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史平辉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植保药剂杂草

史平辉

一、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特点

小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粮食之一,保证其高效率的生产有着突出的作用与意义。通过将植保技术在农业地区的深度推广与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广大农户改善自己的种植技术,全面提升小麦质量,并且能够避免小麦被病虫为害的可能性。因此,植保技术值得大范围、大力度推广。

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无法完全杜绝病虫害,而植保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病虫害加以缓解,使得广大农户能够进一步提升种植的质量,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安全质量,并且在此基础上保证小麦的产量稳定,达到更好的种植成效。

二、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一)药剂拌种

在小麦植保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最为关键性的环节即为药剂拌种,而该项工作的推进则高度依赖小麦播种地区的特色。要选择契合度高的药剂,每667 m2通常使用2.5%适乐时种衣剂10 mL对水0.5 kg,再加入10 kg种子进行拌种。拌种后完全晒干,再进行播种工作。药剂拌种能够显著改善病虫害对幼苗的攻击,从而保证小麦的成活率,提升产量。

(二)土壤治理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药剂拌种的同时也需要对田间土壤进行药剂处理。处理土壤的药剂很多,如每667 m2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2~3 kg制成毒土,并将这些毒土在栽培小麦的土壤上均匀撒开,让其有效地预防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

(三)化学药剂根除杂草

由于土壤內所含有的养分、水分总量有限,因此,如果出现杂草,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小麦的养分摄取不足,其产量也会下降。目前,植保技术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为化学药剂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化学药剂的使用都有其限制。例如,应在田间杂草2~3叶期,空气温

度≥10 ℃且空气湿度在可控范围内,每667 m2用200 g/L氯氟吡氧乙酸50~70 mL,对水30 kg,均匀喷洒在杂草表面进行除草。

(四)小麦生长中期的田间管理

在植保技术中,中期是小麦生长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最有效阶段。农户要加强田间巡逻工作,一旦发现不同的病虫害,要第一时间且有针对性地解决。每667 m2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30~50 mL,加入20%哒螨灵40~50 mL,对水30 mg,均匀喷洒在小麦表面。要多运用现代化的处理方法,如无人机喷洒农药、24 h监控装置等,更好更全面地管控小麦生长。

(五)小麦生长后期田间管理

在小麦生长后期,即小麦拔节期,农户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管理工作,而其中的要点为“一喷三防”作业,方法为通过农药的一次性喷洒,达到防虫、防病及防干热风的目的,提升管理成效。通常情况下,为了进行一次性喷洒作业,需要将所施用的药剂混合起来,包括杀虫剂、杀菌剂以及补肥剂。为了使植保技术能够更好地运用,要加强对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的重视,只有充分研究好自身农田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出台管理措施,提升优化的效果及效益。

(六)防治病虫害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当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首先,在植保技术理念中,农户切忌直接展开农药喷洒等预防性措施,要充分了解自身小麦的种植品种以及当地农区的实际情况,包括土壤结构、温度、湿度等几个环节,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预防方案,提升预防效果及效率。其次,要结合多种不同的预防方法穿插使用,更好地提升防治效果。 防治药剂有:每667 m2用杀菌剂40%多·酮100~150 g,25%氯烯菌脂100 mL,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10 mL。防治蚜虫每667 m2可用7.5%氯氟吡虫啉30 mL,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20 mL,5%高氯氟氰水乳剂30 mL。

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是必要的,在此过程中,有效的植保技术应用,能够保证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积极进行植保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小麦种植水平。

猜你喜欢
植保药剂杂草
拔杂草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杂草
植保机
无题
拔掉心中的杂草
黑龙江实施《农用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规程》标准
陕西将补贴1000余架植保无人机
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大田预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