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内黄县优质小麦播种技术的意见

2019-09-10 07:22张献利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强筋精量优质

张献利

一、搞好结构调整,打造优质强筋小麦品牌

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淤土和两合土面积占50%以上,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非常适宜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内黄县要充分发挥其优质强筋小麦的区位优势,在适宜种植区内稳定发展优质强筋小麦3.13万hm2,努力打造以郑麦366和西农979为主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牌;发展中筋麦面积2.8万hm2,实现内黄县强中筋优质专用小麦5.93万hm2整建制。内黄县要以优质化、专用化、无害化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全面建设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同时,要扩大小麦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经作物合理布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麦播时按间套模式留足预留行,继续推广小麦-尖椒二二式或小麦尖椒三二式套种模式,争取小麦、尖椒双丰收,达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二、优化品质结构,合理品种布局

本着“瞄准市场,严格示范,发展强筋兼顾中筋,群众认可”的原则,加快小麦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形成主导品种突出,成方连片,搭配品种合理,适合不同加工需要的多样化、优质化品种布局。

(一)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利用

高肥水中早茬地以郑麦366、西农979、新麦18和周麦22为主导,搭配种植周麦18、新麦19;高肥水晚茬地以豫麦34为主导,搭配种植郑农16、豫麦47、郑麦9023等。

(二)普通小麦品种利用

高肥水中早茬地以矮抗58、众麦1号、周麦16、周麦18为主,搭配种植豫麦49、豫麦41、鹤麦1号。高肥水晚茬地以豫麦24、温麦18、豫麦41为主,示范推广濮麦9号、温麦19等。优质强筋小麦种植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特别是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乡镇要打破乡界,选择1~2个主导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做到千亩成方、万亩连片,杜绝优质强筋小麦和普通小麦插花种植的现象,全面提高优质小麦生产质量。

三、推广先进技术,打好播种基础

(一)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为保证小麦的品质和产量,要坚持科学施肥的原则,加大有机肥的投入量,施足底肥,稳定氮肥的施用量,测土施用磷肥、钾肥和微肥,增强小麦抗倒、抗逆能力。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和化肥深施技术,提高肥效。高产田要控氮、稳磷、补钾、补微。

(二)精耕细作,提高整地质量

及时整地是种好小麦的第一环节。要适时收获秋作物,熟一块收一块、整一块,深耕细耙,以利于保墒。扩大机耕、机耙和深耕面积,按照早、深、净、细、实、平的整地标准,确保耕层深厚,地面平整,水、肥、气、热协调,土壤松紧适度,保水、保肥能力强,为一播全苗,形成壮苗,满足各生育期正常发育奠定良好条件。

(三)综合防治病虫害

认真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使用抗(耐)病优良小麦品种。麦播期间重点做好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土壤处理等措施。对于良种补贴项目区统供的包衣小麦种子,因不含杀虫剂,特提醒广大农户在播种前需采用杀虫剂进行二次拌种,防治好地下害虫、黄矮病或丛矮病重发生的地块。

(四)适期足墒播种,确保小麦出苗整齐

小麦的适宜播种期要根据品种特性、冬前积温及土壤气候条件综合而定。近年来,由于受大气环境的影响出现暖冬或倒春寒,个别春性强的品种因播种偏早而受冻害。根據气候条件的变化结合省市专家意见,内黄县小麦适播期应适当推迟,严格杜绝弱春性品种腾茬早、墒情好而提前播种的现象。各品种根据品种特性,要掌握在适播期下限播种,不可盲目早播。

(五)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匀播技术,促进小麦群体合理发育

小麦精量半精量匀播技术,能够协调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群体与个体以及产量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小麦植株生长分布均匀,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要根据地理水平、品种特征特性、种子质量等来确定,严禁随意加大播种量,以免造成群体偏大,个体发育不良,降低抗寒能力和抗倒性。播种深度为4~5 cm,播种过深或过浅,均不利于全苗、壮苗。要严格掌握播种深度,做到行距一致、深浅一致。

四、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水平

积极搞好技术培训和关键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麦播期间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印发技术资料、专题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特别是对项目区合理选用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合理施肥等关键配套技术,要千方百计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含量,为2020年小麦丰收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强筋精量优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优质强筋小麦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2020年河北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可达400万亩
征途漫漫 中国芯
精量点播机的校验与作业注意事项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精量穴直播提高水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