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2019-09-10 07:22张花伟郭献辉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滑县赤霉病纹枯病

张花伟 郭献辉

滑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小麦病虫害常见的有30多种,一般情况下可造成小麦减产10%左右,严重发生年份可减产30%以上。为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笔者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特提出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现介绍如下:

一、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一)小麦病害

1.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是滑县小麦生长后期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可为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在叶片上最初出现一层白色粉状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色至灰褐色。发病重时,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可被灰白色霉层覆盖,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小麦锈病。锈病有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3种,滑县小麦以叶锈病为害较重。该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夏孢子堆圆形至长椭圆形,橘红色,呈不规则散生,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发生严重时,病斑布满上部叶片,使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3.小麦纹枯病。纹枯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为害,近年来已成为滑县小麦的主要病害,它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感病后,在各生育阶段所表现症状不同,病株因叶鞘、茎秆受害而导致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千粒质量降低,重则可致病株提前死亡,形成“枯白穗”,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4.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滑县小麦生长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暴发性强,不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而且会导致小麦失去利用价值。小麦赤霉病在滑县菌源充足,小麦主导品种抗病性差,症状以穗腐为主,可造成小麦整穗、半截穗或部分小穗枯死,病穗籽粒秕瘦,且病粒含有毒素,严重时人畜食用后还可引起中毒。

(二)小麦虫害

1.麦蚜。蚜虫是滑县小麦的主要害虫。蚜虫主要集中在小麦茎、叶和穗部刺吸汁液,并分泌蜜露影响光合作用,致使小麦灌浆不足、籽粒秕瘦,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红蜘蛛。小麦红蜘蛛主要吸食小麦叶片、叶鞘及茎秆汁液,轻者叶片失绿黄化,重则叶片干枯死亡,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

发育。

3.吸浆虫。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它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轻则减产20%~50%,重则减产60%~90%,甚至颗粒无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二、防治策略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大力推广在滑县表现较好的高产稳产抗病品种,如百农207、中麦578、锦秀21、新麦26、郑麦7698、郑麦369、周麦27、矮抗58等小麦品种。

2.精细整地,规范播种。实行深耕旋耕相结合,可旋耕2~3年,深耕1年,打破深层土壤,耕翻后及时耙耢。增施有机肥,实施配方施肥。足墒下种,适期播种,推行宽窄行精量播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3.合理轮作倒茬。发病地块合理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次,如棉花、花生、大豆、红薯、蔬菜等。

(二)药剂防治

1.土壤处理。对重病田于犁地前,每667 m2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2.5 kg拌细土20 kg进行土壤处理,病区用药量要适当加大,可有效降低小麦全蚀病的发生。

2.药剂拌种。药剂拌种是简便易行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发生。杀菌剂可选用6%戊唑醇悬浮剂按种子量的0.05%或2.5%拌种,每10 kg麦种用3%敌委丹50~60 mL或2%立克秀10~15 g拌种。杀虫剂可选用60%吡虫啉悬浮剂种衣剂按种子质量的0.2%包衣或拌种。

3.喷药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叶枯病每667 m2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 g,或12.5%氟环唑悬浮剂40~60 g,或43%戊唑醇悬乳剂20 mL,或25%丙环唑乳油25~35 mL,或30%己唑醇悬乳剂8~12 mL,对水30~45 kg均匀喷雾。小麦纹枯病每667 m2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 g,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 g,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 mL,对水60~75 kg,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施,隔7~10 d再喷施1次,连喷2~3次。小麦赤霉病每667 m2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等及其复配剂对水45~60 kg常量喷雾,在小麦齐穗期开始喷施,间隔5~7 d再喷施1次,连喷2~3次。小麦吸浆虫蛹期防治每667 m2用4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300 mL对水5 kg喷拌干沙土20~25 kg,或每667 m2用5%毒死蜱顆粒剂3 kg拌20 kg沙土均匀撒施,撒后及时浇水。成虫补治每667 m2用40%辛硫磷乳油50 mL,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 mL,或2.5%联苯菊酯乳油30 mL对水50 kg常量喷雾,间隔2~3 d喷1次,连喷3~5次。

猜你喜欢
滑县赤霉病纹枯病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2019年绍虞稻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论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形势及防控对策
成功克隆小麦抗赤霉病关键基因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水稻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探析
滑县120急救中心集体献血忙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
滑县表彰“最美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