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无公害大白菜栽培技术

2019-09-10 07:22左小芳鲁丰阳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晚熟定苗株距

左小芳 鲁丰阳

邓州市秋季大白菜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 hm2以上,主要分布在白牛镇、张楼镇、夏集镇、腰店镇、汲滩镇等乡镇。笔者根据邓州市大白菜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无公害大白菜栽培技术,特介绍如下:

一、生产基地与品种选择

(一)基地选择

生产基地环境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规定,土壤为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轻黏壤土,排灌方便、通风良好,pH值在6.5~7.5,前两茬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

(二)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中、早、晚熟配套品种。要根据种植季节不同,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秋季早熟栽培选择品种金秋70、金秋80等;秋季晚熟栽培选择耐储的1代杂种,如改良青杂3号、80-7等耐寒品种,春节前后上市,价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二、播种育苗

(一)播种时间

大白菜可采用直播,亦可育苗栽培。适期播种是获得大白菜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邓州市一般在立秋后10 d播种,播种过早病害严重,过晚叶球不充实,产量低。

(二)种子处理

先将种子晾晒2~3 h,然后用50~55 ℃温水浸种20 min,不停搅拌至水温30 ℃后,再用清水浸种2~3 h,略加搓洗后捞出待播。

(三)播种量

每667 m2直播用种量为200~250 g,每667 m2育苗苗床用种量为300~400 g,每667 m2精量穴播用种量为30~40 g。

(四)直播

1.整地。早耕多翻,打碎耙平,施足基肥。耕层的深度在15~20 cm。邓州市多采用平畦栽培、垄栽,多雨地区注意深沟排水。土壤盐碱严重或沙性土地区采用平畦,凡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采用高垄,高垄的垄距为55~60 cm,垄高为15~20 cm。

2. 夏播、秋播。一是点播。按一定的行株距开穴点籽,穴深 0.5 cm 左右,播入种子 3~5 粒,播后覆土 1 cm 左右并镇压,用种量为 80 g/667 m2。二是条播。顺垄或顺畦划浅沟,沟深 0.6~1.0 cm,沟内撒籽,播后盖细潮土并镇压,每667 m2用种量为 200~250 g。

三、定植

生产上可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早熟品种行株距为 50 cm×40 cm ,中熟品种行株距为55 cm×40 cm ,晚熟品种行株距为60 cm×50 cm 。定植时运苗、栽苗、浇水、覆土要细致,栽苗后灌1次透水,以不淹苗为宜。直播要早间苗,多次间苗,适当晚定苗。一般在幼苗 2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当幼苗长到 4~6 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淘汰劣苗,缺苗应及时补栽。

四、灌溉

播种或定植后应及时灌水,保证苗齐苗壮。定苗、定植或补栽后灌水,促进缓苗。莲座初期灌水促进发棵;包心初期结合追肥灌水,后期应适当控水促进包心,收获前10 d停止灌水。

五、施肥

肥料的选择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肥料要求。

(一)基肥

基肥选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根据地力情况施足基肥。建议中等肥力地块每667 m2施充分腐熟有机农肥5000 kg左右、尿素8 kg、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12 kg。翻耕细耙、肥土混匀,并开沟做畦。

(二)追肥

追肥以速效肥为主。早熟品种一般追肥 2 次,分别在莲座期和结球始期每次每667 m2随水追施尿素10~15 kg。中晚熟品种一般追肥 3 次,分别在定苗后、莲座期、结球前期,根据需肥规律,每次每667 m2追施尿素15~30 kg。收获前20 d不再施用速效氮肥。

六、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病虫害

苗期主要病虫害有黑腐病、蚜虫等。生长期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白斑病、黑斑病、菜青虫、蚜虫等。

(二)防治原则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种子及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害壮

苗;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注意灌水、排水,防止土壤干旱和积水;清洁田园、加强除草降低病虫源数量。

2.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防虫网阻断害虫;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每667 m2宜悬挂粘虫板50个(黄板30个、蓝板20个),粘虫板应高出植株10 cm;频振式诱虫灯悬挂1个/hm2。

3.生物防治。保護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释放天敌,如扑食螨、寄生蜂等。保护与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可用赤眼蜂等天敌防治,用食螨小黑瓢虫防治叶螨等。选用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农药防治,如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害虫等。

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要按照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用药,适时用药,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要求施用。

5.中耕除草。一般进行3次中耕,趟垄3~4次。第1次中耕主要是除草,锄头在幼苗周围轻轻刮破土皮即可,不必用力深锄。第2次中耕在距幼苗10 cm处仍然轻刮地面,远处可以略深,其深度以3 cm为宜。第3次中耕是在追第1次肥和浇第1次定苗水后,这次中耕要深浅结合,将有苗垄背进行浅锄,将行间的垄沟部分深锄10 cm,中耕后要结合培垄。

七、采收

采收应选择晴天进行。秋大白菜,早熟品种在国庆节前后收获完毕。中晚熟品种尽量延长生长期促进高产,但必须在第1次霜冻前抢收完毕。

(一)采收方法

采收前10 d,菜园停止灌水。气温低于-1 ℃时,可延迟5~10 d采收。冷藏库储藏的大白菜,采收宜用刀砍除菜根,削平茎基部。通风窖储藏的大白菜,采收宜整株拔起,保留主根。大白菜采收、运输和入储过程,应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

(二)采后处理

大白菜采收后要求清洁、无杂物,外观新鲜、色泽正常、不抽薹,无黄叶、烧心、破叶、冻害和腐烂,茎基部削平、叶片附着牢固,无异味,无虫及病虫害造成的损伤。

八、生产废弃物的处理

采收后应及时清洁田园,将切除的根部、老叶、黄叶、感病植株等残枝败叶清理干净,全部拉到指定的地点处理。采收后清理的地膜、杂草、农药包装盒等杂物也要拉到指定地点处理。

九 、储藏

采收后,分品种拉运入库存放,参照无公害大白菜规定进行包装、储存与运输。

(一)质量要求

用于储藏的大白菜,质量应达到无公害大白菜的要求,储藏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储存。运输应符合大白菜储运技术的规定。

(二)储藏温度及湿度

冷藏库储藏时,适宜温度为0~1 ℃,湿度为85%~90%,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均匀流通。窖藏时,注意窖内换气,根据气温变化,入储初期,注意通风散热,勤倒菜垛,防止脱帮,中期须保温防冻,减少倒垛次数,末期夜间通风降温,防止腐烂。另外,白菜储存不应与易产生乙烯的果实(如苹果、梨、桃、番茄等)混存。

(三)储藏期限

冷藏库储藏期限,一般为5~6个月。通风窖储藏期限,一般为3~4个月。

猜你喜欢
晚熟定苗株距
晚熟
晚熟
晚熟
介绍几种适宜北方设施葡萄栽培的高光效架式
晚熟脐橙映峡江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巧解“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