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草原奖补政策的实施及成效

2019-09-10 07:22张约翰杨光维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7期

张约翰 杨光维

摘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一项针对草地退化、水土失衡等生态问题提出的草地资源保护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控制草原的畜牧量和贴补牧民生计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进而实现人与草原的和谐相处。草原奖补政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加强民族间的友好团结,促进社会的稳定。该文从实施草原奖助政策的具体措施以及该政策的显著成效2方面探讨伊犁河谷草原实施草原奖补政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草原奖补政策;草地恢复;草原生态

中图分类号:S812.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10

0 引言

伊犁河谷草原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角,三面环山。天然的地理优势使该河谷草场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随着人口激增,草场资源被大量开发与利用,资源的过度开采,超载放牧使河谷水土失衡,草地不断退化,生态资源H渐枯竭。为解决伊犁河谷草原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当地政府开始实施“草原奖补政策”,希冀通过控制畜牧的放载量和补贴牧民生计的举措遏制伊犁河谷的生态恶化,解决当地牧民的生活危机,进而实现人与草原的和谐相处[1]。历经几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伊犁河谷草原的草地退化、生态恶化等环境危机,推动了当地传统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型,提高了当地牧民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当地各民族的团结。

1 草原奖补政策的实施

一个政策的出台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与实时督促、离不开百姓的理解与支持。因此,草原奖补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伊犁当地政府及牧民的协同努力。

1.1 完善当地政府的宣传与监管体系

政策的有力宣传与实施是快速推行“草原奖助政策”實施的重要举措。因此,为推进伊犁河谷草原当地的草地恢复及生态改善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加强辖区禁牧、草畜平衡及惩戒的宣传与监管力度。在相应区域建立管护站,加强基础没施建设,并派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地监管,以便实时关注草地资源的利用率,确保草畜平衡。此外,管护人员在完善自身工作素养的同时,还需加强“草原奖补政策”内容及长远效益的宣传力度,通过张贴标语、拉横条幅、开展讲座、培训等方式定期对牧民进行生态保护意识教育,或放映有关草地恶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等影片提高牧民保护草地资源的积极性,增强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2]。

1.2 合理分配政策补贴标准

政策补贴金额分配不合理是“草原奖补政策”不能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伊犁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放牧养畜,禁牧、控制载畜量的草地保护政策部分切断了牧民的生活来源,而补奖政策资金分配不合理,资金补贴低难以保障牧民的日常生活开销,为生计所迫,牧民不得不重新放牧 根据国家政策,伊犁河谷建立合理分配机制,符合当地牧民心中的理性标准,有利于激发牧民减畜积极性,即使在不监管的情况下,依然愿意主动减畜。因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员只有充分了解伊犁牧民的生活及生存需求,制定合理补助奖励分配标准,才能推动“草原奖补政策”的顺利实施。

1.3 转变当地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伊犁当地的牧民生产方式依然是采取传统的放牧方式,牧民大多是依据各自草场分散居住。传统的游牧式生产方式已难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伊犁的经济发展模式急需转型。为促进当地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当地牧民需要学习先进的畜牧技术与方法,不断提高白身的文化水平与技能,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而,当地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班,鼓励当地牧民积极学习养殖知识与技术、学习文化课与思想政治课,进而促进牧民自身素养的提高。 “草原奖补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伊犁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及牧民的共同努力。对于人民政府,要不断完善禁牧、草畜平衡政策的宣传与监管力度,提高牧民的草地资源保护意识;牧民自身要努力学习养殖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与环保意识,积极地推动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

2 实施草原奖补政策的成效

自国家出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后,新疆各大草场纷纷开始实施、落实草原奖补政策,草原生态保护网已成型,禁牧、休牧、草畜平衡体制趋于完善,整个新疆草地退化、生态恶化的现状逐渐得以改善。其中,伊犁河谷草原作为新疆较大的一个草原,其草地退化现象正逐渐改善。

2.1 生态环境日渐改善

新疆最新一年的草地实地监测的数据和地面遥感影像的结果显示,在全疆实施草原奖补政策的近5年,伊犁河谷草原上的植被覆盖率日渐增长,整个草场的植被覆盖率由未实施草原奖补政策时期的30.4%增至40%,整个草场的植被高度也由10cm增长为20 cm,平均每亩草坪的产草量由不到2 000 kg增至3 101.2 kg。此外,在全疆贯彻落实草原奖补政策期间,伊犁河谷草原的放牧超载量也从前期的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7)

35%降至19%,燃烧秸秆、肆意放牧等非法行为骤减,牧民的生态意识普遍增强。目前伊犁河谷草原的草地退化已大有改善,基本实现了草畜平衡[3]。草原奖补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改善草地退化现象,缓解生态恶化,实现人与草原的平衡。

2.2 牧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一项以经济贴补的方式改善草原生态恶化的环保政策,对实施禁牧区域的牧民提供每年每亩6元的资金补助;对实施草畜平衡区域的牧民提供每年每亩1.5元的补助、此外,中央财政每年还给予畜牧品种改良补贴、牧草良种补贴以及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大量提高牧民的收入,有效地降低了草地的放牧超载率。奖补政策的全面实施及有效落实,极大改善了伊犁河谷草原的生态环境,促使当地人在保持当地畜牧特色的同时,推动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型,全方位增加牧民的收入,进而激发牧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及绿色生态意识。

2.3 促进各民族团结

伊犁白实施草原奖补政策以来,政府宣传及监管体系的日益完善,牧民的生态意识日渐增强,该地草地退化,草原生态恶化的现象也有了显著的改善。此外,伊犁作为多民族聚居地,草地资源的归属问题一直萦绕在各民族牧民心间,各民族间的矛盾、冲突也由此产生。奖补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各民族间的经济纠纷,传统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型有效解决了当地牧民们的就业问题,各民族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团结,有利于社会长期和谐稳定。

3 结束语

伊犁河扦草原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场资源,在我国的生态安全及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促进整个新疆牧区的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完善我国的生态安全体系。为有效实施、落实草原奖补政策,伊犁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对这一政策宣传及监管工作,通过完善政府的监管体系、提高草原补偿津贴、推动当地生产方式的转型和加强政策内容及效益的宣传等举措,增强牧民的草原保护意识,进而实现草地恢复、生态平衡以及人与草原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l]戴微著,谭淑豪.草原生态奖补政策效果评价:基于内蒙古典型牧区凋研的制度分析[J].生态经济,2018,34 (3):196-201

[2]侍伟利.新疆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价[J].天津农业科学,2017,23(6):64-67

[3]岳潞潞,马瑛,郭迪.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青海农技推广,2019(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