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防治措施

2019-09-10 21:04罗绍兴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特征

摘要:作为接触性较强的典型传染病种类,猪蓝耳病在目前禽畜养殖领域呈现较高的发病概率。养殖猪如果感染猪蓝耳病,则会严重威胁禽畜生命,进而造成规模较大的禽畜养殖损失。在情况严重时,猪蓝耳病还会波及较大范围的猪只,并且引发猪舍内部病毒的快速蔓延。及早防控猪蓝耳病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养殖技术人员需要明确此类病症特征及其危害根源,在此前提下结合猪蓝耳病的具体表征开展有效的疾病防治。

关键词:猪蓝耳病;特征;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46

0 引言

在猪养殖业中,猪蓝耳病具有较高的发病概率以及较强的禽畜传染性,因此在传染类的禽畜疾病中占较大比例。同时,猪蓝耳病还体现为较长的疾病潜伏期,此类病症一旦爆发,将会迅速波及较大范围的养殖猪。猪蓝耳病由于具有隐伏性与蔓延性的基本特征,进而威胁养殖户自身的利益[1]。为切实防控猪蓝耳病的迅速蔓延与传播,要做到及早识别猪蓝耳病,运用相应措施杜绝猪蓝耳病。

1 疾病特征

猪蓝耳病本身具有禽畜类的疫病,此类疾病表现为较强的传染性与接触性特征。生猪如果受到蓝耳病的感染,则会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死亡。并且猪蓝耳病还可能波及圈舍范围内的其他生猪,因而具有疫病迅速蔓延的倾向。从疾病表征角度分析,猪蓝耳病在发病初期具有隐秘性,同时具有长达1个多月的蓝耳病潜伏期。作为养殖技术人员,如果没能做到及早察觉猪蓝耳病,则会导致程度较为严重的生猪养殖损失。

由于受到生猪体内因素以及外界因素导致的影响,猪蓝耳病在目前生猪养殖中呈现较高的疫病传播性[2]。通常生猪自身的免疫状态、圈舍周边环境、毒株因素以及饲养管理因素都会明显影响此类疫病的发作与蔓延。如对于低毒株的潜在因素,此类因素存在较高的诱发疫病可能性,并且还会引发迅速蔓延的猪蓝耳病影响。与低毒株因素相比,强毒株将会给生猪造成更加明显的生命威胁,患有此类疫病的生猪通常都会在短期内死亡。

经过临床剖检,可发现患有蓝耳病而导致病死的多数生猪都呈现体表出血、淋巴结或者腹股沟水肿、黏膜m血以及尿液积攒的现象。对于死猪体内的切片进行详细观察,可察觉到针状出血点较多存在于死猪黏膜与肾脏等部位。对于死猪的肝脏部位,该部位存在较高概率的出血现象。此外,某些生猪体内的心内膜或者胸腔还会表现为明显的积液。

2 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作为感染性以及致死性较强的典型禽畜疫病,其能迅速波及较大范围的生猪,进而造成养殖户十分严重的生猪养殖损失。因此为切实达到防控生猪疫病的目的,养殖户要净化生猪的圈舍环境,运用常规检疫等措施减少猪蓝耳病发生率。同时,各地养殖户也要确保具有较强的猪蓝耳病防控意识,对于表现出蓝耳病早期表征的生猪要及时予以检查,以免猪蓝耳病呈现蔓延的趋向[3]。

2.1 保持生猪圈舍的清洁性

为达到防控生猪疫病的目标,关键措施应落实于定期开展生猪圈舍消毒。生猪养殖户需要做到切实强化圈舍消毒的意识,确保生猪圈舍能始终维持清洁性。这是由于经常开展圈舍消毒的做法可及时消除蓝耳病的潜在隐患,对于发病概率也能达到明显降低的效果。

具体在圈舍消毒的操作中,养殖户需要考虑现有的生猪圈舍规模,并且通过运用科学测算的方式选择圈舍消毒材料,并且拟定可行的消毒方案。养殖户不仅需要做到经常清理生猪圈舍,同时还应及时清除生猪粪便等排泄物,以免累积过多的排泄物导致生猪患病。生猪圈舍如果有必要进入外部车辆,应仔细查看车辆状态,并且运用相应的消毒措施保证车辆清洁。因此,养殖技术人员需要做到关注日常性的圈舍消毒,进而从源头人手切断疫病根源。

2.2 强化饲养管理

生猪饲养管理能否达到应有的管理力度,其直接决定了蓝耳病的预防成效,并且关乎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强化生猪的日常饲养管理,此项措施能达到切实防控蓝耳病的效果。具体在养殖生猪实践中,强化饲养管理主要涉及圈舍整体环境的改善,并且还涉及全方位的生猪疫病防控。作为养殖技术人员要格外关注圈舍管理,严格限制出人生猪养殖区域的车辆及人员,确保严格封闭生猪的养殖区。

此外,生猪养殖户还应密切关注当前的圈舍内部温度,通过运用科学手段调控圈舍内部的温差。在寒冷冬季来临时,应保证圈舍内部符合最基本的采暖标准,进而达到增强生猪体质的目的。夏季后,关于饲养管理要更多集中于圈舍通风与圈舍降温。每隔特定时间,养殖技术人员还要运用全方位的病原检测措施检验圈舍的清洁度。对于仔猪应做好严格的检疫,达到杜绝疫病隐患的目的,保证仔猪的健康与安全。

2.3 妥善处置患病生猪

生猪一旦感染蓝耳病,那么圈舍中的其他生猪也会迅速受到感染。为避免扩大猪蓝耳病导致的生猪养殖损失,关键措施在于妥善处理患有蓝耳病的生猪。在多数情况下,养殖户对于患病后的生猪应当妥善予以隔离,而不要将其混同于其他的健康生猪。通过运用无害化的圈舍处理方式,应切实保证生猪圈舍始终达到最基本的清洁度指标。具体在日常饲养中,养殖户还要适当增大高能量饲料的投喂比例,以便于增强生猪体质,避免猪蓝耳病威胁体质较弱的生猪。

2.4 运用科学免疫的手段消除疫病隐患

相比于事后处理患病生猪的措施,全面推行事前性的疫病防控措施具有更加明显的必要性。目前养殖技术人员必须做到运用相应的免疫手段以及其他技术手段消除蓝耳病威胁,并且做到经常性的生猪免疫。从预防猪蓝耳病的角度分析,典型预防手段就在于注射生猪疫苗。在此基础上,养殖户对于注射疫苗应进行慎重的选择,确保能选择优质疫苗作为注射对象。全面进行生猪免疫的举措能达到提升生猪免疫力的目标。

防控以及诊断猪蓝耳病的相关技术手段都已获得了明显改进。但是作为抑制性的典型疫病种类,猪蓝耳病存在较大可能将会造成并发症的诱发。通过运用综合防控的手段与措施,从源头人手,避免猪蓝耳病导致程度较为严重的生猪养殖损失,提升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猪蓝耳病在现存的各类禽畜疫病中占据较高比例,而相应的疾病危害性也相对较强。养殖技术人员要格外重视全面防控,避免猪蓝耳病在猪圈舍范围内的迅速蔓延,通过运用定期进行圈舍消毒、注射疫苗以及其他措施消除猪蓝耳病的传播源头。具体从防治手段的角度切断传播猪蓝耳病的渠道构成最为关键的疫病防控措施,养殖户对于此项措施必须给予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乃古么你作.浅谈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42.

[2]鲍海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11):81

[3]王中伟.猪蓝耳病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11):33

作者简介:罗绍兴(1980-),男,贵州罗甸人,大专,中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動物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