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开拓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

2019-09-10 07:22李旭冉王云开王未洁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市域农产品互联网+

李旭冉 王云开 王未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发展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新矛盾和新战略,科学把握“三农”工作的新起点、新目標和新任务。互联网作为当前新时代的重要产物,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农业农村发展中来。因此,“互联网+农业”如今正处在最佳发展机遇期,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将助力市域农业发展,“互联网+农业”有望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佳方式。市域“互联网+农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需要统筹规划,顶层设计,谋求“互联网+农业”进入市域农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必要性

作为农业基础性项目,“互联网+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加快产业化进程,使最新的农业技术落实到生产实践中。同时,互联网的广泛传播性将拓宽技术推广渠道,基层农民可以通过更多的媒体了解农业现代化技术,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对市域农产品产量和劳动力的解放有着重大意义。建设“互联网+农业”也是新时代下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村经济可由此驶入快车道,对提升普通农民信息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

安阳市是农业大市,发展成套的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互联网操作能力是促进安阳市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有助于提高市域经济增长

农业信息化可以为市域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普通的农产品经过现代化包装后将拥有更高附加值,同时可以节省农村劳动力,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三)保障农产品安全进入市场

农业发展可以进入工业化领域,政府、企业与普通群众均可共同参与食品质量追溯流程,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让农业发展为可控农业和可追溯农业。“互联网+农业”下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可促进农业生产进入标准化和稳定化,让企业管理者对自家生产的产品承担责任,令消费者更多地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过程中来。

(四)有助于提高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能力

信息化最大的便捷在于快速传播,而政府需要在传播过程中明确监管目标和主题。“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就可以帮助政府更快速地找到问题源头,明确责任目标,对企业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也可以提高政府的规范化水平。

(五)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统筹规划

市域“互联网+农业”对本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能够让农村市场的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的示范部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全市农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统计,能够帮助政府及时调整农业发展规划。

三、“互联网+农业”的现实效益

(一)经济效益

在种植方面,测土配方系统、物联网系统、病虫害预警防治系统均可利用到生产过程中。结合安阳市农技推广,可实现玉米每667 m2增产80 kg;设施蔬菜可发展并提升产品附加值,每667 m2可增收1200元;耕地平均每667m2的灌水成本可降低30~35元;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可降低30%。在养殖方面,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平台,应用视频监控猪场的整体生产过程,实现猪舍视频监控功能、种猪舍与仔猪舍自动温度调节功能和信息化管理功能;利用“互联网+农业”框架下的新技术,可提高生猪成活率5%,降低饲料消耗与增质量比0.05,节约疫苗及药品费用30%,节省人工成本40%,节能降耗折算降低成本约30%。

(二)社会效益

发展市域“互联网+农业”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可以提高群众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将农业新技术向更广的层面推广,同时有助于调整农业生产模式,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增加社会劳动人口,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效益

“互联网+农业”有助于智慧农业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将更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新农业发展需要遵从“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优化农业发展结构和规划,使涉农各行业可以综合并行发展,提高交互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村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水平,以深加工和品牌化的管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利用互联网寻找新物流模式,减少空气污染压力,促进更多的人去乡村参观旅游,以此证明农业产业化改革对农村环保工作、农产品污染治理和维护本地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力发展可追溯、现代化农业的同时保住一片碧水蓝天,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并以此为契机发展农村旅游业,使农村经济更加立体化、品牌化,呈现农业发展的新常态。

猜你喜欢
市域农产品互联网+
以地方立法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