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疾病流行与防治

2019-09-10 21:04成建利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猪养殖疾病防治对策

摘要:我国养殖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尤其是生猪养殖业。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逐渐扩大,养殖数量也逐渐增多,但是对于其疾病防治的措施也逐渐增多。如果没有对生猪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治,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瘟疫,使养殖户的经济遭受很大的损失,甚至严重的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生猪养殖业中生猪疾病防治的探讨至关重要。

关键词:生猪养殖;疾病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27

0 引言

经过相关调查发现,目前我闰生猪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源于疾病。而且众多生猪疾病中传染性疾病影响最大,其中带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有猪肺疫、猪瘟以及猪丹毒。因此,上述3种疾病成为防治生猪患病的主要对象。本文就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猪发病特点以及其发病的实际状况进行阐述,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生猪疾病防治措施,进而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不同生长时期生猪发病特点

1.1 仔猪阶段

仔猪阶段生猪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出生1-2周的仔猪,而且仔猪时期的生猪死亡率占生猪全生命周期的绝大分比例,因此对于仔猪阶段的疾病与饲料管理工作必须要足够重视,才能极大减少仔猪的死亡率。这一阶段生猪常见疾病类型大多数是仔猪黄痢、白痢、红痢、水肿病、仔猪副伤寒等。而这些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母猪生长情况不好、饲养管理工作不到位以及母乳中缺乏相应的抗体等方面。如果没有做好仔猪的保暖工作,极易引发仔猪感冒,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死亡。同时倘若也没有给予生猪必需营养物质,生猪会很容易有生长缓慢、消化障碍等健康方面问题的出现[1]。

1.2 育肥阶段

育肥阶段是生猪生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其养殖目的是有效提高生猪生长速度,所以这一阶段与仔猪阶段有很多不同之处。育肥阶段的生猪已有了完善的免疫系统,相应的免疫得到很大提高,故生猪的死亡率与发病率也就随之降低很多。然而,在各种常见多发猪类疾病的极大影响下,依旧存在生猪患病,甚至严重死亡现象的出现,进而使生猪生长变慢,相应饲料量增多,故生产成本极大的提升,极大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育肥阶段,对于生猪疾病的防治工作同样也不忽视,要将各个方面的防治措施做到位,充分保障好养殖户的生产效益。

2 生猪疾病流行情况

2.1 传染病

目前生猪养殖行业对于生猪正常生长影响最大的是传染病,因为其防治极其困难,工作量也巨大。一旦防治措施工作某一个环节有所差错,便会给生猪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并且每年新型传染性病症的数量逐年增多,近年新出以下几个传染性病症:传染性猪胸膜肺炎、增生性猪肠炎、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网环病毒型感染等。

2.2 传统流行疫病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我国生猪养殖业逐渐运用免疫方式进行相应的疾病防治,这就使先前的传染性疾病,如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猪瘟、猪链球菌病、传染性猪萎缩鼻炎等疾病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异,之前临床诊断的相关症状逐渐消失,Jm现新的临床症状,给防疫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2]。

2.3 细菌性疾病

目前,有不少养殖户为预防生猪一系列疾病的出现,提高自己的效益,应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药物给生猪进行相应的防治治疗。虽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会使很多致命性病菌产生极强的抗药性,因此,当这些细菌性疾病再次出现时,对相应病原体开展相应的药敏试验,但是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成效不明显,使生猪养殖的养殖成本提高很多,养殖生猪的经济效益极大降低。

3 防治措施

3.1 预防控制

生猪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2个方面,监测控制与免疫措施。在对生猪疾病进行相应的监测控制工作时,需要做好对养殖户、养殖场以及交易现场等地方的监测工作,加大对出现病情或疫病频发的生猪养殖场所监测的投入力度,运用合理科学的监测方法,如临床观察、流行性病症调查以及病原体诊断等,确认养殖场出现的具體疫情类型。

在对生猪疾病开展相应的免疫过程中,可运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灭活疫苗。在选择相关免疫注射方式时,需要在仔猪出生后1个月,对其进行首次免疫注射,疫苗最好选择运用肌肉注射方式。并且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会随着其增长逐渐减少,因此当仔猪出生1个月后,其体内的抗体已减少到不能抵抗外界病菌的效果。需要在仔猪出生后1个月,对其进行首次免疫注射,并且疫苗最好选用猪瘟脾淋苗;出生2个月时,再对生猪进行第二次免疫注射。

3.2 仔猪防护管理

在生猪实际养殖中,仔猪生长发育速度极其重要,因为它是衡量猪舍养殖效益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其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对于仔猪日常饲养管理工作需要有足够的重视,不断加大对其管理投入力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仔猪患病率,保障仔猪能在出生0.5 d内得到充分的初乳,还要对其母源中的抗体进行及时补给,减少仔猪腹泻猪瘟病症的出现,保障仔猪能正常生长发育[3]。

3.3 传染病防治措施

在进行生猪养殖中,需要对猪舍容量做好科学合理的控制,依据猪场发病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在生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药物,连续进行1周,便能很好地预防呼吸道综合疾病、胸膜肺炎等多种疾病的出现,而且还能极大降低结肠炎、回肠炎和猪痢疾等多种疾病的患病率。另外,需定期对生猪圈舍进行相应的杀菌灭毒处理,使在源头上避免病菌的感染,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菌对生猪正常生长的危害。

3.4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

仔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因此,需要做好对仔猪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对猪舍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及时清理好圈舍,使病毒的危害限制在最低浓度范围内。定期进行相应数据消毒工作时,一旦发现生猪有明显病症发生时,就要将生猪隔离。

4 结束语

对于生猪养殖,疾病防治工作不可或缺,如果该项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会对生猪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极大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严重的还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要对其工作要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实际生猪养殖工作开展中,需要对不同时期生猪发病类型与特点要有深入的了解,并且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以及进行相关的监测工作。另外,在生猪管理方面,需要对仔猪与育肥阶段分开进行管理,有效开展对应的杀菌消毒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生猪发病率,切实保障好养殖者的经济效益,进而使生猪养殖业能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l]付君航,崔慎扶浅谈生猪疾病的防治[J]科教导刊一电了版(下旬),2016,12(12):185

[2]朱琳.关于生猪疾病防治措施的分析[J].科教导刊一电了版(中旬),2016,12 (2):192

[3]盂祥庆.生猪养殖业中疾病防治的研究[J] 兽医导刊,2017,12(10):97. 108.

作者简介:成建利(1970-),男,山西文水人,大专,就职于山西省文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从事动物卫生监督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生猪养殖疾病防治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探讨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现状和改进措施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生猪集中养殖污染及其治理
从市场需求前景出发支持生猪养殖
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数学模型
泸水县生猪养殖中药品安全使用情况调查
利用太极拳提高教师体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