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2019-09-10 07:22
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硬仗摘帽贫困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可以说,我们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非常了不起,毫无疑问,这些成绩将被载入史册,因为它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现在正是最吃劲的时候,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今后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十分关键,我们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在脱贫标准上,我们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要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加大对非贫困县、贫困村内贫困人口的支持力度,严格执行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要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要落实责任不松劲。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發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中央要求,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转变作风不懈怠。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每个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群众致贫原因也因地而异,所以扶贫模式不能照搬照套。扶贫干部一定要先摸清楚本地的人文、地理、自然环境等情况,深入研究思考实实在在的帮扶项目和措施,只有切实找到符合贫困群众实际情况的脱贫路子,才能对症下药,开出方子,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产业扶贫、劳务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不同的扶贫方式。与此同时,更要在增强老百姓自我造血功能上下功夫,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干部不仅要引来各种资源,更要给他们带来技能,带来智慧和志气,让“我要脱贫”成为主观能动意识,这样才能有源源不竭的脱贫力量。

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要及时纠正脱贫攻坚中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制度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的关爱和保障。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新的长征路上,不管是扶贫干部,还是贫困群众,都要具有较真碰硬的勇气和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新奇迹。

猜你喜欢
硬仗摘帽贫困县
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流量明星转型要打“硬仗”
贫困县摘帽后不得搞庆祝活动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2017年,约10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寒冬老年人打好三大“硬仗”
为何争当贫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