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洁:80后“打虎女将”的办案故事

2019-09-10 15:51钟季伟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案组领导干部

钟季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拳反腐,惩贪除恶,书写了一个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崭新篇章。反腐成就的取得,靠的是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也凝聚着纪检干部队伍的努力工作和无私付出。高玉洁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2018年夏天,从原任中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的80后“打虎女将”高玉洁,转任中纪委国家监委第十二审查调查室副主任。她认为,自己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肩负着无上的责任和光荣,也经受了严格的锻炼和考验。

如果让高玉洁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她的思绪首先会定格在2013年上半年的一个周末,一位老领导打来电话,想抽调她上专案。她有些犹豫,因为爱人已经接到了援藏通知,刚将孩子的爷爷奶奶接到北京几天,四岁的孩子刚开始不再哭闹,她要一走,家里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

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专案就是命令,她立刻收拾行装上专案。只是,这一上,一仗接着一仗,打了整整五年。这五年,她参加的专案组共办理中管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数十件,工作中面对过尖锐的交锋和对峙,面对过如山的压力和困难,但她和同事们始终坚定信念,咬紧牙关,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

有一年春节前夕,高玉洁和同事们办理的案件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但仍然没有突破。被审查人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拒不交代实质问题,外围核查也遇到很多障碍。专案组领导提出了半月攻坚、务求突破的要求。虽然到了年根底下,但同事们满脑子都是专案,没有一点过年的样子。高玉洁组织大家把所有的谈话笔录、工作记录、检举材料重新“过筛子”,就是大海捞针也要把有价值的线索找出来。每个同事桌上都堆着一大摞材料,大家逐字逐句细看,眼睛都熬红了。

除夕一大早,笔录中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被审查人的司机曾经反映,这名领导干部在案发前不久搬家时,曾要求一名下属自带箱子帮助搬家。这个细节不同寻常,高玉洁立即组织大家讨论。搬家前,秘书、司机和家人已经整理过物品、打好了包、安排了车辆,为什么还需要下属自带箱子来?很有可能是以搬家为掩饰转移赃物。报领导批准后,他们马上与这名下属联系,当得知这名下属已经回老家过年时,他们又派员紧急赶往这名下属的家乡。经反复做思想工作,这名下属反映被审查人确实拿他的箱子装了东西,让他带离北京,他就趁过年的机会带回老家了。当专案组的同事带着起获的箱子赶回北京工作点时,已是大年初一的凌晨。打开皮箱,金光闪闪,里面装满了珠宝首饰、金银币和现金。案件突破口终于打开了。在证据面前,被审查人无可抵赖,开始逐步交代问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的被审查人在违纪当时就想好了掩饰的办法,有的安排行贿人出国躲避,有的制造事端企图拖延办案进程,有的甚至诬陷、报复、威胁工作人员。每次遇到这样的“艰难时刻”,支撑高玉洁和大家的就是忠诚和信念。

曾经有人问过高玉洁,你们的工作怎么那么神秘?平时是不是特别“带劲”?高玉洁心里明白,专案组的工作除了保密纪律异常严格外,并不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侯亮平那样威风神勇,也少有灵光一现的时刻,更多的是依靠繁重、细致、艰苦的摸排分析,反复求证,一点一点接近事实真相。

在一次调查中,多名企业主反映,一名领导干部曾要求他们投资一只基金,但企业签了合同,把钱打過去后,过段时间就被告知投资失败,钱无法收回。工作人员调查发现,与这些企业主签合同的是不同的公司,这些公司又将钱转往不同的账户,有的一笔钱转账几十次,有的一笔钱呆在账上很长时间都没有动静。也有人提出,这应该是正常的理财业务或投资失败。但高玉洁和同事们研究后判断,只要它是贿赂款,无论如何辗转腾挪、隐匿踪迹,总会露出马脚。大家坚持疑点不排除就不放弃的信念,一边办其他的案件,一边不间断地盯住这些账户,将数百笔资金往来逐一对比研究,一有异动就追踪分析,一追就是好几年。终于,账户中的钱慢慢开始集中,背后的操纵人浮出水面。经查证,这个人就是该领导干部的亲属,她凭借领导的权力以私募基金的方式敛财数千万元,自认为有合同经营为幌子,又有足够的耐心观察风险,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

如果统计起来,一起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涉案人、证人,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书证物证几千件,案卷材料可能上万份。工作人员要一个个证人谈话,一件件证据收集、固定,任务繁重复杂,不能出一点差错。在案件最紧张的攻坚阶段,高玉洁和同事们的一天往往是在“夜里部署、白天取证”的节奏中度过的。从半夜12点到凌晨三四点,是大家最忙最紧张的时候。内审、外查的同志完成一天取证任务,回到工作点,领导马上主持碰头研究,不知不觉间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与此同时,专案组的参谋本部——综合组正在接收来自各个小组的材料和信息,检查研究、汇总比对,再根据领导要求,梳理出工作清单发往各个小组。经常是忙完这些事,天已经蒙蒙亮了。早上8点,刚刚休息三四个小时的同事们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同事们不止一次感叹,要又好又快地完成中央交办的任务,没有神秘武器,靠的就是一个个指挥员、战斗员的智慧、心血和艰苦的付出奉献!

审查与被审查,本身是一对矛盾,要让被审查人交代自己的问题,接受组织的处理,从一定意义上讲,好像是“与虎谋皮”。但是,审查工作是政治工作,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党内的同志,有的还曾经作出过突出贡献。对他们,不只是针锋相对的较量,更要用党章党纪去教育感化,用理想信念去启发觉悟。有一名领导干部,被审查后对抗心理强烈,谈话人员反复给他讲形势、讲政策、讲纪律、讲事实,但效果一直不好。

高玉洁和同事们深入细致地分析其心理。他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高级领导干部,错误非常严重,但也有过奉献和辉煌。面对组织的审查,他有对未来的恐惧、害怕,有对家庭的担心、愧疚,也有对处境的不甘、不平,甚至还有一些对组织的埋怨。复杂的心理让他的情绪起伏很大,面对谈话人员,时而蛮横强硬,时而沉默哭泣,但始终拒不交代问题。高玉洁和同事们带他一起回忆青春时代,重温当年的入党志愿书,唤起他对“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当高玉洁谈起他年轻时为抢救国家资产,不顾个人安危,在冰天雪地中连续高强度工作十几个小时,工作结束后全身僵硬,被同事从工作台上扛下去的事迹时,这位曾经的领导干部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平静。他说,原来组织不是只看他的问题,而是辩证历史地给予评价。就这样,在经过几十场谈话后,他逐步卸下了心理包袱,消除了抵触和怨气,彻底向组织敞开心扉,如实交代了全部问题。组织向他宣布开除党籍的时候,这名外人眼中的硬汉号啕痛哭,表现出了无比的悔恨和对组织深深的依恋,表示有生之年一定要再争取入党,家人也要永远跟党走。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上案子就要长时间地连续封闭工作,出工作点的大门都要报告,更回不了家。高玉洁从来不敢轻易答应孩子带他出去玩,也不敢许诺陪家人过个周末。有几次援藏的爱人回来探亲,高玉洁就在北京当地,却因工作不能回家,只能让爱人带着孩子到工作点附近见上一面。相见时难别亦难。有时候,她很感慨,真正遥远的距离不是从西藏到北京的3700多公里,而是从工作点到家的几十公里。

大道之行,激浊扬清;时光流转,不忘初心。党的十九大吹响新时代的号角,监察体制改革再添强大动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纵深。高玉洁和千千万万纪检监察干部一样,不念自己的辛苦,不谈家庭所做的牺牲,始终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高玉洁誓言:“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重整行装再出发,越是艰险越向前,利剑出鞘,永不蒙尘,用奋斗和热血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猜你喜欢
专案组领导干部
市领导会见
寒亭警方破获特大网络电信诈骗案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中纪委打虎80年
“称职”办公室主任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