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2%的网友认为遭受网络暴力容易给人造成心理创伤

2019-09-10 15:51郭探微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当事人暴力

郭探微

一言不合就“开骂”,没有弄清事实真相就迅速站队,集体去某个公眾人物的社交平台上“问候人全家”……在网上,这样的行为随处可见。网络广阔,可以轻易帮你找到任何你想找到的人;网络虚拟,也可以让你隔着键盘,就敲击下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说出口的恶毒话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少人都成为过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甚至被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

本刊与问卷星展开的联合调查显示,19.44%的网友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47.22%的网友表示,遭受网络暴力容易造成当事人心理崩溃。

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他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引起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争议的事件展开集中的“攻击行为”。

受网络暴力打击、最终走向极端道路的例子并不少见:2018年11月,一名西班牙女孩给家人打完最后一通电话后,选择自杀结束年仅24岁的生命。起因是这名女孩是狩猎爱好者,她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的“打猎照”,引来了很多极端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谩骂和诅咒。尽管她一再分辩,自己并没有违反西班牙的相应法律法规,但依然不能平息风波。

网络暴力不分国别,这样的悲剧在我国也时有发生。在调查问题“你有遭受过网络暴力吗”中,19.44%的网友都表示,遭遇过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

网友“小龙没有角”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真实经历:因为自己微博上的名字和某个新闻热点中当事人的名字有点像,有天她打开微博,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冲她砸过来:“有骂我全家的,有让我去死的,我一下子就蒙了,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要被这样对待。”

她不得不暂时关闭微博,但网络上的那些恶毒字眼,一直在她眼前挥之不去,她为此偷偷哭了很久。调查问题“如果你遭受了网络暴力,你会怎么样”中,52.78%的网友表示会“低落、生气、愤怒,充满无法轻易被排解的负面情绪”;22.22%的网友表示会“选择报警或者其他正当手段反击”,25%的网友表示“不予理会”。

大家认为,网络暴力最可怕的地方主要有三点:大量的人身攻击容易造成人们的心理创伤(47.22%);网友们的是非观过于单一,很可能在没有弄清楚真相的情况下让无辜的人“躺枪”(38.89%);人肉搜索等极端行为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13.89%)。

在调查问题“您认为制止网络暴力,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哪些”(多选)中,72.22%的网友选择了“从我做起,人人不当‘键盘侠’”;52. 78%的网友支持“网络发言实名制,加强对网友们不当评论的约束”;41.67%的网友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恶意造谣、辱骂行为的惩罚力度”。

专家们认为,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防治。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为。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惩治的力度,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猜你喜欢
当事人暴力
我不喜欢你
反性别暴力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别以为这些就不是校园暴力!
暴力的班长
探寻希望的足迹:例外与应对问句的应用
正向开场的诚挚邀请
从梦想到现实
暴力和痛苦
电影让人变得粗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