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2019-09-10 07:22穆黎
家长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作业

穆黎

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要求较高,坚持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为例,对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系统探讨,以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强化,小学教育也融入了越来越新的元素,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层面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智力以及心理的成长。”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忽视数学学科的这一性质,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已有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坚持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亲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创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原则和内容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容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教学内容生活化与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其中,教学内容生活化主要侧重于教师,是指教师通过设计课堂导入、实例、思考等教学环节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感受其实际应用价值。而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则側重于学生,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体验以及合作等实践环节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并亲身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原则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除了遵循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等原则外,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还应该遵循可操作与互动性原则。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选择可操作的生活案例,尽量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外,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教学生活化则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不拘泥于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多种互动交流模式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的设计缺乏具体的情境支撑,知识的传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单纯的讲解或者是对教材提供的数学案例的分析,缺少生活化的教学案例,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创设生活化案例,让学生在熟悉、具体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中找找周围的数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导入设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非常有趣的数字儿歌吗?课件展示儿歌内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并提出问题:你能找出这首儿歌里都有哪些数吗?在学生回答完以后进行总结:我们的生活中也能找到这10个数字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找找周围的数。通过儿歌这一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并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案例的引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积极配合,踊跃发言,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参加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理解这一理论,进行逆向思维,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还原于现实生活中,引领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丰富多彩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能进行人民币币值的换算,在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实际问题。我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利用周末的时间引导学生走进超市,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并布置如下任务:每个小组购买自己所需的学习用品,但总价不能超过10元,看哪个小组能将10元全部花完,且购买的学习用品最多。超市是学生日常接触的场所,但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很少独自购物。因此,学生对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对人民币币值换算关系形成了深刻认识,而且在真实的消费环境中体会到了人民币币值代表的购买力,初步养成了合理使用金钱的习惯,形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意识,实现了对学生良好的情感教育。

四、加强作业改革探究,设计生活化作业

课后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与检验,有利于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改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它可以有效调整教师教学活动方向,有利于教师及时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知识,了解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积极改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仅仅停留在教材提供的作业,或者是指定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一些试题,虽有一定的练习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数学学科生活化的本质,学生只是在理论上实现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如何还有待验证,不能完整地发挥作业的应有作用。因此,我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尝试进行作业改革,加大生活化作业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比例,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提升学科魅力。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在学习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相同任务:最近新规划的某小区要建设停车场,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停车场的设计,怎样才能保证在固定面积的前提下使停车场能停放最多数量的汽车呢?问题源于实际需要,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停车场面积、汽车长度的测量,并最终设计出了几种方案,实现了知识的运用,同时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

总之,坚持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充分研究生活化教学的规律,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责编  孟 飞)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作业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快来写作业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