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式探究

2019-09-10 07:22刘玉明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探究

刘玉明

摘 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更强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而,大多数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位,使得他们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发现自己的能力。本文对此作出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式;探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适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的实际教学情境中,安排教学活动,能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对教学分数的初步理解中,可以设计:让学生指出每个人收到月饼的数量。认真听老师讲课,然后做题。如果有4个(或2个)月饼,小明和小红平分。请用手指数表示每人收到月饼的数量。然后,老师再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均匀地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指出每个人收到月饼的数量。这时,许多同学都被难住了,有的孩子伸出一个弯曲的手指,问他什么这是答案,因为,每个人都得到了半个月饼。老师又问:你能用数字来表示“一半”吗? 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教学应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要使他们学会主动去获取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积极思考,在做、想、说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使自己在概念、规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比如,教学中的“理解10”一课中,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中的10的概念。要求学生拿出10张图片,分成两堆,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每种一张。然后,再让学生讨论谁得分高,并要求老师给出一些建议。“有这么多的方法,怎么可能找到所有的,而不重复或遗漏它们呢?”学生们提出了这些组合: 

10(9 1);10(8 2);10(7 3);10(6 4);10(5 5) 

10(1 9);10(2 8);10(3 7);10(4 6) 

然后,学生们被引导讨论记忆的最佳方式,即,寻找模式。老师再问,“你能做些什么来快速记住东西?”学生将问题进行观察和比较,最后,归纳总结得出:(1)前四组相同的两行两数,只是位置不同,所以,只能记住一组。(2)另一个规则是,第一个数字是9、8、7、6、5……第二个数字是1、2、3、4、5……依次加1,即,渗透“序列”的知识。 

三、注重学法指导 

要使学生积极听课,活跃大脑,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手脑嘴心。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考和运用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1.会听。让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听学生讲,听学生讲存在哪些问题。为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由教师口述口算问题,学生直接写数字;教师口头应用问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公式;问问题。

2.会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惯。他们所能掌握的所有知识,都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教师适当地进行讲解或指导,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观察资料。那些能激发其观察的兴趣,由教师引导他们去观察,并给出提纲,使学生比较后,再做出判断。

3.用头脑思考。第一个想法。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去思考。这除了要靠老师们的启发外,还要靠“推广”,鼓励他们多动脑筋,让学生对老师的问题积极动脑筋去思索。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1. 拉近心理距离。老师在课堂上,除了平等和热情的对待学生外,还在课外投入情感,多接触他们,主动找其谈心,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使以前不喜欢数学,或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后喜欢上该学科。

2.包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包括:他们的选择,以及个性,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当其犯错误时,不应过分批评,而应该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去改正,让其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好的表现”,让他们自觉地回归到积极的学习中去。当学生写应用题时,他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例如,“小红买新华字典花了10.5元,买学校用品花了7.5元。小红花了多少钱?”有的同学进了行列式,马上回答:小红用了18钱。学生们犯了这样的错误之后,老师怎么办?听完后,我并没有马上给同学们指出来,而是做了以下有趣的问答。“好!如果他们想知道花了多少时间,他们说18,比如小红的体重是多少,他们说小红的体重是54,比如,乘公共汽车花了多长时间? 花了24小时。”这时,全班哄堂大笑,议论纷纷,很快指出了错误的答案。显然,这样的课堂氛围是有效的,它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知识。在不知不觉中,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想学、爱学。

总之,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是组织者、鼓励者,能够为学生主动探索,掌握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创造机会。在引导其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 赵蒙成,朱苏.小学低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提高策略——基于淮安市某小學的案例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04):71-75. 

[2]杜秀花,张炼.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以江苏省靖江市某小学中年级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23(05):65-70. 

[3]刘红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79-81.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