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2019-09-10 21:04黄朝海谢天伦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黄朝海 谢天伦

摘要: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在埃及、孟加拉、马来西亚和美国等地均有发现。由于其作为主要或次要病原体与各种疾病相关联,被认为是导致鸡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鸡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可引起鸡卵黄囊感染、脐炎、呼吸道感染、肿头综合征、败血症、多发性浆膜炎、大肠肉芽肿、肠炎、蜂窝织炎、输卵管炎等多种疾病。该文将简单介绍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以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鸡大肠杆菌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81

0 引言

鸡大肠杆菌病是指鸡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细菌感染。大肠杆菌能感染任何年龄的鸡。不同年龄的鸡有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引起腹泻、组织炎症、头肿胀综合征、腹膜炎、输卵管炎和滑膜炎、败血症等症状。近年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养鸡规模不断扩大,由于鸡临床用药不合理,大肠杆菌病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各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弱。该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大传染病,常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控制以及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于提高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质量,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许多国家,鸡大肠杆菌病构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负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急需加快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相关研究。

1 流行特点

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属于G+菌,无芽孢,有的有荚膜,大小约为23μm×0.6μm,多数菌株的活动性很高,主要是因为该菌具有鞭毛。该病是由多种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高致病性疾病。这些疾病症状包括急性败血症、腹膜炎、气囊炎、滑膜炎、出血性肠炎、输卵管炎和大肠杆菌肉芽肿等,这些都对养鸡业危害巨大,常造成巨大的损失。这种疾病全年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冬季鸡舍通风不良时,发病率上升。任何大小的鸡都会感染疾病,特别3-5周龄的鸡更容易感染。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养鸡场管理不规范、环境卫生条件差以及各种压力因素(如过度拥挤、空气混浊、过冷、过热等)所致。该病可通过饮用水传播,病鸡的排泄物也是主要的感染源。如果种鸡感染了细菌,会引起病原体进入蛋鸡,并在鸡之间水平传播,进一步扩大传播,危害巨大。

2 诊断

通过观察病死鸡典型的肉眼病变诊断大肠杆菌病。出生小鸡感染大肠杆菌病后会出现食欲下降、腹部或脐孔周围红肿等症状,产蛋鸡感染大肠杆菌病会出现下痢、精神萎靡、鸡冠萎缩、产蛋量下降、产蛋高峰期时间缩短等症状,解剖病死鸡可看到粘膜充血、水肿、肿大等症状;可从病鸡的心脏、肝脏或典型内脏病变中分离出纯净的大肠杆菌菌落进行诊断,且可以通过质粒介导的毒力基因的多重PCR反应确定菌株的致病性,如果该分离物含有毒力基因,则可以肯定该病鸡感染了大肠杆菌病;接种12日龄鸡胚尿囊也可以确定致病性。血清学鉴定法[1],在无菌的超净工作台中取病死鸡的肝脏、脾、心脏等器官,研磨后挑取少许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放置于组培间中(温度37℃左右,湿度为60%)培养1-3 d,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后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染色和进一步鉴定试验,确定血清型。此外,实验室研究中经常用到的诊断方式为ELISA。

3 防治措施

3.1 预防

产卵后2h内对鸡蛋进行熏蒸,并清除破裂的鸡蛋或被粪便弄脏的鸡蛋,以防止鸡蛋受到污染,尽量减少繁殖者的数量。

在雏鸡中,减少大肠杆菌病的感染必须通过减少和控制肠道感染病菌控制。可通过竞争排斥实现,即用健康成年鸡的正常菌群或单一培养物(如枯草芽孢杆菌)接种1日龄的雏鸡,观察健康鸡对大肠杆菌病的抵御能力。还必须通过适当的房屋基础设施、正确使用过渡区(换衣服、换鞋和洗手)以及虫害防治避免疾病的引入。啮齿动物粪便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来源。

加强饲养管理。鸡舍必须保持最佳的密度、湿度、温度、注意通风,做好鸡舍的卫生和消毒T作;选择营养价值高、干净的饲料(可加入绿色食品添加剂),定时投喂,持续供应饮水等。

全面接种疫苗[2]已被证明可以有效治疗大肠杆菌病,至今仍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由于鸡大肠杆菌病的菌株多而复杂,在接种疫苗前首先要鉴别和确定血清类型,选择合适的疫苗,预防交叉感染等[3]。

3.2 治疗

鸡大肠杆菌病可通过抗生素控制。四环素已被证明可以对抗大肠杆菌病,其他用于治疗大肠杆菌病的抗生素还有链霉素、庆大霉素等。但是,机体对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目前超过60%的大肠杆菌菌株对5种或更多的抗生素耐药。这种不断增加的耐药率对世界各地的临床医生和农民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在使用中应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轮换使用、延缓耐药性产生。

益生菌、酶和抗炎药物也可用于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香精油可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在鸡体外的定植,但对大肠杆菌病的抑制作用尚未见报道。蛋白质和非淀粉多糖等不同的膳食成分对动物大肠杆菌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此外,噬菌体有可能成为大肠杆菌病治疗的一种新形式。新的研究表明,恩诺沙星与噬菌体的联合治疗对宿主动物有协同、有益的作用。然而,在任何大肠杆菌病治疗的商业产品准备好分发前,必须做更多的工作。

此外,还可通过服用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及其继发病[4]。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中药成分有黄芪、大青叶、板蓝根、栀子、穿心莲、苍术等。

4 结束语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病,其症状多而复杂,传播范围广,严重降低了鸡的生长性能,给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诊断鸡大肠杆菌病可通过肉眼观察病鸡症状、血清学方法等;可通过加强鸡舍的饲养管理,控制病菌来源,接种疫苗等有效实现对大肠杆菌病的控制;鸡确诊为大肠杆菌病后可以通过服用抗生素药物或中药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孔祥英.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3,29(11):93

[2]李晓丽.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 (2):98.

[3]赵兴国.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14(9):47-48.

[4]张洪伟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6):168-169.

作者简介:黄朝海(1972-),男,重庆秀山人,中级兽医师,大专,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