例更能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感到今天的学习是有收获的。

(二) 激励学生争取成功并尝试成功

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也要让学生正视自已的不足。每个人都喜欢听到表扬,尤其是学生,在取得进步时内心是高兴的,再通过教师传扬出去,使学生内心的兴奋点得到强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精神上拥有获得感,从而使优点得到强化,不足之处也会得到转化。比如《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与DNA的数目关系是本节的难点,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画出来,在图中归纳出二者的关系,从尝试到理解知识,在这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教学中要有创意思考,教学手段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核心素养强调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良好学习素质,教和学的形式就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要克服传统的死记硬背式、枯燥无味式,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乐学、会学、善学的课堂学习特点,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理性思维和勇于探索。要善于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为此,可以在课堂上教学生一些容易接受的记忆方法,如谐音记忆法和口诀记忆法。

(一)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将生物课本中与某一知识点相关的名词、性质、特点列出来,并把它们编成一句朗朗上口的句子。

例如: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区分记忆,原核生物有: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子;真核生物有:一(衣藻)团(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原核生物唯一有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再如八种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甲携来一本亮色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很快记住一些易混的知识,记忆也更加深刻,学生在运用知识的同时也尝试着用更加多样和灵活的方法去记忆,也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口诀记忆

口诀记忆就是要找出知识间的共性和个性,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归纳成口诀,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记得快而又轻松。例如植物有丝分裂的知识口诀:间——D复蛋合在间期;前——膜仁消失现两体;中——形定数晰赤道齐;后——点裂数增均两极;末——两消两现重开始。再如人类遗传病系谱图遗传型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伴性看女病,父女都病是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伴性看男病,母女都病是伴性。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愉快教学

愉快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以愉快为核心的各种积极情感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学生从情感激励到情感发展,使学生在进入教学活动后情绪稳定、平和,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愉悦的良好心境,并保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就有利于发挥情感的调动功能,提升学生的认识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升。例如在介绍细胞癌变的原因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燃烧时可以将这些物质释放出来,其中就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让你成为医学研究者,它让你亲身体验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从而引出致癌因子内容的讲授,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知识。

(二)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室布置的协调性;二是课堂气氛的融洽性;三是教室布置与生物教学内容要相适应。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内容与大自然具有紧密地联系,教师在讲授时用挂图、标本模型将知识呈现出来,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陶冶学生情操。而课堂气氛的营造能使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情绪波动、师生关系、教学态度等方面达到高度和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例如在学习《遗传》时,我作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一位美国电影明星和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结婚,他们的后代会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而长相就会和她一样漂亮吗?同学们对此饶有兴致,我则借机引入基因组合的特点和产生的结果。在这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同学们听课也很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用饱满的精神面貌来感染和激發学生,要用清楚、准确、连贯、幽默和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渲染课堂气氛,通过非语言行动来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板书要条理清楚,重点要突出,字体工整等行为都会直接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物课堂中确立了教学目标后就要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实现并能得到稳步提高。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课堂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都要精心策划,要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调整和理顺生物知识结构,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学习内容的组织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要达到统一,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总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技能、多种手段、多种模式综合灵活运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第12话 完美生物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生物趣多多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