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合与博变: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2019-09-10 07:22万吉利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学生活化素养

万吉利

国学经典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将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引领学生感知、体验语文魅力,触发其学习积极性,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探究国学经典教学入手,重点研究了如何将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策略,以期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指导与建议。

一、国学经典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来说,国学经典是从古传承至今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璀璨历史的缩影。将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一方面,让国学经典的魅力走进课堂,融入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从中汲取利于身心成长的精神养分;另一方面,传统以国学经典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每位教师的职责也是使命。然而,在教学课程改革中,国学经典教学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传统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发展,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引领学生充分感知、体验语文魅力,使其从小学时期就能有较为扎实的国学素养以及过硬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作为未来学习生活、看待世界的重要工具,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与特点

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再细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学内容占比较高,除了诗词歌赋、经典著作、民间谚语,还涉及书画、建筑、寓言古诗,重点当然以诗词歌赋为主。那么,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何优势与特点呢?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换句话说,在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围绕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一主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建立于生活中,并与其接触的事物关系紧密,通过体认事物、感知事物,再加想象、交流、推理等,小学生会主动用语言描述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尽可能大的自由度与空间,创造更多机会,引导其阅读、感知国学经典。如提供丰富多元的国学内容,适应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尤其要从兴趣入手,根据学生的喜好,让其在各种国学经典阅读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二)从实际出发,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在现实生活中,诗词歌赋、民间谚语等国学经典内容随处可见,因此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多基于生活,让学生根据过往形成的生活经验、语文素养进行学习,为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打下稳固的基础。毕竟,当下语文教育背景下,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升学考试压力大,很容易形成“语文学习的目的是应付考试”类似的观念,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升,又因为考试而形成了急功近利的学习习惯,最终会影响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实际上,正确语文学习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化的过程,是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所达不到的,而国学经典根植于生活,配合教师耐心化、长期化的引导与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全面应用在实际生活,并形成正确、坚固的知识体系。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标准》提出,要在强化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实际上,学习国学经典的一大优势就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心灵熏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国学经典既有“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经典语句,又有“仁义礼智信”的经典名著,还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审美理想及哲学思想。通过从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多读多接触,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现代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的抵御能力,同时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更具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精神。

三、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将学生作为课堂主角,用潜移默化的启发代替“出题”“做题”,以更具长期影响力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一定的国学经典阅读能力,而且能够将其与生活实际、自身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思考、学习国学经典。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位,扮演好好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角色,使学生的国学经典学习更具意义、更具效率,思维宽度和广度也能有效拓展。

(一)系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通过细致阅读国学经典,充分感知和体验国学经典来实现,同时结合大量的想象、交流、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系统性,基于语文教材选择国学经典,基于课程标准定位国学内容,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使学生接受理解起来更方便,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在系统学习之下,应以多样性原则为教学指导,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电影、短视频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对国学经典形成更深刻的记忆,同时增加交流研讨、案例分析、专家解读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及对其今后语文学习的价值,从而调动起全身心的精力学习国学经典,形成更为深层的认知。

(二)过程性与生活化相结合

实际上,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其根源来自现实生活。生活中存在的国学经典能够极大影响小学生的思考判断及語文素养。所以,在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采取过程性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习惯、生活经历等,不断注入国学经典生活化的现象,引导其观察、想象,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建立生活化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引领学生充分感知、体验语文魅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位,系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生活化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增强高思想文化素质。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国学生活化素养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垂”改成“掉”,好不好?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