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

2019-09-10 07:22孟庆敏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畜牧养殖防治对策

孟庆敏

摘要: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已经成为危害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传染性疾病一旦爆发流行,会对动物的健康生长和正常发育造成危害。某些重特大疫病的传播流行还会威胁养殖场乃至整个地区动物养殖产业的安全。因此,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确保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该文主要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论述了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疫病的防治对策,以进一步提高疫病防控效果,降低动物疫病发病率。

关键词:畜牧养殖;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18

0 引言

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中,传染性疫病是指由某些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存在一定潜伏期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细菌等。在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中,传染性疫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傳播范围广、危害严重、致死率高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常会给动物生长造成致命威胁。因此,在畜牧产业发展中,要求相应的饲养管理人员熟知各类传染性疫病的具体发病特征、流行特点,以便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将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疫病快速传播蔓延。

1 发病养殖场现状

河南省柘城县一个中小规模养殖场共养殖繁殖母猪80头,年出栏生猪320头以上。2015-2017年年底,通过连续多年对该养殖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养殖场普遍存在疫病高发的现象。2015年年初,养殖场仔猪群体中大范围流行猪轮状病毒病、流行性腹泻病和传染性肠胃炎病,上述3种疾病混合感染发生,发病初期由于乡镇兽医没有及时明确致病原因,按照细菌性腹泻进行治疗,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随后病情快速传播蔓延,直到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共出现死亡仔猪36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5年夏季养殖场爆发流行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这2种疾病混合感染造成较高的死亡率,除仔猪死亡外,育成猪和成年猪也发生死亡。2016-2017年该养殖场连续出现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通过对该养殖场3年的养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养殖场普遍存在卫生环境不良的现象。在生猪饲喂环节,养殖户盲目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类的抗生素,使致病原的耐药性不断提高,多种药物的防控效果普遍较差。通过连续3年对该养殖场细菌性疾病的治疗经验可知,首次发病使用的高敏抗生素在治疗第2次细菌性疾病时效果逐渐变差,致病菌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耐药性,不得不结合药敏试验选择其他类抗生素。同时,整个养殖场的饲养密度较大,养殖户经常将不同日龄的猪混群养殖,猪群之间相互接触加速致病原的传播蔓延。针对上述养殖场存在的多种不当行为,畜牧兽医单位为养殖场制定针对性的饲养管理方案,并定期对疫病进行检测,有效控制了养殖场的环境卫生,保障饲料添加剂投喂科学,强化疫病防治技术推广应用。2018年该养殖场未发生任何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截至2018年年底,该养殖场共出栏生猪400头左右。

2 防治对策

2.1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疫病检疫

针对该养殖场疫病广泛流行传播的局势,畜牧兽医局和乡镇畜牧兽医站联合开展动物疫病检疫,定期到养殖场对生猪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视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检疫中,一旦发现患病动物立即隔离,并进行严格的实验室诊断,明确致病原,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除每年春秋两季对该养殖场生猪进行强制性的疫苗免疫接种外,结合该养殖场常见疫病的流行特点,为养殖户制定针对性的补充免疫方案,并监督养殖户按照相关免疫程序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接种的合理性,提高整个生猪群体的抗体水平。在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和动物疫病检查中,引导养殖户科学饲养管理。在动物引种中一定要严格落实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到场隔离观察制度,新引进的猪群必须隔离观察至少30 d以上,由当地的兽医进行全面的检疫检查,确保健康后才能混群养殖。

2.2 引导养殖户注重控制环境卫生

对乡镇兽医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及时史新其专业知识。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到养殖场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并为养殖场制定严格的环境卫生控制方案。要求养殖户每周对猪舍进行至少1—2次的卫生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5%的来苏儿溶液,10%的生石灰水溶液[1]。在疫病流行高发期增加消毒次数,同时还应该做好带猪消毒工作。要求养殖户始终坚持白繁白育、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每批猪出来后,都应该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扫、卫生消毒,间隔21 d后才能进入下一批猪。另外,要求养殖户每天对猪舍进行全面清理,及时清理猪粪便和各种污染物,没置粪便污染物堆积发酵处理点,对粪便进行生物发酵,利用生物热能杀灭粪便中的致病原和寄生虫虫卵,保证为猪群生长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整洁的环境,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几率。在该养殖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求养殖场完善基础没施,在养殖场周围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确保将养殖场内的积水、污水顺利排出,及时排出猪舍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加速猪舍通风换气。另外,动物防疫部门和管理部门,针对养殖场的实际养殖情况,制定严格的检疫制度,并确保各项制度严格落实到位,提升养殖户的执行能力,对动物养殖管理流动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避免隐性带病的猪向其他地区流行传播。

2.3 加强饲喂环节的管理

养殖场饲喂不合理是导致致病菌耐药性产生、致病原快速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引导养殖户提前预防,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生猪饲喂环节的有效管理,科学饲喂,降低致病原的耐药性,抑制疫病的传播流行。当地畜牧兽医人员对该养殖户进行了多次的技术教育,要求养殖户在饲料配制中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尤其是抗生素添加剂的投喂量,确保饲料配比合理、蛋白质充足、微量元素、维生素投入合理,满足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2]。另外,定期对整个饲喂环节进行清洗和卫生消毒,及时清理剩余饲料,避免饲料发霉变质引起猪黄曲霉素中毒,保持一个十净卫生的饲喂环境,降低多种传染性疫病的发生可能。

2.4 降低多种传染性疫病的发生可能

要有效提升整个养殖场的疫病防控质量与效果,就要从强化饲养人员管理、养殖环境、机制等方面人手,为养殖场构建完善的疫病防控方案,不断创新疫病防控手段。生猪养殖场疫病发生后,很多饲养管理人员不主动将疫情上报,而是白行采用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差,致病原容易产生耐药性。当养殖场出现疫病后,应该立即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单位,由专业兽医进行诊治,明确致病原后,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确保整个治疗方案的科学合理[3]。通过不断创新疫病防控治疗手段,有效促进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3 结束语

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随着动物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动物疫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升高趋势,疫病防控压力逐年增高。在畜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危害巨大,影响范围较广,必须引起养殖户和相关畜牧兽医人员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辖区范围内疫病流行特点、流行趋势等的调杏,做好某些传染性疾病的诊断防治工作,为养殖户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做好某些传染性疾病的诊断防治T作,推动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友宏,谭明军.斋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35(20):179.

[2]杜仕忠.传染性胃肠炎在牛养殖的防治分析[J].中兽医学杂志,2015(10):43

[3]刘安全.探析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281.

作者简介:盂庆敏(1970-),女,河南人,助理斋牧师,研究方向:斋牧养殖、防疫、检疫。

猜你喜欢
畜牧养殖防治对策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动物疫病的致病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