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排球有效教学的思考

2019-09-10 02:40何伟
体育风尚 2019年9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标

何伟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笔者长期的教学经验,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排球项目如何达到有效教学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高中排球教学应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采用动态分层教学法和比赛教学法,同时综合师生评价,在情境中发展学生各方面、各技术能力,达到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排球;有效教学

一、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排球项目属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必修选学内容中的球类运动系列,学生可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一个必修选学项目持续学练3年,争取学会、学精、培养运动专长以及追求卓越。在球类运动系列中,排球运动在隔网对抗中,双方没有身体直接碰撞,比足球和篮球更具安全性,更适合时间短、精力少的高中生学习。同时,排球项目能使学生养成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

二、高中排球运动的特点

排球的技术主要由手法和步法组成,包含有球技术和无球技术,其中有球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五项,大多技术具有攻防两重性。高中生处于身体和心理都急速成长、学习压力日渐增大的阶段,排球运动兼具广泛的群众性、严密的集体性、激烈的对抗性,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余,释放压力、愉悦身心,同时又培养竞争、合作意识。

三、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在构建学生个体积极价值的基础上,采用创新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而实现教学效果与效益最优化,它是一种现代的、高效的、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排球课中运用有效教学策略能提高教师的排球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尽快掌握排球技术并能将其灵活运用到排球比赛中。

四、高中排球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实践性强的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想要增强学生对排球及体育课的兴趣,第一,要保证学生的运动参与和成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任务设置不同的教学难度,让学生选择一个可以完成的难度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并获得成功体验。第二,是要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教学过程要具有游戏性和竞争性。第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排球运动在保持体育运动竞争性的同时还重视团队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竞争意识,为学生提供竞争机会,让学生在激烈的比赛中培养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动态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的身体能力、技术水平等出发,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前提下,分析教材和学情,制定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诊断性的指导。动态分层教学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水平的变化及时更新层次,根据考核成绩来决定该生是进一层还是退一层或是原层不变,这种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外在动机。

(2)比赛教学法

比赛教学法是在比赛条件下,按统一的比赛规则和以最大强度来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法。比赛教学法具有鲜明的竞争性,使学生在紧张状态下,精神高度集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在重视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学习的同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战能力。

排球作为团队协作隔网对抗项目,各技术具有攻防两重性,以练习闭合式技术的方法反复练习单项技术虽能形成机械动作和巩固技术但难以使学生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战术,比赛教学法可以克服技术化和分解化教学过程的不足,减少单项技术重复动作练习时间,为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技战术创造有利条件,在激烈的对抗条件下、竞争浓郁的比赛氛围中掌握和形成技巧,提高在比赛情景中技战术运用和应变能力。所以,在排球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赛训练法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排球技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综合师生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技术进步与否,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此外,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及新培养的运动感知,更能理解其他学生所犯错误以及难以领会之处,鼓励技能好的同学以“小老师”的身份对技能差的同学进行评价指导,既能增强水平好的同学对于技术要领的理解,还能使水平较差的同学获得运动体验和成功体验,降低学习倦怠和习得性无助出现的概率。除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也至关重要,课后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合理评价,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五、小结

排球项目简单易操作,有合作、对抗和竞争,是高中体育课上学生喜爱的項目之一。排球作为团队协作的隔网对抗项目,其技术具有攻防两重性,所以对它的教学不能同教闭合性技术那样分解化和模式化,而应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采用动态分层教学法和比赛教学法,在情境中发展学生各方面、各技术能力。同时,综合师生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达到有效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李仕海.浅谈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 (S1):96-97.

[3]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 (8):56-60.

[4]乔诚,薛可.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108-109,112.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