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早期干预的研究

2019-09-10 07:22邹玉芳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早期干预心理健康小学生

邹玉芳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中,不仅要倡导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因此这就要求现代人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小学生是当前应该关注的重点对象,因为他们身心尚未健全,正在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社会各界的压力以及自身性格,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当前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避免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早期干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所以,本文从此方向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早期干预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概述

对小学生而言,其实他们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不管是来自社会、学校还是父母。比如有一类学生,他们从小承担着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所以他们为自己增加了过多的学业压力,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就会大大受挫,产生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而有的小学生由于备受家长溺爱,所以他们叛逆自我,对教师的教育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不愿意服从管教。还有的学生怯弱胆小,自卑内向,害怕与别人进行交流,在集体环境中容易出现恐慌状态等。这些都是当前小学生们出现的一些显著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他们无法健康成长,并且一旦心理问题变得严重,还可能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简述早期干预概念

早期干预这一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已经有所提及,主要是为了帮助一些受教育条件较差的儿童进行的补偿教育,由联邦政府出资建立相关的托幼机构或服务部门,向其提供教育、医疗等综合性服务。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将早期预检测疾病危险性与进行治疗相结合,在学生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心理问题之前就对其进行治疗,避免后续心理疾病问题的出现。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做好早期干预

对当前小学生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实效,我们必须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所以接下来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干预措施和方法,以促进当前的心理教育更加合理开展。

(一)重视问题,合理授课

就当前的小学教育而言,很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了其他方面,比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从小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但是问题一旦变得严重,教师也很难解决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前教师应该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该合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意识,所以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让其合理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情境创设以及实际案例引入的方式,不断引导学生培养起健康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到校举办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之中,增强学生的关注度,让学生渐渐形成健康的意识。

(二)给予鼓励,建立信心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不要吝啬于表扬。比如有的学生因为自己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所以产生不良情绪。那么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开导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有所进步,只是由于自己出现了一些粗心的小错误,导致成绩有所下降,但是他们本身已经足够优秀。比如教师可以说他们解决了难度较大的题目,以此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让他们能够重拾自信心。

而针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他们内心非常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所长,那么教师就可以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耐心开导与鼓励,比如他们在做题时非常细心。即便难度较高的题目不会做,但是对于自己能够完成的题目,都不会出错。以此来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让学生对待学习能够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小学生本身年龄较小,基础还不够扎实,所以教师要有一颗鼓励和包容的心去对待学生,耐心教导,为学生创造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长期交谈,了解学生

为了避免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长期和学生进行沟通。像学生的朋友一样,和他们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其产生信任感。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愿意向教师倾诉自己的一些想法,在和学生的不断交流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发现学生所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让他们合理地进行情绪疏导,避免心理问题严重化。之前很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对学生严厉要求,明令禁止他们不允许做的事情,这样的方式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叛逆之心。所以在当前的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一种友好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可以平等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发现学生的情绪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合理地做好引导,及时遏制避免学生的不良情绪泛滥。

(四)开展活动,心理干预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参与一系列的活动,如果教师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采用口头陈述的方式,反复强调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排斥,教师可以将当前的教育以活动的形式展现。比如从学生的个性爱好人手,举办他们喜欢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或者学习中投入精力,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锻炼他们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校园中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产生健康而积极的心理。

除此之外,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可以组织一些社区型的活动,让孩子到社区进行献爱心的活动,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实例引导,警醒学生

在当前的心理教育过程中,某些教师没有耗费大量功夫去强调这一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们对此没有产生较为强烈的意识,而即便有些学生接受了相关的教育,但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心态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愈发严重。

(六)活用教材,人物示范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说教师反复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学生们反复讲解一些字面上的理论知识,其实有的时候教师可以更加活用教材。比如在当前的一些教材上面讲到很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曾经遭受过很多困难与压力,但是他们有着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最后他们都在困难与压力中涅槃重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早期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就可以运用名人案例来起到示范作用。韩信自知自己势单力薄,所以并没有与之硬拼,忍辱负重。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可能很多心理脆弱的人都会崩溃,但是韩信当时并没有胆怯,而是看清楚当时的局面,选择了一种睿智的做法,这主要就是因为他强大的心理状态,所以最终韩信也成为韩王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用这种人物事例的方式,在教学中对孩子们进行引导,让其明白在日常生活中遭受困难与挫折是正常的,不应该轻易被困难击倒,让孩子练就强大而坚定的心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学校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成绩提升,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培养的是身心健全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所以,学生必须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而小学生在成长的基础阶段,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情绪干扰,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早期干预工作,帮助孩子健康成長。

(责编:侯芳)

猜你喜欢
早期干预心理健康小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吞咽治疗的早期干预时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恢复的影响
早期干预防治围生期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晚期早产儿精神运动发育早期干预效果分析
我是小学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