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2019-09-10 07:22崔宏涛李聪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8期
关键词:入党

崔宏涛 李聪

李聚奎(1904年-1995年)湖南省安化县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6月26日上午,北京城区供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层会议室,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李聚奎上将之子、原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李生雨正在为近百名来自公司和西城区陶然亭街道双槐里社区的党员讲授一堂特殊的党课——“追忆前辈的人生坐标”红色故事会。

“1995年,91岁的父亲病危。病情一天天加重,意识也一天天模糊,连我们几个儿女都认不出来了。有一天我在病房陪床,突然看到父亲微笑起来,吃力地抬起一只手,嘴在动,像是要说什么。我赶紧趴到父亲面前,听到老人说:‘贺国中同志,你来了!’”

李生雨告诉记者,贺国中是父亲的入党介绍人,几十年前一个昏暗的夜晚,父亲的另一位入党介绍人潘泗浜划着火柴照亮,贺国中领着父亲宣读入党誓词,前后划了好几根火柴才念完,但这微弱的火光,却是父亲一辈子最深的记挂。

千里行乞为寻党

1928年7月,李聚奎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8月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平江起义后,这支2500余人的队伍向井冈山进发。国民党军先后调集十多个团的兵力,前堵后追,对这支部队进行“围剿”。危急关头,党组织秘密召开党员会议。在会上,李聚奎说:“我这一辈子跟党是跟定了!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1936年冬,时任红九军参谋长的李聚奎随同红9军、红5军和红30军一起西渡黄河,遭遇到驻守甘肃、青海的“马家军”和“民团”等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1937年1月,身陷绝境的西路军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于河西走廊。

部队被打散,时任红9军参谋长的李聚奎身边只剩下一个警卫员。警卫员双脚冻烂,无法行走,他只好将警卫员委托给一家老乡,孤身迈上了寻找党中央的征途。河西走廊离延安千里之遥,但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党中央,回到革命队伍。他打扮成叫花子,累了就地一滚露宿荒野,饿了就着雪水吃口向百姓讨来的干粮。在近两个月里,他带着一只干粮袋、一根讨饭棍、一个指北针,行乞千里,机智地躲过了敌人的多次搜捕,最后终于找到了红军,回到了党的身边。

一切行动听指挥

在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中,李聚奎两次活捉敌师长。长征中,红军出潇水、战湘江,抢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李聚奎率领红1师打先锋,一路过关斩将,屡建奇功。

这位长征时期就名震全军的指挥员,却没有出现在共和国1955年将帅授衔名录里。

“这是因为,父亲脱下了军装,调任石油部了。”李生雨说,旧中国的“洋油”全靠进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石油工业,周总理亲自点将,调李聚奎组建石油工业部,担任共和国首任石油部长。这时距离将帅授衔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李聚奎二话不说,脱下难舍的军装,奔向了新的“战场”。

李生雨介绍,父亲一生工作调动频繁。据不完全统计,李聚奎从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到1981年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退居二线,53年中曾经在44个单位担任过领导工作。每次调动,无论是让他做什么工作,他从不问为什么,更不提任何条件,只要组织决定了,他就坚决执行。

“父亲退居二线后,空闲的时间多了,我能有机会经常和他聊天。有一次我问他:你原来那么能打仗,后来干吗要去搞后勤?要是我,我就不去。父亲反问了我一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是什么?’答案我当然知道:‘一切行动听指挥。’父亲的提问我让一下子明白了,‘一切行动听指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父亲的心里。”

以党的事业为重,从大局和全局出发,服从组织不讲条件,个人进退不萦于怀,一切听从党的安排,李聚奎不但自己是这样,而且还要求儿女也要这样。

1985年,《军史资料》第8期刊登了一篇题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释文》的文章,解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81岁的李聚奎戴着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这篇文章抄写了5份,分送给李生雨兄弟姊妹5人。“留有老人家字迹的薄薄的几页纸,在我们心中是很重很重的,这是老父亲送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一生燃烧生命、忘我奋斗

“父亲一生燃烧生命、忘我奋斗,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出色地完成了党赋予他的任务。”

石油工业对李聚奎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到了石油工业部,李聚奎从小学生做起,向专家虚心求教石油方面的知识。部长助理徐今强是位石油专家,李聚奎拜他为师,每天上课两小时,雷打不动。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快找到大油田,李聚奎一头扎到西北、新疆戈壁滩和东北荒原等一线搞调研,调研一路、学习一路、思考一路。

“因为父亲经常在外,我们和他一年见不了几面。他每次回来,都是又黑又瘦。一开始,大家都没太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北京开会时突然昏倒,急送医院抢救,才发现他得了严重的糖尿病。部里其他领导劝他要注意身体,不要老往油田跑了,可他就是不听,身体一有好转就又下基层了。我们知道,父亲这是为了石油在拼命啊!”

1956年9月,克拉玛依有23口探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年底有40口井喷油。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是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勘探的第一次突破。克拉玛依、四川盆地、松辽盆地……在李聚奎的带领下,石油工业取得了一项项重大胜利。

1958年2月,李聚奎回到部队,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員。是年,李聚奎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

1984年12月31日,是李聚奎80岁生日。“这一天,我们都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之中,谁也没有去想父亲此时此刻在想什么。”11年后,李聚奎溘然长逝,子女们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在父亲的日记本上,发现了他80岁生日那天写下的三句话:

“纵然给我更大的权力,我也决不以权谋私。

纵然给我更多的金钱,我也决不丢掉艰苦奋斗。

纵然让我再活八十岁,我也决不止步不前。”

“父亲在他80岁生日时,默默写下了三个‘纵然’;在他85岁生日时,默写了铭记61年的六句入党誓词;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眼前浮现的不是亲人子女,而是自己的入党介绍人贺国中。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父亲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明白,他的一切,已经与党的事业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说到这里,李生雨的眼中泪光熠熠。

(责任编辑:李聪)

猜你喜欢
入党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一波三折的入党路
火线重温入党誓词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的眼里只有它
重温入党誓词
北安市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前“体检”
入党申请书与入党志愿书有何区别?
向党旗宣誓
要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这“三问”要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