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教你汉译英(一)

2019-09-10 07:22许宏
英语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母语译者译文

许宏

【导语】《英语世界》将陆续推出《老外教你汉译英》系列文章。文章中所有例句来自中国文化译研网(http://www.cctss.org)对外介绍汉语当代文学作品的大型项目《样章》。原文各篇由作者介绍、作品梗概/节选、推荐语三部分组成,表达力上佳。所有例句的譯者都是英语为母语的译者。笔者担任数十篇译文的审校,审校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共性操作,值得学习揣摩。这些操作的“共性”应该与译者的母语身份相关——译者对母语有更加敏锐的直觉,无须分析就知道什么是“好的译文”。汉语为母语的我们虽然不具备母语译者“直觉思维”的固有优势,但可以通过欣赏、分析、学习这些精彩译文来培养一种“理性思维”,这对于提高汉译英水准是大有裨益的。

“翻译”就意味着读者群体的改变。当汉语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变成了普通的英语阅读者,我们有必要观察英语为母语的译者做了些什么。

例1:

《内奸》是“反思文学”中相当典型的一个作品,①小说历史跨度大,②背景广阔,③故事性强,④情节曲折,⑤人物个性鲜明,⑥血肉丰满,⑦语言也朴素生动。(方之《内奸》推荐语)

The Informer is a prototypical work of introspective literature (a genre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late 1970s that exposes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overing a long history built of strong narrative and twists and turns while breathing flesh and life into its characters via simple language.

第一处值得注意的是译者给“反思文学”做了注释(下画线部分),为读者补充了一些背景知识,补充的是汉语语境中 “默认”的读者已知信息。转换读者群体后,“默认值”失效,所以译者进行了解释。

第二处值得注意的是简洁明朗的译文。原文①—⑦是七个主谓结构,彼此间看上去都是并列关系,译者破除了所有主谓结构,舍弃了部分次要信息(“背景广阔”),重组了逻辑关系(单独取出“语言也朴素生动”,用via表明它是其他项的实现手段;转“故事性强”和“情节曲折”为“历史跨度大”的修饰成分,合并“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用while连接,充当前三项的并列结构)。如此操作的结果是:译文字数精练(汉语原文65字,不计括号内夹注,译文仅32词),语法架构清晰,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一目了然。

总之,本句译文之所以实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是因为译者添加了背景注释、调整了逻辑结构。在这添加和调整的背后,应该是母语译者“本能地”知道如何适应目标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

文章之“好”,首先在于主题思想和真实情感等方面,这些因素通常不因翻译过程而改变,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内容。文章之“好”,其次在于表述和语言组织的细节,这方面会存在文化差异,就需要译者关注、并根据译入语习惯做调整了。比如汉语读者受骈文传统的影响喜欢“美文”,英语读者则不喜过于花哨空洞的措辞,反而欣赏干净简练的文风;再比如,汉语读者喜欢含蓄曲折,英语读者则倾向于单刀直入……在文章细节方面,对“好”的不同期待,主要可以从词汇、段落、语篇三个层次展开。

从词汇层次来说,我们应该经常能发现漂亮的原文经翻译后显得平淡无味,这里固然折射了译者的无奈(比如黄蓉为洪七公做的“二十四桥明月夜”那道菜,菜名既能引发读者的历史文化联想,又因其节奏感和平仄而具备优美的声音效果,转换了语言载体之后,实在令译者捉襟见肘),有时也是译者“主动作为”的结果——即译者主动对原文进行“降调处理”,删去部分形容词副词,淡化该语境中不太必要进行解释的内容(比如某些典故),以保证译文符合英语读者对语言风格的期待。

来看例2:

小说立意深远构思巧妙,以亲情为画轴,以隽永恬淡近乎白描的手法,在山水天地之间,描摹出一幅动人的父子情深图卷。(彭见明《那山 那人 那狗》推荐语)

The story contains profound ideas and ingenious composition. With family affection as a theme, the style is thought-provoking and evokes a longing for a simpler life. The technique is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and the content is focused on the love shared between father and son in a mountainous landscape.

“画轴”“白描”“图卷”三个喻体连用,很美,译文中却被舍去了。笔者猜测,译者此举是为了避免花大量篇幅去解释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技法、传统审美、呈现方式等,因此简化处理成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简单直白)。原文中下画线的那些形容词,译文中也都不见。如果我们在现有译文的基础上做改动,可以把“动人的父子情深”翻译成the touching and profound love shared between father and son,其阅读效果却并不比简简单单的“父子之爱”好多少,因为在正常情况下touching和profound是冗余信息。

在段落层面,译者常做的操作是把汉语的一个自然段拆分成好几个,这和两种语言的写作习惯相关。学习英语写作的时候,老师一定会强调“主题句”的书写,强调一个段落一个主题,因此,处理包含好几层意思的汉语段落时,译者就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拆分,以保证每个自然段有合适的张力,不至于令读者感到冗长烦闷。

在语篇层面,译者可能会做出更为全局性的调整,以使译文更加符合译文读者对此类文体的期待。面对文学类文体,读者一般会期待一段领悟“真善美”的新历程,因此可能会更加“挑剔”文本的语言。我们来看曹文轩《第五只輪子》的作者简介开头部分:

例3: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短篇小说《弓》和《哑牛》分别获得1982年《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优秀作品奖。1988年,短篇小说《再见了,我的小星星》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同年,出版学术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1992年,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获第三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

该自然段后还有很长一段内,列举其作品和奖项,直至2016年。译文如下:

Cao Wenxuan (January 1954–) is a Chinese author from the outskirts of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Starting his literary career in 1979, he has proven himself a highly prolific writer, earning many awards. Several of his noteworthy achievements are listed below:

1982 Earned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Youth Arts Excellent Works Prizes for his short stories A Bow and The Dumb Cattle

1988 Earned the first National Excellent Children’s Literature Prize for the short story Farewell, My Little Star

Published the academic book Trends in 1980’s Chinese Literature – A Study

… …

先关注译文却比原文“多”出的那个部分(下画线部分)。对比发现,译者在这里添加了一个总结性语句,为下文的表格做了一个总括性的说明。结果是:译文更加清晰。

再看1974年入北大读书这句,译者将其并入作者简介最后一个自然段: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Cao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in Peking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aving stayed on since he enrolled as a student there in 1974. He serves as a PhD advisor for the department as well as vice president of the Beijing Writers Association.

于是,译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作品,第二部分获奖情况,第三部分作者现状。相对于原文的时间顺序排列2,译文层次分明,收获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总之,从“好”原文到“好”译文往往一路颠扑,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好”译者来参与。译者不仅需要掌握两种语言、熟悉两种文化,还需要懂得双语对比规律,知晓民族思维差异,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对原文进行适当的操作。怎么判断“适当的时候”,怎样进行“适当的操作”,将在随后十一篇中慢慢道来。                                                                                                                 □

猜你喜欢
母语译者译文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弟子规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