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形成与政策研究

2019-09-10 07:22华志强浦华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混业经营金融监管

华志强 浦华鼎

摘要:在我国迈向大金融时代的今天,金融业逐渐呈现出混业经营的特征.本文通过建立微观经济供求模型、全能银行收入增长模型,分析当今我国进一步推进金融混业的内外部条件,指出混业经营制度的固有优越性在于范围经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当前我国金融格局发展状况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范围经济;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O29;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8-0011-05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受金融市场化的影响,我国各种金融业态相互渗透交融,混业趋势进一步加强,实行混业经营与相应监管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政府逐步加大对混业经营的许可范围.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在国内已经趋于成熟,成为我国开展混业经营的核心模式.截止2016年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已发展到53家之多,平安、中信、光大三家非银控股金融集团掀起了全产业链的金融模式.混业经营在中国初具规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成为带动监管创新的契机.

然而,当前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固守总体分业的基调,缺乏对混业经营的明确界定,监管政策在混业领域也尚处于起步阶段;金控平台鱼龙混杂,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这造成了金融机构彼此割裂,监管部门权责不明晰,合理的社会资金需求遭到抑制,体制外系统性金融风险恣意积聚.只有不断深化金融监管改革,才能适应新的金融格局.

2 混业经营与市场供求机制

2.1 供求模型:自发混业微观基础

金融产品通常由金融中介创造,而金融中介存在的合理性在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为了消除金融产品市场与一般消费品市场参与成本的差异,我们假定金融市场信息完全对称,忽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相关政策对价格和供求量的影响,同时投资者均为理性经济人.假设金融服务量为Q,且Q是关于金融产品价格P和金融产品综合程度C的函数.这样,金融服务量函数可以表达为:

我们将金融产品价格P和综合程度C的关系进行简化,可以认为,金融产品价格和综合程度的消费者选择之间存在某种替代关系,在直角坐标系(见图3-1)中就反映为P和C分居纵轴的上下两端.

图2.1反映了金融产品服务供求局部平衡的状态.如图,S0为初始状态的供给曲线,D0为初始状态的需求曲线,两者相交于均衡点E.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因人均收入低、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功能相对单一,边际替代率很小,故供给和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均偏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资者逐渐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消费偏好,反映为需求弹性上升,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降低,逆时针旋转到D1的位置.届时一方面由于销量下降,另一方面依托于金融体系完善和技术进步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综合性金融产品.银行储蓄、保险、基金、信托、证券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产品边际替代率大大下降,使供给曲线由S0顺时针旋转到S1的位置,同时使销量从QE增加到QE’,市场供给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E’.因此,金融机构能够完全在市场规律作用下自发地完成由分业到混业经营的转变.

2.2 需求分析:金融格局变迁内生动力

和传统意义上商品需求不同,投资者即金融产品消费者的需求的变化主要依赖于两方面,一是收入,二是市场条件.下面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居民存款间接分析消费者收入情况.首先,我国居民存款体量十分庞大,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向个人分配倾斜,产生了多种投资理财需求.其次,住户存款占存款总额比重基本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2009年比重44.28%降至2018年的40.20%.这反映了民众越来越倾向于储蓄以外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形式.显然,传统功能割裂的金融服务已经远远不符合人们的要求.

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即企业角度间接考查市场条件.从宏观来看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越来越分散,初创和成熟阶段企业融资需求大相迥异.同时,大企业对资本运营方式也提出了稳健的需求,要求提分散经营与资本风险.这需要借助一批复合性金融人才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理财公司的参与,优化企业资产配置格局.由此可见,现阶段企业对于金融服务已逐步从单一资金需求向信息中介、理财委托、风险分摊以及信用管理服务等多方面拓展.

2.3 供给分析:推进改革外部保障

2.3.1 技术供给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互联网以其普适性和便利性广泛与电商、零售业、第三方支付和P2P贷款平台等经济部门结合,加速金融脱媒.以移动支付为例,它紧紧抓住便捷这一优势广泛拓展用户数量.调查数据显示,移动支付用户渗透率从2011年的3.5%飙升到2017年的72%.{1}移动支付及其搭建的线上资金平台造成了银行赖以生存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被大量蚕食,银行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生存危机.

依托互联网的金融创新又反过来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服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数字化方面大有作为.例如中国农业银行专门针对广大农民资金使用需求而推出的“惠农e贷”理财产品,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办理贷款.保险公司方面,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保险电销平台于2017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作,通过开展数字化供应链模式创新和流程再造,并依靠保费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客户.

2.3.2 制度供给

首先我国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正在健全.从2005年前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拉开帷幕后,在2009年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上市,有助于進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2018年4月新合并组建的银保监会召开座谈会,明确要求“健全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将其作为大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抓手.

另外,我国金融监管不断进步.早在2005年三部委发布《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将中国金融引向混业经营道路.2017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向统一监管迈进;2018年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组建银保监会.上述改革举措与时俱进,反映了我国从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改革创新.

3 混业经营与范围经济

3.1 混业经营固有属性:范围经济

混业经营最主要的优越性在于范围经济.这既是混业经营的固有属性,也是金融深化的必然成果.在经济学中,范围经济是指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单独生产同一种产品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2}从金融领域通俗地解释,由于客户产生了相关需求以及不同金融机构在金融资本、风险管理、營销网络等方面呈现出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特征,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若存在一个综合性机构(全能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能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信托的服务,其总成本将低于上述机构分别提供自身业务的成本总和.从客户角度看的服务,其总成本将低于上述机构分别提供自身业务的成本总和.从客户角度看混业经营的范围经济也存在,因为他们既能获得“金融超市”的一站式服务,同时也享受到金融深化带来的搜寻成本和交易费用的节省.

3.2 全能银行收入增长模型

考虑到全能银行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和协调过程十分复杂,完全不可能通过几个量化指标来直接概括,美国经济学家Walter Block(1994)用收入来概括混业经营的效率性,提出了著名的全能银行收入增长方程:

其中,St+1和St分别代表报告期和基期银行资产或资本规模;NTR表示非利息收入占银行收入的比重,DPL表示存款占贷款资金的比重即存贷比,LA表示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茁1、?茁2、?茁3影响上述各因素对银行资产或资本规模的对数回归系数,?茁1+?茁2+?茁3是银行活动范围内对资本增长的总影响.?茁4表示银行资产规模增长的弹性,反映银行本身资本规模大小对银行资产增长速度的影响程度.St+1为残差项.Walter Block指出,判断全能银行存在范围经济的充要条件是回归结果在给定显著性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茁1+?茁2+?茁3≠0的检验,代表银行经营活动对资本增长有影响;同时也通过?茁4≠1的检验,代表银行资本的增长与自身规模大小有关.

该模型的使用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研究对象必须是商业银行类存款机构或必须是包括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平台,二是该金融平台最好是总揽所有金融业务并能持有其他机构股份的全能银行.虽然中国大陆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能银行,但是许多金控平台下属子公司经营业务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基金、金融租赁等.因此考察收入情况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认为这些金控平台符合模型适用条件

3.3 回归分析与实证检验

这里选取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另假定其子公司平安银行为股权独立的商业银行这种情况,比较平安银行参与合营及独立经营的情形.

在集团方面,利用2009年至2018年平安集团相关财报数据与财务指标,计算得到如表5.1至5.3所示的回归数据:

整个模型拟合程度相当理想,可决系数R2达到了99.9%以上.拟合的标准误差仅为0.023,一般来说是个相当低的水平,完全可以接受.回归的残差平方和仅为0.003,即99.93%的银行资产增长都能由经营活动范围来解释;方差分析整体结果通过F检验,说明该模型准确刻画了该集团业务范围与资产规模的关系.就显著性水平90%而言,常数项和各系数的拟合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茁1+?茁2+?茁3表示银行经营对银行资产增长的总影响水平,从表中的数据来看,通过三个系数均不为零且和大于零的检验,说明银行经营活动对资产的增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范围经济效应较为显著.?茁4通过了不为1的检验,说明资产增速与经营范围扩大有关.注意到银行非利息收入NTR与银行资产呈现正相关,回归系数?茁1高达2.518,表明中国平安集团内部存在强烈的范围经济.

把平安银行看作股份独立的商业银行.根据平安银行在2009年至2018年间披露的财报数据,求出相关财务指标,单独对其进行回归操作,运算结果如表5.4至5.6所示:

拟合结果同样很理想,可决系数R2高达99.9%,略低于平安集团的拟合优度.标准误差仅0.034,完全可以被接受.方差分析整体结果通过F检验,其中F值高达742.505.回归平方和SSR为3.360,而总平方和SST为3.366,意味着银行资产变动中有99.83%可由经营范围解释,是个十分理想的水平.从P值来看,回归常数和回归系数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90%的显著性检验.至于收入增长模型的检验,注意到?茁1+?茁2+?茁3=-1.60,说明随着银行活动范围的扩张,银行资本将出现明显的减少,这表明单个银行内部出现了范围不经济.此外,虽然?茁4=0.479通过不为1的检验及资本的增长与范围的扩大有正相关关系,但是显然低于平安集团层面?茁4=0.736的水平,说明平安银行独立经营的效率性低于当前金融控股平台模式.同时,平安集团整体非利息收入增速高达2.518,而平安银行非利息收入增速仅为1.450,经营范围的扩大带来的整体效益远高于孤军奋战.

上述现象证明了,一旦金融子公司脱离集团而独立经营,直接后果是牺牲了混业经营带来的范围经济,甚至出现范围不经济.这就从制度内在的角度论证了当今市场发展阶段金融企业不断并购从而走向混业经营的必然性.

4 政策建议与结论

4.1 推进混业经营立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混业模式

诸如《证券法》“证券业、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法律限制,使时下金融机构不得不打擦边球,形成“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分业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这也严重制约了众多资本雄厚的金控平台进一步优化业务和治理结构、形成全能银行经营框架的发展机遇.

为此,我国立法机关应当充分认识到当今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急迫要求,从法律层面上给予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合法性.例如,允许商业银行在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下并购保险或证券行业,或允许其获得监管当局审批同意后直接投资设立子公司经营其他类别业务等.要放松对资本准入的限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为混业经营提供更完备的生长土壤.

4.2 借鑒国外发展经验,渐进式引向全能银行制度

全能银行是金融系统内部力量追求效率而演化的最终结果.作为混业经营的高级形态,全能银行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多元化、组合化的发展方案,在最大程度上享受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带来的高效率与低成本.

当前我国短时间内建立全能银行制度未必可行,但是从长远角度应当渐进式引导金融机构走向全能银行方向.对五大国有银行控股的金控平台与三大金融综合集团,该放松的管制应坚决放松,引导其发展成为全能银行.对于产业金控、民营金控和互联网金控等,由于它们处于监管的缝隙中,风险较大,应先对其作出界定.若认定该公司不属于金融控股公司,那么应立即限制这类公司继续持有金融业股权.此外,政府部门应鼓励商业银行和企业同时“走出去”,在海外拓展业务渠道,为进一步发展混业经营乃至孕育全能银行创造外部良机.

4.3 加强系统风险防范,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与行为

目前金控平台组织形态和业务融合往往是自发的、粗放的.譬如,平安证券在2013年前后凭借对IPO保荐业务“来者不拒”的态度虚增业绩,遭证监会开出7665万元巨额罚单.诸如此类问题与最初公司并购时片面追求效率的公司治理不无关系.

首先,集团内部协调的方法是实行公司扁平化治理.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削弱子公司层的权利,使集团决策层能够保持子公司步调一致.其次,要加强母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影响力.股东会要强化会议通知与会议出席制度,扭转个别大股东把持股东大会、进行“黑幕交易”的局面.最后,对外要加强信息沟通披露,对内应建立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畅通信息披露渠道.另外,金融控股公司应实施对被并购公司的垂直管理,可以派设专职人员负责集团与子公司的风险监管与沟通工作,逐步实现对子公司系统风险的全面防范与掌控.

4.4 结论

本文阐述了我国混业经营形成并成为金融业主流经营模式的原因,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基本具备实行混业经营所需条件.人们对综合性金融产品产生需求,而制度和技术因素保障了供给;二是发展混业经营、统一监管是提高经济效率、防控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市场对金融服务综合化、高效化的需求,与具有范围经济这一优越性的混业经营不谋而合.因此,要加快混业经营立法工作,逐步引导现有混业金融机构发展全能银行模式;要坚持审慎适度监管,逐步建立统一监管配套机制,指引金融机构优化公司治理,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重大风险攻坚战.

——————————

注 释:

{1}裴培.第三方移动支付报告:120万亿的市场有哪些新玩法?[J/OL].乐晴智库,2018-03-16.

{2}Robert S. Pindyck and Daniel L. Rubinfeld,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参考文献:

〔1〕万魏.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及监管问题研究[J].金融监管,2018(6).

〔2〕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货币与资本(中文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Robert S. Pindyck and Daniel L. Rubinfeld,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徐文彬,王大庆.全能银行的范围经济分析[J].前沿理论,2006(1).

〔5〕卢钊.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特殊性研究[J].中国物价,2018(2).

〔6〕张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与风险管理研究[J].财税月刊,2015(4).

〔7〕王纳,陈晖萌.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与管理的冲突与协同[J].经济导刊,2017(6).

〔8〕康民.混业经营:中国平安高增长的内生动力[J].中国保险,2017(8).

〔9〕华志强,张春生.推广的延拓负相依风险模型中的精确大偏差[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2):38-42.

〔10〕吕海娟,张基培,张晋源,彭红艳.带有Markov链利率的相依风险模型破产概率的界[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3):69-72.

〔11〕刘利敏,牛海峰.带干扰的单险种多索赔情形风险模型的破产概率[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4):52-55.

〔12〕华志强,张春生,陈丽莹.带随机利率的二维离散时的破产概率[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3):58-63.

〔13〕薛冬梅,华志强.多元风险模型中的长尾END的精确大偏差下界[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1):67-72.

〔14〕Lu D W, Song L X, Wang X H. Precise large deviations for the difference of two sums of random variables[J]. Communication in Statistics-Theory and Methods,2016,45(2):291-306.

〔15〕Hua Z Q, Song L X. Precise large deviations for the difference of non-random sums of NA random variables[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with Application,2016,36(6):732-740.

〔16〕Esary J D, Proschan F, Waikup D W. Association of random variables, with applications[J].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1967,38(5):1466-1474.

〔17〕Ng K W, Tang Q H, Yan J A, Yang H L. Precise large deviations for sums of random variables with consistently varying tails[J]. Journal of Applied Probability, 2004 , 41 (1) :93-107.

〔18〕Chen Y Q, Kam C Y, Ng K W. Precise large deviations of random sums in presence of negative dependence and consistent variation. Methodology & Computing in Applied Probability, 2011,13(4):821-833.

猜你喜欢
混业经营金融监管
我国民营银行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分析
商业银行债券承销业务风险的案例研究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研究
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
我国企业年金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互动发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