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园合作角度探索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路径

2019-09-10 07:22王芳
家长 2019年3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家园幼儿教师

王芳

分享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从幼儿阶段开始就应该学会分享。但是,目前我国独生子女较多,且家长一般溺爱孩子,过度放纵孩子,使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成为独享主义者,这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幼儿园中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现象,即“2>5”,意思是,幼儿园五天的教育成果被家长在两天内破坏殆尽。对此,本文从家园合作的视角研究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路径,确保幼儿养成分享的优秀习惯。

分享是指个体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某种资源。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分享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分享可以使幼儿得到肯定和爱,建立自信心;其次,分享过程中,幼儿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最后,分享行为可以让幼儿获得与人交往和相处的方法。所以,幼儿园要培养幼儿分享行为习惯。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幼儿园发现家长对于幼儿分享行为影响重大。且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满是幼儿各种各样的需求。基于此,幼儿园应该和家庭合作,统一战线,消除认知分歧,让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感受到同样的教育氛围,形成分享意识,培养分享的行为习惯。那么,家园和幼儿园具体应该如何合作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家园及时沟通,统一“分享”教育策略

家长和幼儿教师作为两个教育主体,对幼儿的成长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幼儿的行为和心理。但是,家长和幼儿教师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思想存在差异性,这就导致他们在教育幼儿的行为上不一致。此时,如果两种教育行为互相矛盾,一方的错误行为可能导致幼儿养成不良习惯。如,培养分享行为习惯,如果家长不配合,一味溺爱孩子,则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无用功。所以,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及时沟通,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统一分享教育策略,确保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受到同一种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熏陶。日久天长,幼儿自然养成分享行为习惯。

例如,在我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中,我们实施了“家园沟通战略”。战略一共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个星期家长都需要来幼儿园开一次家长会,和教师沟通幼儿这一个星期的行为,双方交流心得,沟通分享教育的想法和建议;二是幼儿教师制定一套“幼儿分享行为培养计划书”,明确标注家长需要配合的行为以及家长行为禁忌,以身作则,熏陶幼儿分享行为;三是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意识到分享行为培养的重要意义,避免家长破坏幼儿分享教育;四是家长和幼兒教师就幼儿的反常行为进行沟通,确保分享教育计划正常实施。而通过开展“家园沟通战略”,家长和幼儿园实现了“无缝”沟通,保证了家园教育行为的一致性,从而有效培养了幼儿分享行为。

二、家园积极合作,开展“分享”亲子活动

幼儿是分享的主体,决定着是否分享。但是,幼儿分享行为并不是天然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幼儿的分享行为可以被调教。那么,如何调教幼儿,帮助幼儿养成分享行为习惯呢?在家园合作的大环境下,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和“分享”有关的亲子活动,如分享食物、快乐、成功等,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在亲子活动中,家长可以起到示范和指导的作用,示范分享行为,引导幼儿模仿;鼓励、指导分享行为,促使幼儿践行。这样,幼儿就能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感受到分享的魅力,习得分享的方法,从而养成分享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我园,为了培养幼儿分享行为习惯,幼儿园经常联合家长组织“分享”亲子活动,如亲近自然活动。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去自然中玩耍,欣赏自然风光,接触花鸟鱼虫。在活动中,家长教育、指导幼儿分享,比如,分享力气,帮助弱小的朋友;又如,分享美食,把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再如,分享荣誉,拉着别的小朋友一起接受表扬等等。又如,分享幸福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去孤儿院,照顾孤儿。在孤儿院中,家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而在示范下,幼儿学会了和孤儿分享父母的爱,学会了和孤儿分享最喜欢的玩具、最爱的绘本、最好吃的零食等。而在亲子活动中,在家园合作下,幼儿养成了分享行为习惯。

三、家长有效配合,起到“分享”榜样作用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家长和幼儿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幼儿会自觉模仿家长行为。所以,家长是幼儿成长的关键一环,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鉴于此,在幼儿分享行为教育中,幼儿园必须谋求和家长的合作,让家长积极配合,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形成分享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例如,在我园幼儿分享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中,教师发现在幼儿园一星期的努力也比不上在家庭一天的教育成果。因此,我园组织了幼儿分享行为座谈会,讲解幼儿分享行为对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好处以及家长行为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等内容,让家长意识到“自身”对于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价值,从而有效配合幼儿园分享教育行动。而在有效配合中,家长积极践行“分享”行动,给幼儿起到了榜样作用。如,在饭桌上,家长将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分享给亲人,而幼儿在家长的带动下也将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分享给父母。又如,家长主动分享自己一天的心情,循循善诱,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心情等等。在“分享”榜样的作用下,幼儿明白了“分享”的内涵,受家长分享行为的影响,幼儿养成了善于分享的好习惯,与别的幼儿分享快乐、痛苦、荣誉以及最爱的东西,既获得了爱与自信,又提升了交际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健康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分享行为习惯是幼儿时期需要培养的重要习惯,它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心理走向。所以,培养分享行为习惯是幼儿园的重要责任。但是,幼儿的成长环境不是只有幼儿园,还包括家庭,且家庭是幼儿活动最主要的场所。所以,家园合作是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家园合作下,幼儿可以有效培养分享行为习惯,实现健康成长。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家园幼儿教师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梦中家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温馨家园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