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纪念

2019-09-10 07:22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
关键词:救国五四运动强国

100年前,轰动世界的五四运动爆发了。“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性质而今听来有些遥远,但这场由热血青年主导的爱国运动,奠定了“赛先生”在中国的地位,开启了科学救国、科学立国、科学强国的百年历程。

早在1915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就将近代欧洲国家的强盛归于科学与人权。“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当时的中国,被列强轮番欺侮,国人之愚昧令人喟叹,若论强国之道“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经过几年的启蒙,科学救国的思想逐渐渗透,在五四运动之后达到相对高潮,而新中国成立前的爱国科学家们就是首批坚定的践行者。异国学成归来后,在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下、炮火声中,他们或如吴有训依然坚持研究蜚声世界,或如叶连俊辗转多地进行地质勘查填补国内空白,或如竺可桢、熊庆来等边研究边在高校教书育人培养青年一代,或如侯德榜投身工业开启实业救国之路……

等到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國人民站起来了。然而当时面临的处境是:国内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外技术封锁、虎视眈眈,又是科学家们挺身而出: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是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斗,使得中国的导弹、原子弹、氢弹、卫星等相继研发出来,至20世纪70年代,这些成就才真正让新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不惧外界威胁。

改革开放后科学家的事迹则更是耳熟能详。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的发展新引擎,科学家们带领着中国在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奋起直追,甚至力争超越,部分领域还从跟跑、并跑进入到了领跑阶段。无论是让嫦娥登上月球的“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还是量子信息研究的创新者潘建伟,抑或是“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主持者、让“高铁”成为中国名片的孙永才……无数科学家在自己的岗位上大放异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着力量,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记录、讲述和歌颂。

百年前,五四运动让民众知道了“赛先生”,而今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坚定不移贯彻的战略,科技强国成为举国共识。对于百年前的那场爱国运动,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纪念。本刊选取了百年长河中100位杰出科学家的故事,以飨读者,让我们铭记这些时代英雄。

猜你喜欢
救国五四运动强国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秦晋争霸
柬埔寨主要反对党被解散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常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