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2019-09-10 07:22吴振华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方法技巧审题能力习惯培养

吴振华

◆摘 要: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才能使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题目的解答,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解题速度。本文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清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审题时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习惯培养;方法技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在解答数学题时,学生首先要学会审题,学会审题,才能理清题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学会审题,才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学会审题,才能很好地完成习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

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通过读题,让学生正确地找出已知的条件和需要解答的问题;让学生对已知的条件和未知的条件,已知的条件和解答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学生很好很快地完成一道题,就必须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认真读题,边读边思考。若一遍不懂,就再多读几遍。并且要大声地读。读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数学题的读却不能快读,速读,没思考的读,它要求讲究一定的方法。数学中的读不讲究优美动听,但需要用心、用脑,逐字逐句地读。做到读得准: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不破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我经常是让学生先试着读题,把不懂的词语圈下来,然后我先示范一下,再解释其中的意思,学生理解后,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去复述题意。

二、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清数量关系的能力

在数学题的叙述中,有一些字、词对准确审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有:共、一共、共有、还剩、余下、同样多、还差、比……多、比……少、相差等;倍数关系的有:“倍”,“占”,行程问题中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反映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亩产量、总产量、月产量、单价、总价、增产、减产、超额、原计划、实际生产、工作效率等。图形方面的词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长、宽、高、半径、直径、内圆、外圆、外围、周长、面积等。代词有:这、他、他们等。这些字、词,如果不理解,就不能正确解答应用题。

在审题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好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去理解题意的习惯,因为抓住关键字是弄清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比如看到“倍”就要找出谁是谁的几倍,又比如看到“多”或“少”就要想到谁跟谁比,哪个大哪个小,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或是求差。就像我们上一道例题一样,已知已打的比剩下的少45页,又知道已打的,求总的页数,就是只要理解这个“少”字的意思,就能求出来了。

可见,运用这种审题方法,就可以把题意弄明白,也能理清题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审题的运用是解答一道题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审题时积极思考的习惯

在学生读清题目时,我都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分析题目应该从哪里入手;相邻的两个条件有无联系;它和问题有无直接有关系。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快理清题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为正确列算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生平时审题时只要多动脑、多动手、多提问,这样就能培养审题时积极思考的习惯。

例如:徐闻县某小学有篮球12个,足球比篮球少了5个,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4倍,排球有多少个?

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审题的。

师:这道题讲的是什么内容?有没有读懂啊?有没有不理解的词?

生:看不懂,只知道是讲有关于球的。

师:那再读一遍题目,我们来看看题目给出了哪些条件?问题是什么?

生:篮球有12个。

师:嗯,这是第一条件,还有吗?

生:足球比篮球少了5个。

师:嗯,那我们知道篮球多少个吗?

生:知道,12个。

师:不错,真聪明。我们已知足球比篮球少多少啊?

生:5个。

师:那我们的足球可以求出来吗?

生:可以,用篮球的个数减去5就是足球的个数。

师:嗯,非常棒,那我们接着看一下第三个条件是什么?它与前面的条件有关系吗?

生: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4倍,有关系,只要知道足球的个数就能求出排球个数。

师:太棒了,你们能理清楚这道题中隐含着哪几道简单的应用题吗?

生:2个:1个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另外1个是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经过不断地练习,就能让学生有了很好的审题的能力;就能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解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1.顺序法。就是在做题目时,要从左到右看,并且要观察句子之间的关系,例如:上一道题,徐闻县某小学有篮球12个,足球比篮球少5个,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4倍,排球有多少个?这个就是要观察句子之间的关系,篮球与足球、足球與排球之间的关系,逐一地推算出他们的个数。

2.比较法。就是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大小,在我们数学里也经常用到。例如: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5米,剩下28米,已修的比剩下的多多少米?这个就是用到比较,只要比较已修了多少米和剩下多少米就行了。

3.推断法。就是根据已知的数据推出与已知有关的数据。例如:某小学有红花10朵,蓝花比红花少5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5倍,黄花有几朵?这里我们就可以根据红花的朵数和蓝花比红花少了5朵,可以推算出蓝花的朵数,然后再根据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推算出黄花的朵数,一层一层地我们就能够推算出来。还有假设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等等。

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寻找到题目中的各种信息,也就是解题的思路。数学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切忌“扫一眼”就凭头脑对题目的印象,开始构思和解答。教师还要不断做学生的表率,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才能提高小学生审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方法技巧审题能力习惯培养
主持人控制会议离题的方法技巧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刍议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化教学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方法