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探究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2019-09-10 07:22宋淑玲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现象化学科学

宋淑玲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而科学探究是进行实验的一种重要形式,将科学探究列为化学教学内容的标准之一,旨在将学生学习化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化学知识的传承向知识的探究过程的转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现有的知识信息储备去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化。科学探究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在探究式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将传统教学方式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获取知识,模拟科学工作者的科研经验,用他们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亲身去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领悟科学的真谛。这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也有一些收获。

一、应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应用各种有效手段非常必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重点难点上设疑,引起学生思考;根据化学实验的即时情景设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也可在化学实验现象与已有的知识产生冲突或者学生凭已有经验很难判断确定时,适当地提出问题,学生的探究欲望很容易被激发起来。

这样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和迷惑点,及时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内驱力,在学生探究心切的情景下展开探究活动,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另外,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要及时注意到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心理上的变化,不要越俎代庖变成探究活动的主角,让学生成为旁观者。这会使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使学生不敢有自己的思想,也不敢去尝试,逐渐丧失了探究欲望。因为科学探究活动更注重活动的过程和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二、敢于猜想,合理猜想

猜想是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科学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先猜想,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猜想的结果决定了科学探究的方向,也影响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方式。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的过程就是对头脑中己有信息与提出的问题进行对照分析处理和加工合成的过程。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不但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猜想,还要学生说出猜想的依据,不断促进学生猜想的合理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的能力,也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猜想能力,提高全体学生的猜想水平。例如在“燃烧的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许多因素,如:燃烧要有可以燃烧的物质;燃烧要有空气;燃烧要用火焰去点;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干燥的等等。虽然其中的一些猜想并不都正确,但作为一名教师,要让学生敢想,然后把想到的表达出来。当然在课堂上由于时间和器材的限制,对学生的猜想,适当引导把握一个“度”,对有些猜想的验证可以留给学生课外进行,这样不但把科学探究活动拓展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去进行探究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实验,培养操作能力

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己知的条件和信息,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制定来自根据探究问题所提出的猜想,根据猜想可以明确探究活动的目的,辩明探究活动的条件,设计实验就是从操作的角度把猜想与设计具体化、程序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分析该探究活动要解决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法,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探究要求,选择最佳的探究方法,然后根据所选择的方法,确定实验器材,按这些方法的逻辑关系,制定出探究实验的操作步骤。

四、全面记录实验现象,学会分析归纳

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中学生获得的重要信息,是学生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全面观察,在实验操作前对实验现象也要有一定的预测,必要时可以在进行实验探究前设计并绘制好用于记录实验的表格,以便在实验时能够简单快捷、全面地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例如:只要实验中涉及物质燃烧的现象,不外乎放热、火焰的颜色、气味、是否出现水雾、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现象描述,有时可以通过表格中各实验步骤的不同现象,找出探究活动的本质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当然,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现象并不等于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歸纳的结果,因此,实验现象的描述应该客观、真实,要如实进行记录,而不要套搬有关资料的实验现象,探究活动不怕失败,若失败了更要认真分析,总结失败的因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五、发挥团队合作力量,促进自身素质的发展

科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科学探究中的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信息、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反思与评价等环节都需要发挥团体的力量,每位同学只有具备合作精神,才能使各环节不断完善并最终获得优化。任何成功的科学探究,都离不开团队的力量。例如,同样的实验方案,同样的器材,由于不同的人进行操作,可能出现不同的现象和结果,只有大家合作,才能尽快找出其中的原因;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向的不同,会使实验方案评价方向等方面都出现差异,这样在互相合作中,自身的科学素养等综合素质就会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合作不是随众,在合作中应坚持原则,具体表现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依靠证据结合逻辑分析推理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在团队中不固执,在合作中应注意尊重他人,表现为认真思考别人的观点、分析各种观点的不同之处、有错就改、勇于承认、放弃或修改自己错误和不足之处。讨论商谈时对事不对人,这样在科学探究中,团队的力量更加强大,达到1+1>2的效果,使团队中每位成员受益匪浅。

六、结语

总之,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应贯彻到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在每个环节上积极地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探究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探究,通过学生自主的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化学知识,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了解掌握科学方法和规律,养成对探究实验的反思评价和交流的好习惯,让每一位参与科学探究的学生都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现象化学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科学拔牙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