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2019-09-10 07:22杨文娟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实效性教学活动文本

杨文娟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呈现什么,以何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一味追求课堂设计感和“课堂秀”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反思和批判学习。在被层层包裹的“糖衣”之下,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究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二、理论依据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有效性为目的,抛开有效性的教学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更谈不上有内涵的教学。教学是师生共同从一个点(原有语言知识和经验)出发,到达另一个点(新的语言目标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圆梦的过程。下面以一节获奖优质课为例,探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三、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

(一)教学内容

授课教师授课内容为初中英语Book 6, DNA 单元内《What is DNA》,本节阅读课属于说明文。该教材以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训练为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九年级学生的视角开始转向探索世界,所以紧贴学生实际生活,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去思考和探索语言材料所展现的信息。该语言材料从谈论自己和父母的外貌特征的相似性入手,引出DNA的概念。再从形象化描述“DNA is like a blueprint”,到科学的释义“DNA is the blueprint of life”,最后探讨了DNA的特点及神奇之处“DNA is fascinating”。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词汇学习,“identify”“identical”“ laboratory”;连词“not only...but also...”“so ”与“neither”引导的倒装句的理解运用;理解“except for”的用法。

2.能力目标。

听懂并理解文本材料大意,准确获取有效的语言信息,了解DNA的相关知识,了解我们的生命信息,能够熟练地描述人的相貌特征,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熟练掌握并正确使用本课所出现的连词及句式。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意向的持久性和良好的英语学习素养,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激发对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思路

教师设计了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方式,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入学习过程,引领学生的思维在每一个学习活动中碰出智慧的火花,体会收获的成就感和快乐。

(四)教学设计

英语阅读是中国学生相对容易掌握的一种技能。教师决定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及探究性思维能力。教师把阅读策略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让阅读目标的达成更具实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口语演讲《My future life》,有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之后,教师播放英文小视频,呈现人类起源的神话。教师抛出相关问题,同学们交流后,教师又播放人脸特征识别匹配父母的视频并发问,成员交流后教师点评学生观点,引导学生形成共识“The DNA is unique”, 英语短视频生动鲜活且有趣,引发了学生对生命感性和理性的思考,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将要学习的语言材料的主题内容,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顺利展开起到很好的开场效应。

(二)自由交谈

教师提问:“Do you and the students around you look the same? What's the same? 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you and them? ”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统一观点后汇报小组的观点。教师又在屏幕上呈现双胞胎的视频,学生仔细听语言材料。 教师把阅读文本当中的几个新词汇设计到视频视听中,最终呈现的学习任务,是经过提炼浓缩后的语言文字填空。通过具体语境学习了目标词汇,也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及语言思维转换能力,突显词汇学习的运用功能和实效性,同时也为进一步的阅读学习扫清了障碍。

(三)阅读

教师依次呈现三个问题,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的第一部分,准确地找出有效信息并采取小组抢答的方式反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层层剖析,理透语言文本中的语言逻辑关系和语言文字信息,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迅速获取了有效的语言信息。

对于文本材料的第二部分内容“DNA is fascinating”,说明性的语言文字相对较多,语言结构和句式比较密集,学生精读文本,并完成信息判断任务。教师作巡回指导,并且交流核对信息。学生轻松愉悅、自信地参与到学习中,分析问题和分享学习成果,使语言目标顺利达成,享受挑战和学习的乐趣,有更多的语言学习体验和获得感。

(四)拓展延伸

教师把本课当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汇呈现给学生,每个学生点击一个词条扩充成一句话,以接力开火车的形式形成一个文本链。作为本课的语言输出活动之一, 通过“点词成句”,把零碎的词汇再次创编到语言句式当中,把碎片化的信息在脑海中再度加工,重新构建起对文本结构和语言信息的理解,教学活动更具实效性。

五、课后评析

发展学生的智力成就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要注重知识目标,而且要帮助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鼓励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价值和可修正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教师的阅读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符合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聚焦在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教学本质已经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和自我发展。教师设置的语言教学活动,有效地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向发展,并且建立了很好的平衡,教师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了最佳着力点,设计了符合学生语言学习特点和语言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语言目标的习得和语言思维的生成搭建了向上攀爬的“脚手架”,使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在这里展现和发展,充分展现了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实效性教学活动文本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