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泽,水生张掖

2019-09-10 07:22贾亦飞
旗帜文摘 2019年8期
关键词:丹霞地貌张掖黑河

贾亦飞

甘肃省张掖市位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会的河西走廊中部,古称“甘州”,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故有“金张掖”之称。

历史上,张掖处于丝绸之路与居延古道的交会处,也曾作为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的省会,因此在河西走廊四镇(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中又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现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大佛寺、西来寺、圆通寺塔、东灰山遗址、黑水国遗址、张掖鼓楼、张掖会馆、汉长城、明长城等10余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来想象其往日的热闹与繁华,不由感慨丝路重镇的辉煌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与人们印象中干旱、荒凉的西北不同,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流经张掖境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大片绿洲以及丰富的物产,因而张掖又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张掖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漫长、雨雪少,春季回暖快,干旱、多西北风,夏季气温高,降水相对集中,秋季降温快,霜冻来得早。但黑河带来的充沛水源相比较其他荒漠化的干旱区来说,有水就意味着有更加多样化的生命。

在张掖市肃南县和临泽县境内,发育着中国西北干旱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以及国内唯一一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的复合区。因其斑斓的色彩、奇异的造型,张掖七彩丹霞早已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由于同属于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大多数游人对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颇有些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游人游览的七彩丹霞实际上是彩色丘陵,而张掖丹霞则是在肃南县冰沟、大肋巴沟等地分布的丹霞地貌,两者在颜色、造型、成因等方面都有不同。

在颜色上,张掖丹霞地貌呈现典型的赤红之色,而彩色丘陵则由紫红、灰绿、黄绿、灰黑等杂色疏密相间,极富层次感。在造型上,张掖丹霞地貌有多种类型,如窗棂状宫殿式、柱状式、巷谷式等,其中又以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最为宏伟和独特,既让人生畏又让人赞叹,彩色丘陵则是连绵不绝的、和缓的单斜山,让人仿佛身处于童年的梦幻。在成因方面,二者均由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发育而来。其中,丹霞地貌由白垩系中下统下沟组的厚层状紫红色-砖红色砂岩、砾岩夹砂砾岩组成,地层总厚度大于674米,彩色丘陵由白垩系中下统中沟组的互层状杂色砂质泥岩、泥岩及页岩组成,地层厚度1724米。白垩纪早期,本区处于大陆性很强的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红色碎屑岩不断沉积,是为丹霞地貌形成基础;至白垩纪中期,本区处于干燥、湿热相互交替的气候条件下,沉积条件转变为湖泊沉积,沉积了红、紫红、黄绿、灰绿、灰黑等杂色砂质泥岩、泥岩细颗粒地层。沉积环境的不同,使沉积物中的铁离子不断交替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岩层颜色随之改变。亿万年来,二者又经历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层不同程度抬升,并伴有大量断裂、褶皱等构造产生,加之降水的水蚀作用、河西走廊强劲的风蚀作用以及崩塌等,最终形成了如今这岩性各异、色彩不同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

或许是世人更容易被颜色艳丽的事物吸引,因而当地政府着重打造了彩色丘陵景区。在景区内你甚至可以乘坐热气球、滑翔伞或者直升机从高处领略这绚丽的美景。看着西北干旱区这植被稀疏却又斑斓的山石,你若是有兴致也可以与广东韶关、贵州赤水在青葱翠绿掩映下的丹霞地貌好好对比一番。

第一次来到张掖是在一个冬季。作为一个长期在北方生活的人,出发前我并未将西北的寒冷放在心上。直到身处张掖凛冽的寒风中我方才醒悟:干燥的空气让寒风变得像尖利的刀,刮在人脸上生生地疼,在野外工作中尤甚,几乎让人受不住。再次来到张掖开展野外工作是在七月的盛夏,酷暑难当,阳光照在人身上火辣辣地疼,仿佛随时可能脱水中暑。听起来似乎是野外工作环境恶劣,又抑或我每次来都没有赶上好时候。但西北干旱区的气候是怎么都不会变作南方的温润宜人,作为一名湿地生态系统的科研工作者,更吸引我的自然是那张掖黑河湿地。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干流全长约928千米,其流域横跨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向西北注入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黑河流经张掖,孕育出一片水草丰茂的湿地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黑河中游河道为主线,地跨甘州、临泽、高台三区县,总面积为413.843平方千米,其间湖泊、沼泽、滩涂星罗棋布,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河流湿地生态系统。

根据划分规则的不同,湿地可以被划为不同的类型。张掖黑河湿地有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2大类,共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个类型,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湿地、内陆盐沼、池塘、灌溉渠系及水稻田、蓄水区11个类别。湿地类型越丰富也意味着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提起张掖黑河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大约能报出一大串数字和名字来,比如:保护区内有各类野生动物224种:其中鱼类19种,兩栖类2种,爬行类9种,哺乳类24种,鸟类170种;国家保护动物30种;保护区内植物有64科235属43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种。这些数字和名字简单罗列看似无趣,但这些无趣的信息却让我了解到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我们将其称为本底资料。若是抛开这些本底资料而谈科学研究、资源利用、自然保护,那就应了那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张掖黑河湿地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湿地鸟类中又以水鸟最具代表性。水鸟必然依水而居,与湿地的存在密不可分。湿地水鸟大多具备一个特性,即迁徙。鸟类的迁徙,指的是候鸟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大规模的、有规律的、广泛的、季节性的运动。

张掖黑河湿地位于全球9大迁飞区之一的中亚-印度迁飞区内,为本区的迁飞水鸟提供了重要的繁殖地、越冬地及停歇地。这也是为何我总是在“不宜人”的季节来此开展工作:冬季需要对越冬候鸟进行调查,夏季需要对繁殖鸟类进行调查。

黑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涉禽,体长约1米,成鸟眼周、喙、附趾鲜红,头、颈、背呈黑色,阳光照射下可见紫绿色光辉,腹部至尾下覆羽白色。张掖黑河湿地是黑鹳重要的夏季繁殖地。它们每年3月底至4月初来到黑河湿地,通常在靠水的峭壁上繁殖,于10月底至11月初迁走。黑河湿地为约500只黑鹳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数量超过本区种群数量的1%,如此规模的黑鹳数量为国内所罕见。

大天鹅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体长约150厘米的大型游禽,擅游水,身體白色,嘴端部黑色,嘴基大片黄色。每年12月至翌年2月,张掖仍是寒冷的冬季,但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天城湖、明塘湖、大湖湾等地由于水源来自地下渗出的泉水,水温较高,即使冬季湖面也不结冰,因此成了上千只大天鹅的越冬栖息地。

此外,张掖黑河湿地还有白琵鹭、灰鹤、短耳鸮、雕鸮、金雕、大鸨等2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最多为超过5万只迁飞水鸟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使这些自然精灵可以在湿地中顺顺利利地繁衍生息。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科研人员、观鸟者、自然旅行爱好者而言都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也许你觉得去野外赏湿地、观水鸟太折腾,那么你也可以选择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让你不用远离城市就可以领略湿地美景。在湿地公园南入口,还有一座依水而建的“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整个建筑采用中式原生态风格,与湿地浑然一体。细细游览博物馆,你可以深入了解张掖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了解张掖黑河湿地的管理与保护方针,了解张掖城市生态建设历程,了解张掖城市演变与规划。

张掖黑河湿地,不仅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还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更可以减轻沙尘暴危害、阻挡巴丹吉林沙漠南侵,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黑河湿地位于黑河的中游,这也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的安全筑起了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由此可见,黑河湿地的生态区位十分显要,对于维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凭借黑河湿地的重要保护价值,2015年11月25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湿地公约》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中国第49个入选的湿地。

张掖有山,谓“丹霞与彩丘”;张掖有水,谓“黑河湿地”。张掖山水,承接着历史的脉搏,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如诗如画,如歌如泣,带给我们久违的感动。在新时代的洪流下,用古老的智慧紧跟时代的步伐,我相信,张掖依然能够守护好一方山水。如果若干年后再回首,我想它依然美丽,并且在西北荒凉的土地上闪耀着勃勃生机,而张掖的山水便是那些最好的时代见证。

遥遥西北有座城,好一个“水生张掖”!

(责任编辑/岳萌 美术编辑/胡美岩)

(:知识就是力量 2019年08期)

猜你喜欢
丹霞地貌张掖黑河
黑河中游内陆沼泽退化湿地芦苇栽培技术研究
美丽丹霞地貌
张掖大沙河
感受自然风光,学习革命精神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
九月,我在黑河水边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