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合伙人”走出社区治理“曙光路径”

2019-09-10 07:22郝雷张胜志丁兆丹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河村物业公司党工委

郝雷 张胜志 丁兆丹

“自从有了社区治理合伙人,环境眼看着变漂亮了,物业问题也有人管了,社区治理混乱从此成为历史……”海淀区上河村社区居民张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曙光街道党工委组织实施的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拍手称赞。

昆玉河畔的上河村社区曾经是世纪城住宅小区的“标王”,近年来由于社区治理的混乱,接连发生了物业“罢工”、公共设施瘫痪、电梯设备停运等事件,直接影响广大业主的正常生活,一个高档社区陷入了管理失灵的“泥潭”。

针对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和矛盾,街道党工委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探索推出了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真正打通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问题迭出,引出“合伙人机制”

去年5月,上河村社区29部电梯同时停运,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当时,物业公司3年三易其主,已经无力开展正常设备维护。

街道党工委得知后,第一时间介入,妥善处置了这次危机。

痛定思痛,如何才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街道社区建设科科长张迎春介绍:“当时电梯停运只是社区治理混乱的集中爆发点,深层次原因还在于社区治理主体互相推诿、不作为,管理不到位,综合治理机制缺失。”

以此为题,街道党工委开展了深入研判,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并决定在上河村社区试点运行。具体做法是,在党建引领下,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心骨”、以社区居委会为“组织者”、以全体业主为“当家人”、以物业公司为“大管家”、以上级职能部门为“后援团”、以所有参与社区建设的社会单位团体为“共建者”的社区治理责任主体。

在这个工作机制基础上,街道党工委不断完善制度,通过培育“五好四有三突出”社区党组织、打造“六方三册三机制”工作模式、规范“三清三基四步法”工作程序,形成了一整套社区治理合伙人工作机制。

党建引领,合力消除

“痛点”

“社区治理合伙人logo是专门设计的,中间是醒目的党徽,四周是代表六方主体颜色的六只手相互紧扣,象征着在基层党建引领下合伙人六方主体形成社区治理的命运共同体。”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颖梅介绍。

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街道党工委提出了精心打造“心中有思路、身后有队伍、兜里有资源、手上有办法”的“四有”社区党组织。即通过人财物的重心下移,真正赋予社区管理的权限和资源,让社区党组织真正成为组织动员能力突出、统筹协调能力突出、矛盾化解能力突出的基层社会治理战斗堡垒。同时,街道积极在物业公司成立党组织,派驻党建指导员支持协助业委会开展工作,通过“双覆盖”逐步将社区治理主体纳入区域党建网格体系。

“当初,我们作为刚刚接手上河村社区的物业管理方,面对以前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一时间也感觉到很为难,但是有了社区党组织的坚强后盾和支持,我们履职尽责更加有方向感,很多社区管理中的‘死结’慢慢解开。”瑞赢物业公司的项目负责人陈兴介绍。

由于历史原因,社区地下空间内堆积了将近500吨非生活垃圾。社区党支部听闻后,紧急“吹哨”,由街道出资、物业出人,一周之内清运了48车垃圾。社区内的地下空间整洁了,消防通道畅通了,电梯修好了,暖气变热了,小路平整了,路灯点亮了,面貌焕然一新,获得了居民和业主们交口称赞。

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通过规范议事—决策—实施—考评的社区治理闭环管理,彻底解决了社区治理难题久拖不决的难题。王颖梅解释:“以前的社区居民议事制度提建议多,但真正能够落地解决问题的少。现在实施了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每个月召开合伙人例会,六方主体坐在一起商讨社区治理问题。谁也别推诿扯皮,怎么解决、谁来解决,会上就定下来,各方按照职责界限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各领任务,协同作战,共同解决社区难点痛点问题。”

信息公开,赋予机制持

久生命力

在上河村社区,记者看到,社区大门、单元楼门都安放着“合伙人”公示展板,从各方主体的身份公示到各类信息公示,从财务收支信息到各类生活信息,应有尽有。

对此,上河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红介绍:“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制度,由组织共建机制、事务共决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组成。尤其是信息共享机制,群众关注的信息会在业主微信群和社区58个公示点位进行线上线下同步公开。让信息在阳光下共享,是这个机制的生命力所在。”

正值初夏時节,一位老人推着宝宝车,在社区北区绿地间平整的小路上悠闲散步。可谁又能想到,半个月之前,绿地间还是坑洼不平的破旧石板路。为了避免崴脚,居民们出行都要绕行到北侧走人车混行的道路。社区经过合伙人例会商议,由社区党建服务群众经费出资、物业公司后期维保、业委会监督,经过三方主体共同发力,两周之内,一条路途缩短、人车分流、环境优美的林间小路修成了,路边还配备了智能灯杆和休闲座椅。

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试点运行一年多来,上河村社区治理主体关系理顺了,居民问题“即有即办”,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各方合作解决了社区常年积压的“老大难”问题。

如今,街道党工委在辖区17个社区全面推广运行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在不断摸索总结中,逐步形成商品型、回迁型、大院型、混合型四种不同类型社区的“合伙人机制亚类型”,最终形成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的“曙光路径”。

(责任编辑:丁兆丹)

猜你喜欢
河村物业公司党工委
加强物业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研究
物业公司不如期退还装修保证金,业主该如何维权?
房屋漏水不解决,业主8年拒交物业费,法院判决:还得交
流动项目上的党内政治生活
宜宾召开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推进会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
名古屋市长再次拒绝道歉
名古屋市长欲访中国大使馆被拒
名古屋市长再就大屠杀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