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东:让穷山村变成“绿富美”

2019-09-10 07:22何迪欧阳吟子
党员生活·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旭东泉水书记

何迪 欧阳吟子

“你看,这边是我们的油茶基地800亩;那边规划的是花海,今后要种上月季和红梅;前面这个水库旁是湖北大自然企业的虾稻共作;后面那个大棚种的是多肉植物,他们在网上有着80多万的粉丝……”一大早,郝旭东就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着广水市长岭镇泉水村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他的眼中,满是对眼前这片土地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如今年过半百的他,早已把泉水当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不当局长当“村官”,他是村民眼里的“好”书记

2019年11月8日晚,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在襄阳剧院举行,广水市长岭镇泉水村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郝旭东深情讲述了自己不当局长当“村官”,带领村民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的创优故事。他说,他是一个“傻”书记。

可在泉水村的村民眼里,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好”书记。2018年在泉水村干部换届选举会上,郝旭东全票当选为泉水村的党支部书记。此时,距他来到泉水村担任驻村帮扶第一书记,不过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从广水市农村财政管理局副局长到泉水村村民的“好”书记,从一个外来的机关干部到乡亲们信任的“好亲戚”,巨大的转变背后,是郝旭东始终如一对扶贫工作全情投入和对村民的真心关怀。

泉水村地处徐家河水库库区,是广水市5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101户贫困户占到了全村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和大多数第一书记一样,郝旭东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户了解情况。

一开始,村民们对这位长得白白净净的机关干部并不看好,村里的工作也有些不配合,甚至还有人说“一个白面书生,看你怎么搞得住”。面对不理解,郝旭东却坚信,“以心换心,只要真心对老百姓好,他们就一定会感受到”。

48岁的张存友,是泉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2014年,张存友养羊遇上瘟疫,大批羊群死亡造成了巨大损失,看不到出路的他整天借酒浇愁。了解到张存友以前搞过养殖业、家门前有一口塘堰,郝旭东因地制宜,鼓励他养鸭脱贫。但他直言没有钱,也借不到钱。

为解决这一问题,郝旭东积极联系长岭镇扶贫办及农商行,为张存友申请到“小额扶贫贷”3万元贴息贷款,购买了1500只鸭苗。第二年开春,产蛋的旺季到了,价格也十分看好,但张存友借来的3万元很快就用完了,他本人的贴息贷款额度也已用尽,再筹不到钱买饲料将直接影响产蛋量,甚至会亏本。关键时刻,郝旭东毫不犹豫自掏5000元,解决张存友的燃眉之急,让他顺利过了难关,并顺利脱贫。

2018年春,广水连日大雨,村里河水涨得厉害。村里引进的扶贫企业财进养殖的基地就在河边,郝旭东沿河查看时发现,务工村民正在用三轮车抢运基地饲料。雨大、路窄,万一出点啥事真不得了!郝旭东想也没想,把伞扔在一边,和村民们一起骑着三轮车抢运饲料。从来没骑过三轮车的他,好几次差点摔进河里。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帮行动不便的村民向诗华砍树整理屋前环境;为贫困户沈秀芹申请补助资金并介绍工作;送水送电送路为企业营造良好生产环境。热心肠的郝旭东,把村民的事、企业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事无巨细地为他们考虑,村民对他的认可度越來越高,“好”书记的名声在泉水村口口相传。

不穿“草鞋”穿“皮鞋”,他带领村民奔小康

对扶贫工作充满激情的郝旭东,心里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景:让泉水村的村民们都穿上“皮鞋”。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郝旭东,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仍记得读书时,老师跟他说的那句“要穿皮鞋,不穿草鞋”。成绩优异的他一路考进了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机关,从乡镇财政所到财校再到财政局机关,他穿了20多年的“皮鞋”。

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来,他看到泉水村的景象,重新回到农村的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让泉水村的村民也穿上“皮鞋”。

多年农村财政的工作经验让他明白,扶贫仅靠“输血”是不够的,引进产业“造血”是关键。之前村里已经引进了几家企业,但如何留住企业,进一步发挥企业带动脱贫效应,成了摆在郝旭东面前的难题。

在扶贫干部接力帮扶的基础上,泉水村原建有50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能为村里带来5多万的集体收入。近两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光伏电站从原来的50千瓦扩大到303千瓦,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长到20多万元。但郝旭东认为,产业扶贫仅靠光伏项目是不行的,“扶贫产业要接地气,结合村里实际,实现长远发展”。

泉水村山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民风淳朴。望着村里大量闲置的土地,郝旭东打起了养殖、种植的主意。近3年,郝旭东先后为泉水村引进了财进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开展莲虾共作生态养殖模式,流转村里土地1100余亩;引进鑫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油茶1000余亩;两家企业吸纳固定就业村民30余人,人均月收入超过2500元。

为了让企业能够安心生产,郝旭东更是带领村“两委”班子全力做好服务。企业缺什么,他就送什么。

他先后争取到项目资金约600万元帮助落户企业平整土地,协调电力部门新装200千伏变压器3台满足企业用电需求,安装自来水解决企业用水需求。遇上不同意流转土地的村民,郝旭东耐心细致地上门劝说,给村民算经济账,一遍遍地磨嘴皮子、做工作。“有的村民不松口,我就一遍遍往他家跑。不到一周,村民们一手签合同、一手领租金。”

郝旭东保姆式的服务让企业心甘情愿地留了下来。“泉水村的干部只帮忙不添乱,这几年他们不仅没收一分钱的服务费,连我们的一顿饭都没吃。”传奇园艺公司基地老总江双红说,“公司正打算再流转一些地!”

如今,泉水村引进了传奇园艺、财进养殖、禾禾苗木、湖北大自然、鑫泉农业科技等5家龙头企业,占地面积3000余亩,总投资近亿元。

300亩稻虾共作基地、1000亩莲虾共作基地、500亩苗木基地、100亩多肉植物种植基地、1000亩油茶种植基地……一家家企业在泉水村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据统计,全村2018年土地流转费53万元,务工费150万元,股金分红25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回忆起从机关到农村的变化,郝旭东笑着说,“以前坐办公室,每天都是别人来找我要项目,现在当了泉水村的书记,成了我每天找别人要项目、要资金。”

虽然工作比以前更操心更累了,但看到村民们喜笑颜开的脸颊和对他竖起的大拇指,听到村民和企业代表们一声声亲切的“郝书记”,郝旭东心里感到无比的满足。这种满足,是在他当局长期间不曾有过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对村民来说,郝旭东给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机会,但对郝旭东来说,村民的满足也让他获得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正是这种精神支持,让郝旭东在泉水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一往无前。

不止眼前思长远,他让穷山村变成“绿富美”

“立大志,奔小康,前进路上敢担当。鬓已霜,又何妨,无悔追梦民安康”,一句句响亮的誓言,印证着郝旭东最朴素的初心。

驻村两年多来,郝旭东皮肤晒得黝黑,白发也早已悄悄爬上了两鬓。从财政干部到村党支部书记,角色的转化让他深知肩上的担子变得愈来愈重。

“假如我们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都撤了,泉水村振兴还能不能继续,企业发展还能不能持续,村级服务还能不能连续?”郝旭东总在思考着。

驻村之初,郝旭东调查发现,全村共有“两委”干部4人、党员30人,年龄结构老化,新生力量不足。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支部。2018年村“两委”换届,郝旭东积极推举该村90后大学生村官彭扬晨为村“两委”干部候选人,为村干部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他还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和群众的集体智慧,遇事能商量,遇事好商量。泉水村建立了逢事必议的公开机制,所有村级大事,都做到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共同讨论、投票表决。“郝书记是好干部,我们都服他。”泉水村村支部副书记彭扬晨说。

如今的泉水村,有着全责的书记,全职的干部,全心的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加油”,在郝旭东的带领下,村干部拧成了一股绳,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雁”。村支部也从原来的年龄老化、战斗力不强的三类支部提升为一类支部。

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环境是基础。近两年,郝旭东带领村干部争取到项目资金400余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化带2万平方米,栽植风景树1.2万株,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购置垃圾桶170个、垃圾箱12个、垃圾车1台;刷黑进村主干道1.9公里,公路硬化实现湾湾通、户户通;完善村级卫生室、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广场等。

在開展美化乡村环境工作中,他还把村里的骨干、先进及后进分子带出去学习,让村民们现场讲感受,回来后开展“最美泉水人”评比。

“书记带队去参观,眼见耳听学经验;环境打造第一步,思想解放是关键;回家广泛做宣传,妇女要顶半边天;干部群众齐努力,定叫泉水换新颜。”出村学习归来后,72岁的退休教师李坤运写了一首诗,带头投入到乡村环境美化中去。

抓好班子、带好群众,未来发展规划该如何布局?郝旭东认为,实现科学发展一定要借助外力。他请来华中农业大学专家,为泉水村量身制定规划,分步打造“花韵泉水”田园综合体,以泉水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如今,“花韵泉水”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美丽乡村、美丽家园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如今的郝旭东,早已和泉水村有了割不断的感情。2019年,原本有机会回去继续当局长的他,看着眼前精心规划的泉水美丽蓝图,和乡亲们真挚的笑脸,心甘情愿地留了下来。他说,还要继续一年接着一年干,为村民谋幸福、为全村谋发展,不辜负党的嘱托和老百姓的期盼。

猜你喜欢
旭东泉水书记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开学第一天
给春天开门
蜡笔画
书记家的狗
看图说话,揭开幂函数的庐山真面目
泉水与盐水
反腐败的度
破格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