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喜怒哀乐

2019-09-10 07:22刘莉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体验情绪;认识情绪;转化情绪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4-0015-04

【作者简介】刘莉,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来安小学(江苏泗阳,22370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起着信号的作用,人们通过喜、怒、哀、乐、惧等基础情绪交流彼此的思想、愿望、需要和态度。小学生认识情绪的水平较低,不善于体察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时常可以看到易冲动、外露、可控性差等情绪特点。掌握转化消极情绪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情绪的体验和自知,初步学会调节情绪,拥有保持积极情绪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游戏,感受情绪多变性

教师:我们来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刀布”。

PPT出示规则:同桌两两为一组,三局两胜。

学生游戏。

教师: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1:高兴、开心。

学生2:我有点不高兴,我输了,不过没关系,三局两胜。

教师:游戏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感受呢?

学生1:开心、兴奋,我赢了!

学生2:有点难过、伤心,输了。

教师:大家在游戏中体验到了不同的情绪。我们将喜悦、快乐的情绪归类为积极情绪;将愤怒、沮丧的情绪归类为消极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营造不同的情绪氛围,带领学生体验、觉察、表达、认知情绪,并引申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概念。

二、认知基础情绪,初探转化情绪方法

(一)体验喜悦

1.分享喜悦。

教师: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能给我们带来喜悦、快乐的情绪?

学生1: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乐场玩旋转飞机,我特别开心。

学生2:考了一百分的时候,我特别兴奋。

教师:让我们和身边的好朋友分享快乐吧。

学生小组内分享交流。

教师:通过分享,你收获快乐了吗?看来,彼此分享,不仅自己快乐,也能使别人快乐,大家共同拥有喜悦的情绪。

2.喜悦被表情传递。

教师:我们开心喜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请看大屏幕,大家熟悉吗?(PPT出示本班学生笑脸)

教师:刚才那位有些紧张的同学,现在看着大家的笑脸,你的心情是什么?

学生:不再紧张了,很开心。

教师:你们看,喜悦的情绪可以在微笑的表情中传递。

3喜悦被动作表达。

教师:当我们十分喜悦的时候除了表情,还会加上什么呀?

学生:动作、欢呼。

教师:现在情景再现一下,请大家用动作来表达内心的喜悦,看谁的动作最有创意。老师用手机记录大家这喜悦的瞬间。

PPT出示:考试考了100分,你会激动得……?生日收获超大的礼物,你会惊喜得……?奥运冠军在夺冠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用动作表达内心的喜悦。

学生用动作表达喜悦。

教师:喜悦的情绪让我们身心健康。

(二)感受怒

教师:我们先来玩个游戏——你来表演我来猜。请三位同学表演表情卡上的表情,其他同学猜一猜,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看,此时是什么样的情绪?程度一样吗?

三位学生表演,其他同学猜。

学生1:生气。

学生2:恼怒。

教师:当我们生气、恼怒、暴躁的时候,可以用“怒”字来表示。我们来集体表演一下,当发怒的时候,身体是怎样的。

学生集体做动作。

教师:我们怎么做会感觉好一点呢?

学生1:想一想快乐的事情。

学生2:和好朋友说一说。

PPT出示绘本《1-2-3我不生气》:我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但有时我会发脾气,心情变得很糟糕。有一天,我心爱的气球飞走了,我真的很气恼。我的朋友说,我可以发脾气,但也可以让自己快乐起来,与其生气,不如唱一首歌谣,还可以一边唱一边做动作。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谣吧!1-2-3,我不生气;1-2-3,抱抱自己;1-2-3,放松深呼吸;1-2-3,我不生气。幸好我的朋友告诉我该怎么做。我不再生气了,唱完歌谣,觉得身体放松了很多。坏情绪都被赶跑啦!

教师:绘本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学生:唱歌、深呼吸、拥抱。

教师: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可以试一试这首歌谣。请大家跟着老师,将右手轻轻放置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我们一起轻声唱一唱。

教师:唱完这首歌,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呀?

学生:身体放松、舒服了很多。

教师: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见令人生气、沮丧、不满、愤怒的事情,发脾气、有情绪都很正常。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唱歌等方式将坏情绪赶走。

(三)體验哀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免不了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烦恼,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时甚至会哭泣。

PPT出示“哭泣”图。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现在的情绪怎么样呢?

学生:伤心、难过、哀伤……

教师:通过观察,你们能看见别人的情绪,能了解别人的情绪并说出来,真是了不起。这些伤心、难过、哀伤的情绪,我们可以用“哀”字表示,面对这样的情绪,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1:大声哭出来。

学生2:睡上一觉。

教师:都是很不错的办法,我今天也要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那就是表达的时候用“我很……,我希望……”这样的句式。如一个人在家好孤单,我很沮丧,我希望我的好朋友能陪我一起玩。用“我很”说出自己的感受,用“希望”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期待,明白了吗?谁愿意试一试?

学生1:我很伤心,我希望下次考试能考好。

学生2:我很难过,我希望妈妈下班后陪我一起去锻炼。

学生3:我很伤心,我希望通过努力,下次可以考好一点。

学生4:我很沮丧,我希望我的小狗能自己找回家。

教师:在课前我做了小调查,搜集了班里学生的烦心事,将大家的烦恼装进了漂流瓶,现在用刚刚学习的句式一起来试试,我请一位同学抽取一张并读出来。

学生1:我的妈妈经常加班,晚上没有时间陪我,我很伤心。

教师:这位同学当时心里是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2:伤心、难过。

教师:面对这样的烦恼,你知道该怎么表达吗?我们现场表演一下吧。

师生现场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无奈、失望时会产生哀伤的情绪,如果能正确表达的话,坏情绪会转化很多。所以学会表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本领。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绘本阅读、图片观察、唱歌谣等环节,带领学生了解基础情绪,并学会一些情绪转化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实践运用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喜怒哀乐四种基础的情绪,还有其他的吗?请看动画片。

播放视频《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大头儿子打针的片段。

教师:大头儿子怎么啦?

学生:害怕、紧张、恐惧。

教师:生活中有让你害怕的事情吗?

学生1:怕黑。

学生2:怕蛇。

教师:面对这样的情绪,我们怎么帮助自己转化情绪呢?

学生1:主动表达。

学生2:积极寻求帮助。

学生3:唱歌。

教师:在面对消极情绪时,大家想出那么多办法,如果你是大头儿子,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1:护士阿姨,我很害怕,我希望你能轻一点。

学生2:放心吧,我会轻一点的。

教师:你现在的感受如何?

学生1:平静了许多,不再那么紧张了。

教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喜怒哀乐惧,这五种最基础的情绪常常表现在我们的表情、动作、声调及姿态上,从而构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惧”情绪的体验,引领学生学会情绪转化方法的迁移与运用。

四、我的情绪我选择

教师:今天在课堂上,大家情绪怎么样呢?请拿出画笔,把自己现在的情绪画出来吧!

学生画情绪脸谱。

教师:情绪就像一个指挥家,它能指挥我们的心情,有时可能会很开心,有时可能会很伤心,有时可能会生气,有时可能会烦恼,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选择我们的心情,大家分享一下寻找喜悦、快乐的方法吧。

学生1:深呼吸。

教师: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会用这个方法呢?

学生1:当我愤怒的时候。

学生2:唱歌。

教师: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会用这个方法呢?

学生2:当我一个人在家害怕的时候。

教师:保持喜悦和快乐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种哦,期待大家在生活中一一去发现。

【教学反思】

小学生认识情绪的水平较低,不善于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因此,对学生进行基本情绪识别的训练,让他们学会转化消极情绪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秉持“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活动参与”的设计思想,通过游戏活动、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不断体验,增强对情绪的感受和自知,发现情绪的多样性、多变性,初步学会转化情绪的方法。如果能让学生在“我很……我希望……”的句式上多做练习,效果会更好。

【点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及社会适应等,作为重要内容的“情绪调适”在每个学段都有具体的教育要求。本节课结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做了很多有意义的设计和尝试,对一线的课堂有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

课堂打开方式自然朴素、直入主题。用一个简单的石头剪刀布游戏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巧妙地导入了课堂的第一个内容——感受情绪,开头简单明了却也匠心独具。

课堂主体部分逻辑清晰、融合度高。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体验情绪變化时的身体感受,从而深化对情绪的认识,鼓励学生进行情绪表达,进而指导学生探究调适情绪的方法,并辅以相应的训练,设计思路完整而清晰,巧妙突破重难点,课堂呈现一气呵成。

课堂注重引导学生方法生成和能力迁移。调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课堂上选取了一些可操作的、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反复训练,并自然地引导学生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会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运用,让学生不断获得新的高峰体验。

(点评嘉宾:王颖,江苏省苏州市心理健康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