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路上“追梦人”

2019-09-10 07:22汪赛张国文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中心

汪赛 张国文

段文博,47岁,中共党员,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分公司副总经理、拉萨援建工程总指挥。从第一次入藏到如今的161次;从一个人入藏到带领团队121人入藏,8年的援藏生涯,段文博带队在雪域高原建起了一座座建筑的丰碑。在京藏交流中心工程建设期间,他和他的团队荣获了象征一流业绩、一流服务、一流团队的“工人先锋号”称号。

30多年前,北京南城外的一间简陋民房里住着位少年,因为父亲夜晚的呼噜声震落一块墙皮,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少年暗下决心:长大后要盖一栋结实又漂亮的大房子。16岁那年,少年如愿考入北京城市建设学校。毕业后的他,在建筑行业一干就是30多年。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这位曾经的“追梦少年”就是段文博。段文博岗位在变动,工作地点在变动,但始终不变的是让群众住“好房”的初心。

为西藏留下一座地标性建筑

2011年6月,北京住总集团成功中标北京市援藏项目——拉萨市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工程建设。段文博接到通知后,立刻奔赴高原進行前期准备。作为住总第二分公司的“援藏第一人”,段文博知道,入藏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一切都要自己去摸索、去挑战、去征服。

入藏不久,好不容易适应了高原反应的段文博,却又因繁重的工作导致痛风复发。刚开始,剧烈的疼痛使他坐立不安,根本无法正常活动,到后来他只能拄着拐杖一点点向前挪动,最后他被同事“抬”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的段文博,心却全在施工现场,总是打电话问工程上的事情,总怕哪个环节嘱咐不到,出现问题。

出院后,他又投入夜以继日的工作中。正当大家期盼着工程建设所需的TYR260大型旋挖钻机到位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从北京出发的旋挖钻机由于超重原因被卡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了!段文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设备上不来,桩基施工无法进行,工期无限拖延,总包和分包的成本大幅增加,后续的问题就更多了。“小汪,马上去西藏自治区公路运输局了解青藏公路的详细运输问题,随时汇报!”他即刻吩咐办公室工作人员出动,同时,他也开始着手铁路运输方面的具体事宜。很快,公路局传来信息,“这么重的设备运输,青藏公路还没有先例”。

紧急关头,段文博横下一条心:“公路走不通,就走铁路!”随即,他拨通了正在成都开会的住总二公司董事长张中亭的手机。在短短十几分钟的通话里,他们拟定了初步方案:张中亭飞回北京,协调铁道部;段文博赶赴格尔木市,协调青藏铁路公司;党支部书记王伟强驻守拉萨,草拟各方请示。

之后,三地联动,分秒必争。铁道部运输局在审阅通过了加固设计方案后,下发了“同意北京住总集团援藏项目大型特种设备格拉线运输”的批文。当段文博拿着批文赶到位于西宁市的青藏铁路公司总部时,公司领导惊呼:“只用了10天,你们就拿到了批文,北京住总集团真不愧是有影响、讲效率的大型国企,你们创造了正常时期青藏铁路民用大型特种设备运输获批时间的最短纪录!”

段文博常说,党员的责任有多大,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就有多大。他怀着对援建事业的执着,克服了一次次困难与挑战,几次甚至与死神擦肩。一次,为尽快完成材料考察工作,段文博一直忙到深夜,天还没亮,他又急匆匆地驱车前往格尔木市。不料,他在路上突遇塌方,车辆来不及躲闪,翻进了沟里,差点车毁人亡。

功到自然成。段文博带领团队承建的“一场两馆”——拉萨市群众文化体育中心体育场、拉萨市群众文化体育中心体育馆和牦牛博物馆项目,为雪域高原赢得了第一个鲁班奖。

一名党员的“舍”与“得”

从什邡到拉萨,段文博和他的团队奋战在援建一线,他早已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援建事业,而这背后是他作为一名党员,“舍小家为大家,忠孝两难全”的舍与得。

由于长年在外工作,他与家人团聚的次数屈指可数。援建中,由于工程任务重、工期紧,他常常把短暂的节日团聚让给同事们,自己坚守在工地。那滋味儿,只有亲身体会的人才能理解。一位领导在谈起他时,感慨地说:“这些年,小段舍弃的太多了,他唯一对不住的就是他的家人。”

在京藏交流中心工程忙碌的紧要关头,段文博忽然接到电话,得知父亲病重的消息。一线施工正处在关键时刻,自己离不开,家里的老父亲已在弥留之际,他陷入了两难。母亲听出了他的为难,一番话把他留在了施工现场:“援建工作那么忙,很多事都需要你去办。你爸这还有我呢,做好工作比咱家的事大!”

子欲养而亲不待。段文博再次接到电话时,得到的已是父亲去世的消息。老父亲临走也没有再见段文博一面,援建前的匆匆一面成了父子俩的诀别。灵柩前的他长跪不起:“爸,我还想带您来西藏,在我盖的楼前照张相;爸,我还想再和您喝一次酒;再听您打一声呼噜……”

送走父亲,段文博在办公室挂了一幅跪羊图,上面写道“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这幅图时刻在提醒他父亲常说的那句话:人只有常怀感恩之心,常思饮水之源,才能活出价值。

段文博觉得,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让更好的建筑惠及更多百姓。也只有这样,才能将父母的养育之恩回馈给更多的人。这就是一位朴素的共产党员的援建情怀和执着追求,是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铿锵承诺。

(作者单位:北京住总集团公司)

(责任编辑:陈宁)

猜你喜欢
体育中心
“相约幸福成都”田径邀请赛开赛
一种可开闭的射击靶场门
某市体育中心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深圳湾体育中心
对邯郸市体育中心SOWT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益阳供电公司职工健身体育中心结构设计
在田径训练中应多加强队员意志力的培养
新乡市体育中心滨水绿地植物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