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机械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2019-09-10 11:47葛红剑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策略

葛红剑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机械;教学策略

1高职汽车机械课程建设原则

首先,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据汽车专业的性质和教学特征,明确课程改革方向。高职院校汽车机械课程中,包括汽车维修与检测、汽车装配与制造等多门课程,这些都要以机械课程改革为依据。所以在满足课程技术性和实践性改革需求的同时,应当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实践性思维,按照市场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汽车机械实践活动,针对具体项目开展实践操作,从而突出汽车机械教学的实践性。

其次,课程的改革需要满足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突出职业导向职能。目前国内的汽车企业大多需要实践应用型人才,无论是在汽车维修、零配件加工还是汽车制造领域当中,实践动手能力是检验应聘者价值的关键要素。基于此,高职汽车机械教学改革要以就业导向为原则,通过召开研讨会、聘请专业技能技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先进科学的实训课程,包括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整合汽车教材的重点以及制定技能培训大纲等。从多领域、多角度出发,优化汽车机械教学体系,为汽车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动力。

最后,汽车机械课程的改革需要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并逐渐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想要提升高职企业机械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学生的职业导向出发,以持续性、职业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生判断其不同的职业能力,开展针对性培养模式,并尽量规避与专业培训指导不相关的内容,从而生成全新的汽车机械教学培训体系。

2高职汽车机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实践创新性不足,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高职院校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创新性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中的企业输送专业对口的人才。但是由于汽车机械本身就是一项技能型学科,操作性非常强,即使当前部分院校已经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实践技能上,但是依然存在理论知识讲述多于实践操作示范的情况。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严重抑制,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难以实现。再加上受地域经济差异的限制,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汽车机械实训基地在规模和设施上也有所不同,课程的改革迟迟无法推进,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2.2内容整合度不够。缺乏应用价值

高职院校的汽车机械教学随着改革增加了实训的内容,但是由于改革时间短,而且缺乏取样的样本。导师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训内容,都显得异常琐碎,部分原本应该一起学习的内容却被拆成了多个实训板块,学生接受的实训指导针对性不强。如齿轮相关内容、构建的静力分析、常用机械构件拆分以及零件变形还原等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浅尝辄止,而且也没有依照学生的兴趣设置具体的实训计划,应用价值被大大缩减。

2.3方法灵活性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完整性

当前,高职汽车机械教学的主体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参与理论记忆和实训练习。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大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基础素质。例如,在进行汽车零件的加工课程上,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对于汽车零件的认知情况进行考察,直接将零件的名称、用途、变形后的情况以及制作方法教授给了学生,然后直接进行示范操作。整个过程学生的参与度极低,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而且一旦教师的讲述冗长乏味,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其失去对汽车机械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教学方法的更新和丰富化,是提升高职汽车机械教学有效性的重点策略之一。

3高职汽车机械教学的有效策略

3.1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创新性的教学路线

高职汽车机械教学有效性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教学内容的实践操作性不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对汽车机械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制定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更新路线。

首先,教师要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汽车机械学科的相关教材,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精简教材,梳理出重点知识点,并按照课程改革需要和企业人才需求制定具体的、理论实践内容均衡的教学计划,以满足汽车机械人才培养的需要。

其次,教师需要结合汽车企业实际的生产现状,对教学内容中的具体环节进行加工,适当增进具体项目或业务模块。如“宝马车身的材料有多硬?是铝还是钢?”,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模块当中,提升教学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为汽车机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在讲到“死点位置”时,由于理解困难,教师可以采取联系对比法,将四杆机构与以前家里常用的缝纫机联系在一起,再配合动画演示,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死点位置的关键所在。

再比如:“火车在运行中一旦车轮出现‘死点’应该怎么解决?”。学生们通过情景演示或网上查找资料,了解该问题需要采取多个机构错位排列,以保障车轮的安全行使。

学生们在查找资料的时候也能开阔视野。生活中常见的死点例子也非常多,如折叠桌的平衡点以及飞机起落架的构造原理等。在动手操作和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

3.2高度整合内容。提升汽车机械教学的实用性

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需要尽量抽出部分资金用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企合作。

(1)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尽量满足汽车机械教学的各项实践操作需要,及时更新实训基地的配置和设施。

(2)将企业中运行过的项目引入到实训中,可以磨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准,积累经验的同时也能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学校也可以定期向企业输送专业对口的人才,实行对口专业技能培训指导,提升教学的先进性。

(4)由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亲自指导实践工作,也能開阔学生的视野,为后续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到“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时,为了提升课程的实用性,教师为学生布置讨论和实践的课题,包括利用变更机架、杆件的长度以及移动副取代转动副等方式,得到偏心轮机构、导杆机构等。然后再带领学生观察手动压水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在比对和讨论的过程中,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提升学习效率。

3.3创新考核制度,优化学生测评的水准和效率

首先,高职汽车机械教学的考核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并将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及实训工作能力等内容杂糅并整合到一起,对学生的口才、技术、态度等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促进考核内容的全面性。

其次,教师也应该结合汽车机械课程发展的需要,将考评内容汇总到一起,按照学科分类科学配比分数,并适当提升学生的实践成绩,以满足其日后就业需要。

在考核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放具体的项目案例。如一汽一大众新出产的捷达轿车,进行了16项全新设计以及54个零件的升级改造。学生在检查完车型之后,要求其对这些全新的设计内容进行逐一概述和讲解,从而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将理论具体应用到实践当中,提升考察的先进性。

3.4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实训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汽车机械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摒弃和创新。如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汽车4S店中身为维修人员可能会遇到的各类车型的各类故障,并对其进行排除。利用学生主导法,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训,总结自己的经验以及实训中遇到教师以前没有讲到的故障内容,集体分析并找到排除方法,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4结束语

想要提升高职汽车机械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之外,还需要从教学手段的革新、考察内容的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整合等角度,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将汽车机械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重合,强化校企合作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和实习机会,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