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019-09-10 07:22魏萍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教学活动

魏萍

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幼儿阶段是学生掌握语言技巧、提升语言水平的重要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一个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能够对形成概念和智力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教师在开展幼儿阶段的教育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具体情况,抓住时机,重点培养幼儿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在练习、听讲、观察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索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旨在促使幼儿综合发展。

幼儿阶段是学生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的阶段,也是培养其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的特点,如记忆力强、模仿能力较强、思维活跃等。以此为基础,教师应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创新,使幼儿能够注意到自身言行举止,从而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现状

(一)过度重视教材,忽略情感渗透

现阶段大部分的教师在开展幼儿阶段的教育活动时,过度重视书本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幼儿的体验教育和情感教育,导致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很难提升。教师在开展幼儿的教学活动时,受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重点开展文学作品讲解和识字教学,忽略了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很难落实,从而对幼儿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造成了阻碍。教师教学时以教材为中心,选取一些较为简单的文学作品开展教学活动,但往往教师选择的文学作品很难增强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从而不利于其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面对这一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唱儿歌、讲故事等方法,为学生构建合理、完整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教学方法不当

当前,教师开展幼儿的教学活动时过度重视集体活动,忽略了幼儿日常的训练活动,使语言自身的渗透功能很难良好发挥。一些教师采取传统方法,对幼儿展开集体的语言训练活动,这一方法会使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出现隔阂,从而不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的能力。面对这一具体情况,教师在开展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时,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幼儿人际交往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软”环境研发程度不够

现阶段,在一些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教学“软”环境研究程度不高的情况。随着我国实力与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重视教学环境的构建,教学工具的质量得到了一定提高,使教学环境随之提升,但一些学校会忽视教学“软”环境的构建,出现与幼儿的沟通较少、不能理解幼儿心理、教学语言不规范等情况,从而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难以提升。

二、在教育活动中,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来自生活,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生活与语言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与语言教学难以分离。教师在开展幼儿的教学活动时,要想提高其语言表达的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学习活动,注重生活元素的探索,将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展语言表达的训练活动,设定一些具体的训练情境,融入语言表达等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展正式的课堂活动时,加强常规训练活动,强调“努力学,仔细听,认真读,本领大”等,使学生在这一常规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幼儿语言表达的活动。由于对幼儿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语言的训练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吃饭前大声的说“大米饭,慢慢吃,营养高,身体好”等简短的句子,使学生既能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又能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幼儿的午休活动中,播放一些幼儿喜欢听的儿歌,使学生能够跟随音乐旋律唱儿歌,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全面发展。

(二)在阅读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开展幼儿的教学活動时,阅读训练必不可少。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促使其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同时能够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离不开词汇积累,教师要想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丰富其阅读量,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增加词汇量,丰富自身的语言素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在开展幼儿的阅读活动时,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新单词,重视词汇量的积累,并引导幼儿在交流活动时运用到这些新单词,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三)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幼儿开展学习活动的动力。教师在开展幼儿的教学活动时,由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好奇心较强、玩性大、好动、难以集中自身注意力,导致教学活动很难开展,面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在开展语言训练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特点,调动幼儿探索语言知识的兴趣,使幼儿能够自主地融入学习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调动幼儿积极性,使幼儿在玩游戏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教学意义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感受游戏活动的乐趣,从而真正地达到寓教于乐。由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对游戏活动会产生一定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小动物的面具,引导学生开展“动物聚会”这一有趣的活动,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语言水平,从而使幼儿全面发展。

三、结语

教师在开展幼儿的教学活动时,要想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应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和爱好,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为幼儿构建出良好的表达环境,使其能够在开展语言游戏中激发自身的表达兴趣,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多练习、多表达、多听讲,不断培养幼儿的语言素养,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责编  孟 飞)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