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职责与时俱进精准转型

2019-09-10 07:22李俊琦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传统媒体受众

李俊琦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不断涌现。面对各种新奇、新鲜的传播方式,新闻工作者该如何面对?如何适应呢?如何快速实现融合转型呢?这不但是众多媒体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更是全面推进融媒体建设、助力新闻事业跨越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实际,就新闻记者如何适应融媒体新闻传播方式,快速实现融合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尝试。

一、牢记职责,认清形势,快速适应媒体发展新变化

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新闻记者要牢记“五个事关”,肩负起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党和人民忠实可靠的耳目喉舌,服从服务党和人民的需要,对党和人民负责,传播党的主张、展示火热实践、回应社会关切;自觉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媒体融合时代是消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界限,实现二者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经营等方面深度融合与互利共进的全新发展模式,是国家推行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和发展需求。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介质割裂的局面和新闻报道的格局,也让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新闻舆论的引导性大大增强。然而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新闻从业者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及能力架构的重大变化,对于走在媒体信息传播最前沿的新闻记者而言,在其新闻报道的策划、采写过程中,必须要以新的、更高的技能与素养来应对融媒体时代不同媒体传播需求,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新闻记者要顺应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提高业务能力,转作风改文风,积极融合转型,迅速成长为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

二、与时俱进,把握需求,全面树立融媒体发展新理念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传播方式对传统的新闻报道带来巨大冲击。新闻记者在融合转型前,必须深入了解新媒体报道模式,全面把握新媒体对记者的新要求,做到知己知彼,快速转型。

1.新媒体按照传播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动态新闻、数据新闻、直播新闻三种类型。动态新闻。融媒体时代的动态新闻,与传统媒体的动态报道不同。包含了动态追踪、网民跟帖、新闻链接多种内容。刚开始可能是简单几句话的新闻快讯,接下来根据背景交待、网民的留言评论和提供线索、新闻链接等,继续追踪报道下去,使广大受众对新闻的来龙去脉有完整清晰的认识。

数据新闻。按照国内学者相对一致的共识,数据新闻包括调查型、常规型、实时型等三种基本类型。调查型主要是揭示新闻事件的真相,解读新闻事件的意义,相当于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常规型比较全面呈现一个新闻事件,相当于传统媒体的综合报道。实时型是通过机器算法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自动处理而生成新闻,相当于传统媒体的消息。

直播新闻。融媒体时代,网络直播因为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高效性,满足了受众对突发事件即时性的信息需求,成为融媒体时代最热门、最流行的传播方式。

2.顺应时代需求,全面树立新媒体发展新理念。树立责任意识。融媒体中心建设,是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社会共识的迫切要求,是提升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導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更好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新闻记者要牢记职责,尽职履职,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树立创新理念。融媒体时代各类媒体融合发展。发挥优势、扬长补短、互利共赢成为融媒体时代下媒体发展的重要战略。新闻工作者必须树立创新理念,结合所在媒体和自身实际,建立融合新闻语境下的跨媒体思维模式,开拓新闻生产的“疆域”。提升业务创新能力,以创新推动融合,通过融合实现转型。

树立用户理念。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传播者和受众处于互动环境中,受众也有了相对平等的话语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用户理念,深入研究受众用户的构成、受众用户的心理、受众用户的需求,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

三、精准转型,提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快速转型

融媒体建设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积极顺应新媒体要求、时代要求、人民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提升新闻写作、编辑、拍摄等多种能力,实现快速转型。

增强新闻写作能力。新媒体语言具有简洁、明快、幽默等特点。新闻工作者应加强学习掌握轻松、时尚甚至有些诙谐的网络语言。以通俗生动的话语,配以恰当的网络词汇及生动的表情包等,灵活地表达出新闻事件,激发受众阅读兴趣,从而增加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力。同时还要避免陷入三个误区。一是标题脱离于内容。杜绝“标题党”,坚持标题和稿件正文内容一致,既不虚构,也不“添油加醋”。二是求新偏离于真实。保证新闻真实性,防止为了追求所谓的网络“爆点”,断章取义采编传播未经甄别或证实的消息,或故意夸大、过分渲染新闻事件。三是随意游离于法规。主动与法律法规对表,肩负起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规范写作新媒体稿件。

增强内容生产能力。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制作首先表现为一种针对市场与用户的生产,信息被全面整合之后,再根据不同的媒体渠道特征和用户特征,进行媒体生产制作方式和流程的重构,选择性、精确性地传播给用户,使不同阅读或收视习惯的人,都得以满足。因此,新闻工作者要能写、能说、能拍、能录、能编、能策划等“多能”集合,又具备诸如:信息拆分重组、数据分析、可视化设计等新兴能力,能够在生产中遵循信息表现形式碎片化、精细化的创新规则,制作出与传统媒体内容本质不同的产品。

增强新闻策划能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与其他传媒竞争的重要资本。无论哪个地方,广大受众最关心、最能接受的就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策划并保持浓郁地方新闻特色的能力,在题材上要积极将当地的人和事充分纳入报道视线,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在形式上要注重符合当地受众的观赏情趣和口味,这样才能以独家、权威的新闻信息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新闻记者还要做好知识储备,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熟练运用摄像和照相设备,运用电脑写作或编辑文章并发布。增强新闻分析能力,在采访过程中,“手、脑、眼”并用,科学分析新闻线索,全方位采集新闻内容。多侧面、多角度地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层意义,创造性地作出一系列有影响、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绝不仅仅是媒体传播模式和技术手段创新的时代,也是新闻工作者理念更新、蜕变提升的时代。媒介的融合为传媒行业打开了发展的新大门,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充实和提升自我的核心能力,才能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传统媒体受众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
公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