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东方百慕大”

2019-09-10 07:22宋鑫
国企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进场鄱阳湖水域

宋鑫

鄱阳湖北端江西都昌县水域的东岸上有座老爷庙。老爷庙水域被当地人视为死亡之地,仅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近30年间,这片水域就有200多艘船只沉没,1600多人失踪,被喻为“东方百慕大”。

作为江西都九高速控制性工程的鄱阳湖二桥,坐落在这片死亡水域。该桥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跨内陆湖泊最长的斜拉桥,全桥总长5589米,主跨为420米的双塔五跨双索面半漂浮体系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塔柱为宝瓶型结构,高137.91米。

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中交路桥华南公司项目团队密切加强与地方气象与海事部门的沟通,建立了“恶劣天气预警信息报警”机制,有效地规避了恶劣天气作业时间,做到了“风来即停、风停就立即恢复施工”。

在主梁施工中选用覆盖范围大、灵活度高的360度旋转吊机,减少转运时间,有效提升安装进度,保障了施工安全;在防撞护栏底座施工中,发明和应用了“预埋件定位安装架”,保证了钢护栏底座预埋件的定位精度和线型,提高了安装速度。

为抢在汛期高峰来临前实现承台及主塔下塔柱施工出水面,项目必须在进场后4个月内完成主墩24根桩基的施工任务。这对于建桥经验丰富的中交路桥华南公司也并非易事,意味着进场就是冲刺,进场就是决战。

面对来势汹涌、涨势迅猛的洪水,为保证既定施工目标,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都九高速C5标开始了与水位赛跑的施工历程。项目部先后投入大型机械数10台,人力近百,采取24小时轮班作业制,重点围绕确保18#-10#墩位的正常施工展开现场维护。

在狂风大雨、风高浪急、险情频发的境况下,现场抢险的员工毫不退缩,一面重点填高主线施工便道,确保施工机械顺利进出,一面组织人力,出动机械,全覆盖、递进式对18#-10#墩位四周进行围堰施工。经过近4天的紧张奋战,一道坚固的防水沙坝呈现在施工现场,切实维护了引桥作业面安全,施工得以继续开展。

鄱阳湖二桥引桥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制的35米T梁,這在国内大规模应用尚属首次。这种工艺的采用,既解决了传统后张法预应力预制梁压浆不饱满的技术问题,有效保证了预制梁的结构安全,又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工效,同比后张法施工工期加快近10%。

受汛期影响,桥区高低水位落差极大,给处于深水区的主塔基础施工带来了很多未知风险。为确保现场安全和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项目集中技术力量,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活动,通过验算优化以及现场试验和总结论证,成功攻克了“深水基础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技术”,解决了大桥主塔基础的施工难题。

2019年6月,鄱阳湖二桥正式通车。鄱阳湖二桥的建成,进一步优化了城市路网,强化了都昌县、九江市、南昌市三地间的联系,对推动“环鄱阳湖经济区”的发展和江西省“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进场鄱阳湖水域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江苏:出台办法 对五类重要水域实行特别保护
沪指筑底 稳步进场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弹性动作解析(四)进场上旋击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