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男孩”邓伦:好好做人,认真演戏

2019-09-10 20:31李玲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故宫

李玲

2018年11月,文化类真人秀《上新了·故宫》横空出世,使近600岁的故宫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也让很多人认识了一位阳光帅气的青年演员——邓伦。在节目中,邓伦成为故宫“代言人”,担任故宫文创新品特邀开发员,其高颜值和亮眼表现圈粉无数。

生于1992年的邓伦,小时候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里的前五名。但后来因为姥爷过世,邓伦“学习没有以前认真了”,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坏孩子”。高考前,他担心考不上好大学没法跟家里交代,于是选择了参加艺考。

那时候的邓伦对表演还没有概念,但培训班的老师很看重他,说他一定能考上。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邓伦开始认真地学习表演,加上培训老师的细心指导,几个月后,他不负所望,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知道自己表演功底差,进入上戏后,邓伦开始拼命努力。每天五点半出晨功,他一定是最早到的那个。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邓伦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表演了。兴趣有了,机会也来了。大二那年,邓伦被选中出演《花非花雾非雾》中的徐浩,他也是这部剧主要角色中唯一的新人。编剧琼瑶曾在博客上这样写道,邓伦以他很有特色的外表和天生的喜感赢得了这个角色。这是邓伦第一次感受到表演的魅力,心中那颗小种子也悄悄发了芽。

参演琼瑶剧出道,可以说起点很高,很多人觉得邓伦的前途会是一片光明,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大部分的剧组都扎堆在北京,上海的机会很少,偶尔能接个广告就算不错了。有一次拍广告赚了1500块钱,把邓伦激动坏了。“也不是说非要拿这个钱去做什么,就是觉得,原来自己还是能做些什么的。”有时候,一点小小的激励就能让人勇往直前。

为了寻找更多机会,毕业后邓伦来到了北京,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跑剧组。每个剧组的门上都贴着电视剧的名字,他就站在门口看,觉得剧名还行的就敲门。有的剧组看他是上戏的,会叫他进去聊一下,有的甚至连门都不让进,接过资料就说“回家等通知吧”。95%的情况都是失败的,但邓伦没有被打败,也从未想过放弃。他爱表演,他要让心中的那颗种子继续生长。

很长一段时间,邓伦都在不停地跑剧组,慢慢地,他开始得到一些机会,陆续出演了《新京华烟云》里的姚阿非,《叫我灰姑娘》里的杜齐天,《爱情上上签》里的孙小飞……每一个角色都来之不易,邓伦也非常珍惜,每一次他都会做充足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用心诠释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从2015年到2016年,邓伦一共拍了9部戏,《封神》《燃烧大地》《十五年等待候鸟》《欢乐颂2》都是在这两年完成的。想起这两年,邓伦的感觉是“死而复生”。那时候,他曾经忙到连续五十几个小时没睡觉。那是完全没有个人生活的两年,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他的两年。邓伦在一次采访中说,只有你觉得很难的时候,你才是在走上坡路。他喜欢这种感觉,因为那是大家对他的认可。

拍了这么多电视剧,对邓伦影响最大的一部是《白鹿原》。《白鹿原》的主演有张嘉译、秦海璐、何冰……个个都是叫得响的老戏骨。要和老戏骨对戏,邓伦的压力非常大,因为这很容易暴露自己演技的不足。但他更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了演好鹿兆海这个角色,邓伦足足做了8个月的准备。拍戏期间,他还会“偷偷”地观察张嘉译老师演戏,仔细揣摩其中的门道和学问。那时候邓伦才知道,原来演员还可以改剧本,给自己加戏。这个改不是针对台词和动作,而是关于角色的内心独白,是对剧本没表现出来的内容的演绎。这种顿悟对邓伦来说太珍贵了,他开始知道一个演员应该怎样去创作。

于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不一样的邓伦,他是《欢乐颂2》中痴迷音乐的谢童,是《楚乔传》中“放荡不羁”的萧策,是《一千零一夜》中帅气霸道的柏海……每个角色都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邓伦从不给自己设限,他很乐意尝试各种不同的角色。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热爱和追求,才有了《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火神“旭凤”。

很多人说,在看“香蜜”之前从来感受不到邓伦的帅,但看完之后秒变“铁粉”。在这部剧中,邓伦对角色的诠释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一人分饰三世三角,每个阶段的表演都层次分明、出神入化,原生配音更展示了不俗的专业功底,圈粉无数。但实际上,邓伦并非饰演“旭凤”的首选,因为原定的几位演员最终都没入选,而导演又一定要用演技精湛的青年演员,最后,邓伦进入了他们的视线。或许,这就是厚积薄发,功到自成。

在众多当红小生之中,已经有几部代表作的邓伦无疑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不是天生的,而是他用“最笨的方法”换来的——“在演绎这个角色的时候倾尽全力,我相信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你努力了,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

不急躁,不浮夸,好好做人,认真演戏,让心中的那颗种子茁壮成长,这就是邓伦。

喜欢邓伦的人越来越多,他也成为各大综艺节目的“宠儿”。从《我是大侦探》到《爸爸去哪儿》,从《跨界歌王》到《舞林大会》,邓伦像一个“宝藏男孩”,在每一个舞台都能闪光,每一次“转身”都能释放新的能量。或许正是这种“宝藏”特质,让邓伦和故宫结下了缘分。

2018年11月,《上新了·故宫》在北京卫视播出,邓伦担任故宫的文创新品特邀开发员。该节目首次将故宫未开放的区域呈现在镜头面前,让嘉宾带领观众一起探寻故宫的“前世今生”,解读那些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年轻的邓伦对古老的故宫不仅有好奇,更有一份自己的用心。在节目发布会上,邓伦表示:“作为年轻演员,我一直想找到一个途径来了解故宫的文化。在《上新了·故宫》中,希望通过我,和更多年轻人一起传播传统文化。”

《上新了·故宫》的总导演毛嘉说,做这档节目的初衷有四个:通过探访展示故宫直观的美感,讓人们了解更多的历史,输出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把想表达的东西凝结成一个个文创产品。这也正是邓伦觉得这档节目有意义、有意思的地方。

几期节目录下来,邓伦的感受不只是单纯的震撼,他说,通过几代皇帝用过的物品和其他细节,会有一种相隔几百年“在一起”的感觉,同时还能增长很多知识。比如,听说故宫三大殿的地板用的是金砖,邓伦开始以为是用黄金做的,心想这得花多少钱啊,听专家讲解后才知道,原来金砖并不是金子做的,而是一种“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的砖。

为什么邓伦会成为故宫的“代言人”呢?在我看来,邓伦和故宫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感:清新俊逸的外形、温润如玉的气质,邓伦仿佛自带仙气,正如收藏着万千文物、流传着无数故事的故宫,既庄重,又神秘;而另一面,他温暖呆萌的性格又很像邻家男孩,十分接地气,亦如“人老心不老”的故宫,“把一个个家珍玩得花样百出”,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很喜欢作家东野圭吾的一段话:“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垠的可能。”邓伦便是如此。他正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描绘着人生的美丽地图。

猜你喜欢
故宫
香港故宫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
Visiting the Palace Museum 参观故宫博物馆
眼缘
讲述故宫600年风云史
雪中故宫
故宫“木腹龙”的故事
故宫
故宫
都曾围观故宫 只是姿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