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与治疗

2019-09-10 21:04闫倩杨雪亚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预防治疗

闫倩 杨雪亚

摘要: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威胁很大。该文根据当地养猪业的发病情况,详细介绍了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有效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大肠杆菌病;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 .2096-3637.201 9.07.066

0 引言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其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发的疾病主要包括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以及仔猪水肿病,发病后以败血症、毒血症以及腹泻为主,使发病仔猪生长停滞或者死亡,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的损失。

1 病原

大肠杆菌是人畜肠道内正常柄居的菌类,其中有些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益,但也有一些致病菌株可以引起人畜发病,尤其是引起幼畜发病。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有鞭毛,能运动,但也存在一些没有鞭毛能运动的变异株。此菌没有芽孢,部分菌株有荚膜。大肠杆菌为需氧或者兼性厌氧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适宜的pH范围为7.2 - 7.4。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和非致病性的大肠杆菌的形态、生化反应等没有差别,但抗原结构不同。大肠杆菌主要有3种抗原结构,分别为菌体(0)抗原、表面(K)抗原、鞭毛(H)抗原,每种抗原又有很多种血清型,如目前已知的0抗原有173种,K抗原103种,H抗原64种[1]。

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有3种,分别为仔猪m生后3-5d内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以及断奶后发生的仔猪水肿病。白繁白养的养殖场内,分离的菌株常为一定的类型,如仔猪黄痢以045、060、O88、O101、0115、0138、0141、0149等群较多,大多数有K88 (L)表面抗原,能产生肠毒素;仔猪黄痢以08:K88、05:K88多见,水肿病则以0139:K82 02:K88、08、0138、0141较为常见。

大肠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普通的消毒药就可以迅速将其杀死,阴暗、潮湿的环境适宜其生存,可以迅速繁殖,诱发仔猪发病。此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给疾病的治疗和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

2 仔猪黄痢

2.1 流行病学

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尤其是以1-3日龄的仔猪发病率较高,7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一窝中有一头发病,很快同窝的其他仔猪就会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50%以下很少,病死率相当高,死亡率可达40% - 100%。不同的养殖场常因不同的饲养管理水平,病死率也不尽相同。

带菌的母猪和发病仔猪是此病的传染源,健康的仔猪常因为吸吮、舔食带菌母猪的乳头或身体,或接触被病菌污染的器具、饮水等而导致感染发病。此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猪场中一旦发生此病,则会经久不断,只是后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如不积极采取措施,很难白然停止发病。经调查,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90%以上[2]。

2.2 症状

潜伏期较短,通常为l-3d。一窝仔猪m生时体况正常,常会在12 h后,突然有1-2头发病,很快死亡。以后猪群中就会相继有仔猪发生腹泻,排出黄色的稀粪,迅速脱水、昏迷、死亡。

2.3 病理变化

病死猪消瘦,皮肤有皱褶,肛门部位沾有黄色的稀粪;颈部、腹部皮下水肿;肠道内有黄色液体,肠粘膜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甚至有的出现出血点;肝肾等器官也有小的坏死灶。

2.4 治疗

①使用氧氟沙星进行肌肉注射,剂量为0.5 -1 mL/只,2次ld,连用3d。②凤尾草30g、罂栗秆15g、紫珠15g,煎成100mL,每头每次内服10 mL,连服5d,有明显的效果。

3 仔猪白痢

3.1 流行病学

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 - 30日龄的仔猪,尤其以10 - 2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較高,也比较严重,30日龄的仔猪发病较少。同窝的仔猪,发病有先后,此愈彼发,病程持续超过10 d。仔猪的症状有的轻微,有的严重,即使同窝有的发病,而有的不发病。此病的发生与应激因素有关,如没有及时吃上初乳、母猪泌乳量大、乳脂含量高、母猪突然更换饲料、气候异常、受寒等,都可以诱发此病。此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但以严冬、早春发病率高。

3.2 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的体温和食欲没有明显的变化,排出粥状稀粪,灰白色并有腥臭味,随着病情的发展,腹泻次数增多,逐渐消瘦、脱水,饮欲增加。严重的常会因脱水而昏迷死亡。多数的病例会因提高管理水平而白行康复。

3.3 病理变化

病死猪的肠腔内充满气体和灰白色糊状的内容物,没有其他的特异性变化。有的病猪肠粘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4 治疗

①把1g链霉素和3g胃蛋白酶混合均匀,然后用温水调成糊状,在母猪的乳头上涂抹,2次ld,连用3d,对此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②用苦瓜藤500g,海蚌含珠500g,生姜、甘草各25g,煎汁分2次饲喂10头仔猪,2次ld,连用3剂。③使用大蒜100g、白头翁50 g、银花50g、龙胆草30g,混合研末,每头每次服用15g,2次ld。

4 仔猪水肿病

4.1 流行病学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此病的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可达90%以上。生长快、体格健壮、肥胖的仔猪最易发生,育肥猪和10日龄以下的仔猪很少发病,此病呈地方性流行,不会广泛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春秋季节多发[3]。

4.2 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猪突然发病,眼睑、头部、颈部水肿,严重的全身会出现水肿,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会下陷。病初会出现兴奋、转圈、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后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腹泻或便秘,粪中带有血液。体温短期内会有升高,临死时体温下降。病程持续1-2d。

典型的病理变化就是皮下有水肿液或透明胶状的浸出物,水肿部位的皮肤青紫。全身的淋巴结肿胀、出血、充血。心包、腹腔有较多的淡黄积液,心肌变性、出血。

4.3 治疗

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2各1 mL,卡那霉素100万IU,分别肌肉注射,1次ld,连用3d。②静注10%的樟脑磺酸钠、10%的葡萄糖酸钙各lO mL,并肌注庆大霉素和异丙嗪各2 mL,1-2次ld,连用3-4次。

5 结束语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大肠杆菌病已经成为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养猪场内仔猪白痢的发病率达32%左右,死亡率达20%,如果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死亡率达60%以上,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威胁。并且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平时要加强管理,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异常,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养猪场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史玉良,曲秀华,刘恒有.生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5(10):23,24

[2]康健,张文奎猪大肠杆菌病诊断与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 (5):146

[3]任显东.浅析猪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诊治[J].中国猪业,2018(l):57-58.

作者简介:闫倩(1987-),女,汉族,河南漯河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工作。

杨雪亚(1986-),女,汉族,河南漯河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工作。

猜你喜欢
预防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