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木痴”:打造我和父亲的木艺世界

2019-09-10 15:51思齐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木工台灯木匠

思齐

高挑的身材,别致的小辫,阳光帅气的黄仕法很像一个高级白领或是“万人迷”的网红,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他竟是个天天和木头打交道的“小木匠”。用黄仕法的话来说,这叫子承父业。他很感激父亲把他带入了神奇的木艺世界,让他在一块块木头中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1991年,黄仕法出生在广东河源的一户普通人家。母亲是一名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从小,黄仕法就爱陪着父亲做木工,他喜欢看父亲专注干活的样子,喜欢见证木头脱胎换骨的过程,喜欢父亲亲手做的每一件家具。

90年代中后期,室内装修行业逐渐兴起,农村的很多木匠都嫌传统手艺挣钱少,纷纷到城里去搞装修。黄仕法的父亲因为钟爱这一行,选择了坚守。正因如此,小仕法才有更多的机会看父亲化平凡为神奇。

一次,小仕法看到父亲把一块刨好的薄木板做成了圆形,旁边还有两根有弧度的木棍,好奇地问:“爸爸,您今天做的活怎么和平时的不一样啊?”父亲摸了摸他的头,神秘一笑:“等我做好你就知道了。”当父亲把所有的部件组装完毕后,小仕法惊呆了,竟然是一只可以前后晃动的小木马!原来,就在两天前,小仕法路过一家玩具店时被门口的一只小木马吸引住了,父亲听说后,便悄悄地准备了这个惊喜。骑在漂亮的木马上,小仕法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他兴奋地说道:“爸爸,您太厉害了,我长大了也要当木匠!”父親听完哈哈大笑,继而叹息道:“等你长大了,恐怕这木匠活早就被人忘了。”

初二那年,喜欢画画的黄仕法开始学习美术。也是这一年,家里盖了新房子。父亲没有去镇上买成品家具,而是选择自己制作。仕法房间里的东西父亲做得格外用心,尤其是书桌,父亲跑遍了镇上的家具店,仔细观察,认真研究,最后做出了一张样式新颖、漂亮大气的书桌,引得邻居纷纷羡慕,也让黄仕法终身难忘。

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敬畏让黄仕法非常感动,他在帮父亲干活的同时,渐渐熟悉了木工活的流程和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但天有不测风云,上高二时,父亲不幸去世,黄仕法悲痛欲绝。为了照顾母亲的情绪,他只能把对父亲的思念藏在心底。

2010年9月,黄仕法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因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他非常喜欢木雕。四年后,黄仕法的毕业设计就是木雕,他准备做9个形态各异的小人钉在十字架上。让他欣喜的是,毕业设计的导师刚从国外留学回来,带给他很多新鲜的概念和元素。黄仕法突发奇想,在9个小人下面设置了一个油桶,让光线从油桶射出,照在小人身上,由于投影和小人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影子和小人错落有致,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

闲暇时,黄仕法还用边角料做了一些木勺和小玩具,恰好学校允许学生在毕业作品展上售卖自己制作的小物件,不承想,这些小玩意儿很快就被抢购一空,黄仕法因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之后的一天,他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名为《怎么去开一家自己的小店》的书,顿时眼前一亮:“我也可以开家小店铺,专门卖自己制作的小东西啊!”看完书后,他更加坚定了开店的想法。

母亲知道后,既吃惊又难过:“你年纪轻轻的,又是大学生,干吗放着好工作不干,偏要做木匠!做木匠能赚到钱吗?这事说出去,人家是要笑话你的!”黄仕法嘴上解释道:“因为父亲是木匠,我才对木工活产生了兴趣,何况我做的不是传统的木工活。”心里却忍不住在想:“如果父亲还在,看到我继承了他钟爱的木工手艺,一定很欣慰。”

后来,黄仕法还是选择了创业。因为资金有限,店铺选址困扰了他很长时间,最后,在贝岗的一个村子里选了一间80年代的青砖瓦房。他没请人装修,自己包揽了水电、木工和油漆的活。为了让店铺更有文艺范儿,他从村里收了一些旧家具,还陈列了一些同学赠送的毕业作品。

他给工作室取名“168木工方”,“方”是“坊”的谐音,“168”是广州美术学院的门牌号。他没有忘记老师的指导,更没有忘记是母校给他提供了平台,让他获得了创业资金。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黄仕法每天都用心地制作各种小动物的木雕、木勺、木手镯等,画图、削木、制模、雕刻、打磨……但由于店铺位置偏僻,顾客很少,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稳定的客源,收入也很不稳定,有时一个月有数千元,有时就只有几百元。最困难的时候,他常常想:明天会不会有收入?168木工方还能撑多久?在传统木匠几乎淡出历史舞台之际,这样的坚守到底是对是错?

其间,母亲再次劝他找个稳定的工作,黄仕法权衡再三,想起父亲当年的执着与专注,还是选择继续做自己心爱的木雕。

不久后的一天,广州美院的一位老师找到黄仕法,说:“我知道你很会做木工艺品,能不能帮我设计一款与众不同的台灯。”黄仕法很愿意尝试,但却毫无头绪:台灯要做成什么样式?电路要如何安装?电灯和木头该如何衔接?

一天,黄仕法看到了电影《霍比特人3》中霸气的麋鹿,那对鹿角简直让人过目难忘。黄仕法突然有了灵感,他用花梨木做了一个方形的空心底座,将线路藏在里面,台灯上面一头是可以拆卸的麋鹿角,另一头是一只80年代的钨丝灯泡,灯泡的亮度可以通过开关进行调节。

那位老师看到台灯很是喜欢,底座敦实厚重,鹿角优雅流畅,当场又预定了几盏,还建议他对外销售。之后,黄仕法又做了8款萌物台灯,只要装卸不同的动物角或耳朵,就可以拥有不同的台灯。新颖的设计让168木工方备受关注,黄仕法也因此走出了创业低谷。

之后,他又设计了很多实用又好看的作品。一次,一名潜水教练找到他,说自己非常热爱大海,希望在陆地上的时候,也能把海洋戴在身上。于是,黄仕法精心设计,做出了一条活灵活现的鲸鱼尾巴,绳子从中间一穿,就成了一根造型独特的手链,潜水教练爱不释手。

还有一位来自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说自己难得回家,想做个能代表“家乡”的东西带走。得知他的故乡漫山遍野都是枫叶,黄仕法设计了一条“叶落归根”的叶形项链,把留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慢慢地,黄仕法的作品开始在广州的书店里寄卖,网上的热销也让他名气大增。2017年下半年,他还为谢娜、陈赫主持的明星脱口秀《拜托了衣橱》制作了一批个性十足的衣架。

随着168木工方的不断发展,黄仕法把店铺搬到了大学城附近的一栋三层小楼里。虽然位置偏僻,但顾客却越来越多。几乎每位顾客都会对90后的黄仕法感到好奇,而他总会微笑着说:“因为我父亲是一名木匠,我爱屋及乌,也爱上了做木工。”

虽然父亲已离开多年,但他一直活在黄仕法的心里。2018年父亲节前夕,黄仕法用巴西花梨木做了一款领结作为送给父亲的礼物,并拍照发到了朋友圈。很快,这款领结便供不应求,某知名品牌还把这款木领结指定为专用配饰。

黄仕法想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木工的乐趣,于是开设了以手工元素为特色的木雕课堂。黄仕法很乐意做这件事,在他看来,学员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每个人对创作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感觉,做出来的东西也不相同,和他们在一起交流,自己也能学到很多。

2018年8月,电视剧《延禧攻略》火爆一时,追剧的同时,黄仕法盯上了剧中的首饰。他先制作了一批和女主同款的戒指售卖,又在“七夕”推出相关课程,邀请情侣们到自己的课堂中,为对方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戒指,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

如今,168木工方被誉为“小广美”。黄仕法很喜欢这个过程,他说,把时间消磨在自己钟爱的木头上,用双手细腻地感受,既体会到了木艺的乐趣,也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木工台灯木匠
同行是冤家
BUBA台灯设计
DIY书房小台灯
把麻烦挂在树上
同行是冤家
同行是冤家
黄木工
黄木工
太阳与台灯
快乐“小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